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我的言行不僅僅會影響到比爾和我的未來,也會影響到整個美國的未來。我的婚姻正搖搖欲墜,我不知道它的天平將要或應該向哪一邊傾斜。——希拉裏·克林頓《親曆曆史》
1999年2月12日中午,希拉裏身著款式保守的褲子、簡潔的上衣,腳穿平跟鞋,麵帶微笑,大踏步地走進了白宮會客廳。她接下來的舉動將會改變她的一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將改變美國的曆史。自從1970年她遇見克林頓的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對他不離不棄,陪伴他經曆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其中包括那件讓全世界一片嘩然的“萊溫斯基事件”。從她和全美國人民聽說這個名字的那天算起,一年多已經過去了。在這段日子裏,她的生活經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華盛頓也是如此。現在,希拉裏就要擺脫這一切了,不過,她不是要擺脫婚姻,不是要擺脫華盛頓,也不是要擺脫民眾意誌對她的約束。希拉裏與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她就要做出最後的決定,決定自己是否要在從未生活過的紐約州參加美國國會參議院議員的競選,從而使自己從第一夫人成為一名真正的公職人員。
樓下的總統辦公室裏,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威廉·倫奎斯特身穿寬大的法官袍服。這身法官袍服是他自己設計的,衣袖繡著金邊,隻有在審理總統彈劾案時他才會穿上這身衣服,這無疑使得整個場麵顯得更加莊嚴肅穆。在每位參議員麵前的桌子上都擺放著一個紅色的皮製文件夾,裏麵有對總統作偽證、妨礙司法公正的正式書麵指控,當然還有等待他們填寫的選票。這次表決的結果完全在人們預料之中——必須有2/3的人投讚成票才能宣布總統有罪,而隻有共和黨人才會投讚成票。第一條罪名45票讚成,第二條罪名50票讚成。繼1868年美國第17屆總統安德魯·約翰遜之後,克林頓是第一個受到美國眾議院彈劾的總統,而他即將被宣告無罪。
克林頓能夠繼續擔任總統職務,主要歸功於其總統夫人采取的行動。然而,恰恰是他們夫妻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使他此時陷入受到眾議院彈劾的尷尬處境。
7年後,比爾·克林頓開始考慮該怎樣生活,而希拉裏則在努力成為美國總統。由於丈夫的不忠,她這位“第一夫人”一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而在參議院的一個任期屆滿後,她已經成了民主黨內一名頗具知名度的領袖。她是一位集各種矛盾於一身的政治家,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參議員和名人。她幾乎統禦了整個美國的社會、政治生活,並頻繁地在媒體亮相。
2006年,她以絕對的優勢再次取得參議員競選的勝利。人們喋喋不休地談論她的政治觀點、她敏銳的商業頭腦、她的未來、她的道德觀念、她的性觀念、她的宗教信仰、她的外表以及她的婚姻(還在談)。她獨自一人就已經把克林頓政敵的憤怒及恐懼激發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她之所以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其中媒體的煽風點火是一個主要原因,而她從來都會毫不吝嗇地滿足媒體貪婪的胃口。有時,人們對她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對在位總統的關注。2000年,也是那個身穿金邊衣袖袍服的大法官與其同僚們在美國最高法院宣布了喬治·布什的當選。喬治·布什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並未由全體選民選出,而是由司法機構確認的總統。他之所以當選是因為他在競選時向選民們保證,他要恢複白宮以前的榮耀、恢複被克林頓夫婦褻瀆的傳統價值觀念。
然而,就在這位繼任者災難深重的任期即將結束的時候,在這樣一個極度崇拜名人的國度裏,希拉裏·克林頓已然成為這個時代與眾不同的人物——達到了即便是富蘭克林·羅斯福、黛安娜王妃、艾森豪威爾或者埃莉諾·羅斯福也從未達到過的高度。在一片喧鬧嘈雜中,來自社會各階層、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激烈地爭論著希拉裏的事,他們相互譴責甚或對罵。在國外,人們遇到一個美國人就會問:“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喜歡她嗎?”“她會當選美國總統嗎?”“她是同性戀嗎?”在國內,她繼續遊刃有餘地扮演著參議員的角色,企圖以她的魅力打動兩個陣營的同僚們;她為同黨人士募集到了金額破紀錄的基金(同時也是在為自己的競選籌集資金);她慰問了美駐伊部隊,一邊小心謹慎地對他們的任務表示支持,一邊又設法撇清自己和簽署派兵伊拉克的總統命令之間的關係,設法讓大家忘記她曾經投過的那張促成了此行動的讚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