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緣何寫《拯救》
寫《拯救》係列叢書是我今生最重要的決定,也是最幸福的選擇。
十四年前,我懷著純真的夢想踏上了夢寐以求的講台,在教育戰線工作10餘載。我一直認為,教書育人是最幸福的事。教育前輩李鎮西老師送給我一句話,他說:“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我揣測這句話良久,頓悟: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幸福的人。而幫助更多的青少年走向成功,讓更多的家庭和諧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作為教師,不敢說俯首甘為孺子牛,但也算是蠟炬成灰淚始幹了。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強烈的願望,總想著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點兒實事,每每想到許多優秀的家長卻沒有幸福的家庭,許多優秀的孩子卻沒有幸福的生活,許多優秀的教師卻沒有幸福的事業……我的內心便會糾結不堪。當我為人父,名正言順成了一名家長的時候,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狂熱和激情,我發誓一定要把自己多年來對教育的感觀、感悟以及研究總結出來的經驗彙編成書,讓更多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有所感悟,並對其有所啟發,我的內心便會欣慰和平靜許多。
曆時兩年之久,終於在鍵盤上敲下了最後一個句號,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在如釋重負的同時,我對新出爐的作品深信不疑:我堅信,它會給你帶來啟迪。
我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名家長,我深知教育的問題所在,我能體會一個家長的心情,也能感受一個教育工作者責任的重大。在本書中,我圍繞著當今教育的眾多熱點難點問題,結合教育群體實際生存環境和其微妙的心理動態,通過一些真實案例,較全麵地剖析和論述了學校和家庭教育的誤區及尷尬境地,並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多年來總結的實戰經驗和應對技巧全盤拋出,期待與您共享,更希望得到您的寶貴意見和直言不諱的評判。
在中國,應試教育統領那麼多年,教師、學生和家長把全部精力傾注於升學考試,把學業成功視為教育的最高目標。當社會進入到百度可以告訴你任何知識的時代後,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和檢測知識多寡的高考製度,就麵臨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學校高分,社會低能。而素質教育推行了那麼多年,卻始終沒有跳出應試教育的怪圈,一句話,素質教育就是為應試教育服務的。在應試教育籠罩下的“素質教育”隻能讓教育者無能,讓受教育者無望。麵對網絡時代的孩子,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學校和家庭到底應該怎樣教育和引導?這是每一個中國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這也是大多數人始終都沒有搞明白的問題。
每次校園勵誌演講會和家長報告會結束以後,都會有很多家長圍著我,看著他們那一雙雙飽含淚水、渴望求助的眼睛,那一張張被應試教育逼迫得焦灼痛苦的臉,我的心在流淚,我真的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悲情的抱怨自己為何不是孫悟空,會七十二般變化,變成千千萬萬個名副其實的教育專家,能夠給更多的家長排憂解難,幫助更多的家庭走出教育的誤區,讓更多的孩子擁有最燦爛的陽光和最純潔的雨露。
我深知自己力不從心,我一個人的力量怎麼能夠解決那麼多家長和孩子的問題呢?做教師能夠麵對和解決一個班的問題,做校長能夠麵對和解決一個學校的問題,而做校園專家、家庭顧問,能夠麵對和解決更多的學校和家庭問題。如果通過演講和潛能激勵大會的形式,就會讓更多的家長和師生直接受益,這也是我選擇放棄教育領導職務,做一個自由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和決心所在。我結交和認識了中國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從他們那裏汲取了寶貴的經驗財富,我在全國各地巡回演講感恩教育、強者教育、中學生學習心法、家長報告會數百場,無數學生和家長從中受到啟發,得到教益,同時也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再次聲明:我不習慣於用“專家”、“教授”和孫啟這個名字相提並論,我希望別人都稱呼我為“孫老師”。在我心裏,老師是最值得驕傲的稱謂,一句“孫老師”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光榮和快樂,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堅持讓自己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稱號!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看完這本書後,覺得還有什麼疑問和需要谘詢的,歡迎去我的博客裏留言,我會想方設法抽出時間給您回複的。如果條件允許,您還可以在假期來北京找我,我誠摯地邀請您帶著孩子參加我們的三子素質特訓營,您要知道,隻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最後再次提醒您:每一個孩子都是奇跡,都可以上清華、考北大,最關鍵的一點是你要不要!相信孩子、相信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給孩子開創一個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一起加油!
孫啟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