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送給家長朋友的88個點醒 12
點醒85:孩子無理取鬧怎麼辦
對這一問題,家長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堅決製止孩子的不禮貌和不良行為。
爸爸媽媽有必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既是友善隨和的,又是有權製止他的無理取鬧行為的。爸爸媽媽不能一貫縱容孩子,這樣孩子將不會有滿足感。適當地拒絕孩子,會使孩子懂得與人相處時要講道理,不能為所欲為。被寵壞了的孩子,即使在自己家裏也不會感到幸福。被寵壞的孩子一旦進入社會,肯定會感到與他人格格不入,他們會發現沒有人願意與自己相處,因為別人都不喜歡他無理取鬧,自私自利。爸爸媽媽們如能堅持因人施教,孩子就能逐漸學會控製自己、約束自己。
2.堅持說理,幫助孩子正確評價自己。
爸爸媽媽在糾正孩子無理取鬧的壞習慣時,一定要堅持說理,既要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要那樣做”,又要讓他知道“為什麼不能這樣做,要那樣做”,為孩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行為準則,作為孩子評價、判斷自己行為的依據,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隻有讓孩子了解了行為準則的意義,他才會心悅誠服地遵守和執行,並自覺地去控製自己不符合規範的行為,而簡單的訓斥與體罰,是不能真正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的。
3.對孩子的物質條件適當地剝奪。
豐富的物質條件容易使孩子挑三揀四。我們經常會看到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往往不聽話,而條件不好的孩子卻很懂事。因此,對孩子的物質條件適當剝奪,可能會有利於改正孩子無理取鬧的壞習慣。比如,吃東西的時候給什麼就吃什麼,如果不願意吃就挨餓;不該買的玩具一定不給買,孩子怎麼鬧也不答應。爸爸媽媽應意識到,孩子的習慣是從小培養起來的,在小事上也要堅持原則,不能妥協。
4.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置之不理。
孩子的無理取鬧一般發生在爸爸媽媽不滿足他的某種需要的情況下,盡管爸爸媽媽給孩子講了一大堆道理,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這時爸爸媽媽可以對孩子采取置之不理的方法,讓孩子盡情哭鬧,一定不要妥協。過一會兒,孩子就會明白自己這樣做根本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於是就會停止。如果爸爸媽媽始終堅持這樣做,孩子就會逐漸改掉無理取鬧的壞習慣。
5.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特別善於模仿,情緒極易受感染。因此,爸爸媽媽可利用生活中、電視劇中的“好孩子”形象來教育孩子,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
爸爸媽媽應當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明白,懂事的孩子讓人喜歡,而無理取鬧的孩子讓人討厭,使孩子的行為向好的方向發展。
6.幫助孩子控製自己的情緒。
近年來,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些孩子的無理取鬧是因為情緒發育不健全造成的。兒童大腦中樞神經係統的神經纖維髓鞘化尚未完善,表現為興奮比較容易泛化,興奮強於抑製,反應不精確,所以外界較小的刺激都極易引起兒童的興奮而難以自製。對於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通過心理訓練的方式來改善他們的感覺係統,使他們的情緒發展與心理素質發展相協調。
點醒86:孩子暴力傾向太強怎麼辦
現在的許多孩子,稍有不順心,就對著大人大發脾氣,甚至是一陣撲打,在學校裏看誰不順眼,動不動就開始打架鬥毆,成群結夥打群架在很多學校裏時有發生。針對這一情況,學校應該加強校規管理,並經常加強紀律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而作為家長應該著力打造家庭整體氛圍的和諧,父母自身的言傳身教顯得尤為重要。服務和愛護其他照料者的言行要直接展現在孩子麵前,這是他們模仿學習的榜樣。要知道孩子最初的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就常常發生在與家庭成員的相互作用之間。研究發現,攻擊性強的孩子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行為偏差,往往通過武力的方式來強調自身的權威,更多采用體罰而不是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如果整個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控製都是通過攻擊性或其他強製性行為達成的話,孩子就很容易表現出有問題的人際交往模式。因此,父母通過強製性甚至是體罰性質的手段試圖製止孩子的不當行為,結果可能適得其反。現在的孩子傾向於玩網絡暴力遊戲,這些網遊對孩子的暴力傾向的“培養”是很有作用的,家長應該想方設法禁止孩子玩網絡暴力遊戲,也不要看暴力影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