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位皇帝派出兩員大將去征討鄰國大勝而歸。但是皇帝卻隻對戰事的主將封官賞金,副將卻隻得到了一小塊土地。副將十分不滿,因為為了這場戰事他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回到家中他越想越氣,對主將也是咬牙切齒的痛罵一番。後來,他安插在鄰國的奸細告訴他,和他一起征討的主將曾經放走了一批平民。他以為終於有了報仇的機會,而且隻要把他扳倒,自己便可以榮升主將了。於是,他立即麵見皇帝,將這個消息清盤而出。可沒想到的是,皇帝不但不遷怒於主將,反而對他咆斥道:“這件事他早就向我稟報了,你存心不良,想陷害自己的同僚。若再派你去打仗,後果不堪設想。”皇帝鑒於他的戰功,並沒有處死他,隻是令他辭官回家了。
【評析】
因妒生恨反而弄巧成拙。第一個故事裏,飛得慢的老鷹自以為隻要把獵人將那隻飛得快的老鷹殺死,自己就能超越它。不想反而中了獵人設置的圈套;第二個故事裏,副將嫉妒主將得到的賞賜,便想陷害他隨即取而代之,不料想卻被皇帝識破落得個丟官棄甲的結局。
所以說,當嫉妒心膨脹時所做出的事情往往是一時衝動不加考慮的。這種狀態更容易被別人利用,不但打擊不了對手,反而將自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黃道周說:“嫉妒生於利欲,而不生於賢美。”的確如此,嫉妒心的產生都和利益有著最直接的關係。因為想得到而促不可及,卻又不甘心被他人得到,於是將對他人產生憤怒的仇恨。嫉妒心重的人往往是一根筋的思維模式,容易極端化。但是這種極端化隻會給自己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當人們嫉妒別人而做出荒唐的事情時,實際也是將自己推向失敗的深淵。
b) 做好自己最重要
關注別人不如考慮自己。別人的成就隻是一種促發自己進步的動力,和自己無關。與其將精力用來嫉妒別人,不如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事。古往今來,成功者無不都是踏實自律的人。不要嫉妒別人的東西,因為上帝總是公平的。上帝我們每個人的東西都是一樣多的,上帝給了你陽光,你就要讓它照亮遠方,上帝給了你雨水,你就讓它把彩虹鋪上。隻有我們每個人都做最好的自己,這個世界,才會更美好。
嫉妒別人,就是在耽誤自己的時間。一個人每天都想著別人有多麼成功:別人能住大房子,而自己卻隻能窩在擁擠的房間裏;別人的妻子美麗動人,自己的妻子卻醜陋無比;別人的月入過萬,自己卻所剩無幾。總之,別人的一切都是好的。將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來比較,永遠都不可能快樂。
因此,做好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清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就會有屬於自己的成功;隻不過因為條件不同,成功的途徑不同罷了。
【案例】
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給總理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新加坡不像中國有萬裏長城、有秦始皇兵馬俑,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日本有富士山,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麼名勝古跡也沒有,要想發展旅遊事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光耀看後大筆一揮,隻在報告上批了一行字:你想讓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我們有陽光就足夠了。旅遊局看了報告上總理的批文,細細思考,終於恍然大悟,總理的意思再明白不過,是讓我們利用自己的優勢——陽光來大做文章。後來,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植花草,在很短的時間裏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國家”,連續多年旅遊收入列亞洲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