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誘惑讓人遺忘道德底線
道德是存在與我們良心中的行為標準,雖然不像法律那樣對人有強製性作用,但它卻法律更加重要。一個有遵守法律的民族不一定有高尚的道德,因為這有可能是鑒於觸犯法律後將要承受的後果,是被動的;一個有道德境界的民族一定能夠遵紀守法,因為道德是存在於內心的準則,是千百年來一個民族對人性的詮釋,是自律的,並不是因為畏懼,因而是主動的。
正是有了這種主動的自律性,人才算得上是人。而誘惑卻可以讓人連做人的基本條件都拋開,它是什麼?是惡魔!誘惑無處不在,因為它的產生是與欲望遙相呼應的。沒有欲望,就沒有誘惑。因為當我們對一件事毫無興趣時,就不會想去得到,想去擁有,繼而誘惑也無從談起。但是欲望不可能消失,而是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我們的神經。欲望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人類有了過上美好的生活的欲望,所以會不斷探索與進步。這時,欲望就變成了積極進取的動力。一旦欲望沒有了道德的約束,並且永無止盡的發展下去,就會成為滋生誘惑的濕土。
特別是人類對於物質享受的欲望更是無窮無盡,所謂“欲壑難填”。除了衣食住行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外,還有權力、金錢、性等等。鑒定欲望是否正麵積極,關鍵在於道德評判。缺少了道德的約束,欲望就變成了罪惡的源泉。而在現實中,某些人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欲望,不惜衝破到道德的底線,幹出一些有位倫理和良心的事情來,傷天害理。
【案例】
李某是個彩票迷,她每天都要去投注站購買十塊錢的彩票。但無奈運氣不佳,多年來竟毫無收獲。這天,李某的同事王某過生日,王某出於玩玩的心態,也想買兩注試試手氣。但公司附近沒有投注站,於是讓李某幫她去買兩張,一張是以自己的生日作為號碼,另一組則是機打。李某欣然的答應了。這天晚上,李某打開電腦查看彩票搖獎結果時驚奇地發現幫同事王某買的彩票居然中了100萬大獎,而自己仍是一無所獲。
李某激動地拿著彩票就想和王某打電話告訴她這一喜訊。但她拿起電話正準備打過去時,突然心中為之一震。她感覺心理有種莫名的緊張感,心跳越來越快。李某強行鎮定下來,一個邪惡的想法突然冒出頭來。中獎的這張彩票雖然是幫王某買的,不過並不是以她生日為號碼的那注。如果換成自己的,就算是王某懷疑也無濟於事。因為同是一個地點和時間,這張彩票也可以是自己的。
但是她的心情又開始忐忑起來,總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盡管法律也拿這事沒辦法,根本無法鑒定。思前想後,李某又想起了自己工作這麼多年的努力卻仍是窮光蛋一個,這麼多年買彩票不就是為了以後的生活能夠輕鬆一點嗎?李某開始幻想有了錢之後自己可以做生意過上舒適的生活等等。終於,李某放下了電話。
【評析】
金錢的誘惑到底還是戰勝了良心的不安。李某曾經猶豫過,因為道德的力量在牽扯著她。但是當她想到擁有這筆錢將要得到的好處和沒有錢的辛苦時,什麼誠信、良心都通通不值一提。這就是誘惑的巨大魔力,這種魔力將人以往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全部扼殺掉,剩下的就是純粹的欲望。
在道德和誘惑的較量中,絕大多數是誘惑取得了勝利。因為聽從誘惑的指引將會得到切實的好處,而道德從某種意義上隻是精神上的規則。即便觸犯也不用受到實際的懲罰,僅僅是良心上的譴責而已。當人沉溺於物質享受時,那些道德和良心就像被黑板刷無情的擦掉了。
b)淡定才能守住底線
淡定的含義非常廣泛,在前麵的章節中也經常提起到。在這裏,對付誘惑而有的淡定準確地說,叫做:定力。誘惑的威力雖然巨大難以抗拒,但並非不可戰勝。一些定力十足的人,就能麵對誘惑而淡定自若。古人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對定力最好的解釋。當一個人的道德價值觀已經上升到無可取代的地步時,即便再大的誘惑也不能使其動搖。不僅如此,定力也和人的信仰有關。一旦有了自己的信仰,就等於把全部的身心都交給所信仰的東西。比如西方的基督教、東方的佛教,又或者是中國早期革命者所信仰的主義。但必須是合格的信仰者,因為很多所謂的信仰者在麵對誘惑時依舊把持不住。
西方把誘惑比喻成撒旦,因為隻有惡魔才會用極其肮髒、卑鄙的手段來引誘凡人去做邪惡的事情。所以,當一個傳教士如果因為受到妓女的引誘而做出違反教義的事情時,他們便會把責任推給撒旦,說這是因為撒旦陰毒。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傳道士並不是真正的信仰著,或者是不夠徹底。因為一個可以視信仰為生命的人,被誘惑侵蝕時一定能夠堅定意誌,牢牢死守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定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有時一些誘惑是致命的。不但會令我們散失良心,也會迷失前途和方向。隻有擁有足夠的定力才能抵禦住罪惡的誘惑。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