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數日,孫臏化名田方,托言是田榫的使者,秘密拜訪了仇餘等寵臣,獻上重禮,請求三人為田榫在齊公麵前美言。
那仇餘三人都是見錢眼開之輩,又見是這種惠而不費的小事,自然是無不應允。
一時間,齊國朝堂之上,忽然滿是對阿邑太守田榫的誇讚之音,動靜之大,連民間都傳得沸沸揚揚。
一時間,不知情之人,盡皆以為田榫這廝是個大大的賢臣。
孫臏一直派楊步等人留意著臨淄朝野的風吹草動,一見效果如此之好,心中便是大喜:那田榫,死期至矣!
而下麵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僅此而矣。
大半月後,孫臏閑著無事,正就著溫暖的爐火,一個人坐在窗邊看著窗外飄飛的雪景小酌。
酒也是熱的,十分暖胃。
但孫臏卻有些意興闌珊,現在正值年關,可是,因複仇,他卻不能陪伴在銀玉身邊,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
不過,隻能要幹掉田榫,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
“公子!”正喝著,楊步忽然興衝衝的奔了進來,低聲道:“大喜啊,公子。”
孫臏霍然起身,激動道:“是不是有消息了?”
“是的。”楊步嘿嘿笑道:“小人聽到消息,那齊公突然召令阿邑都大夫田榫前來臨淄接受嘉獎,預計明日可達。聽說後天一早,那齊公就將在王宮正門廣場處,接見田榫。”
“太好了!”孫臏大喜,冷笑道:“估計那田榫正為天上掉餡餅心中高興呢,但他恐怕萬萬想不到,那齊侯嘉獎他是假,想要他的命才是真。”
楊步忍不住道:“公子,您說那齊侯真的會上當,替咱們除去田榫那廝麼?”
“會的,我確信。”孫臏很自信的微微一笑。
兩天時間,一晃即過。
一大早,孫臏幾個便起了床,簡單收拾了一下,便直奔王宮門口,準備看個好戲。
為了不引人注意,幾人的衣著和舉止都很低調。
很快,孫臏幾個便來到了寬闊的齊宮正門廣場,廣場很大,長寬各有兩三百步,足可容納好幾萬人。
此時,來看熱鬧的,已經不少了,保守估計足有近萬人。
在古代,冬天因為沒什麼農活,所以,人們的日子還是比較有空閑的。
有什麼熱鬧,自然想來湊一湊。
孫臏抬起頭,看向王宮正門,此時,門前已經搭好了一座五、六米高的高台。
台上正中,布置著一個華麗的矮榻,鋪以雪白的毛皮,上麵還有寬大的頂棚。
看頂棚上醒目的公室徽章,孫臏知道,這應該就是田因齊的坐位。
而在高台附近,已經有幾十名全副甲胄的齊國近衛在維持著秩序,令人不得靠近高台。
而在民眾和高台之間,還立著兩隻大鼎,鼎下架著柴火,正自烈焰噴吐,燒得鼎身一片赤紅,而鼎中似乎盛滿了滾油,此時已經沸騰,呼嚕有聲。
鼎旁,各立著四名魁梧雄壯的力士,手持鐵鈀,不知是何用處。
“公子,”楊步盾得有些詫異:“這兩隻大鼎是用來幹嗎的?難道那齊公準備宴請群臣?”
在古時,鼎不僅是重家國器的象征,也是一種烹飪的工具。
所以,楊步這樣問,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