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仙山負盛名,磅礴百裏倍姿雄。
群峰拱立威如虎,曲水蜿蜒勢若龍。
武當山中翠林密布,曲徑通幽,宮殿綿延。紫霄宮前的巨大三足香爐中,清香繚繞。隨處可見一名名小道童穿梭在這宮殿群之間,忙碌著各自的事物。
旭日東升,鍾鳴聲突然於真武大殿前響起,隨即迅速擴散開來,鍾聲就好似號令一般,各處宮殿的小道童迅速的朝著真武大殿前彙聚而去。
武當派作為江湖六大名門正派之一,創派至今已有三十餘年。
然三十年雖說久已,但對於一江湖名門大派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各家各派,哪個不是百年基業,幾代傳承,更別說還有那號稱六大派之首的千年古刹少林。
武當一門能有如此江湖地位,都來源於三十年前武當祖師張三豐在江湖中闖出來的赫赫威名。而後三十年,武當七俠行走江湖傳來的俠義之風,也使得江湖中人越發的敬仰敬畏。
說到江湖,有一句名言曰:“天下武功出少林。”可見這武林之中少林千年古刹的煌煌聲威,而如今唯一能和少林並駕而驅的,也隻有這短短創立才三十餘年的武當派了。
今日,武當山上眾多青衣弟子林立在紫霄宮前,五名看上去大一些身著白衣道袍的道士,恭敬的站在紫霄宮外,期待的看向山下的綿延小道。
翠竹林立的上山小道上,一名手持拂塵,身著素衣,須發皆白,卻氣色飽滿的老年道人帶著一男一女兩名孩童走上山來。
卻正是回山的張三豐帶著李長卿二人。
“恭迎師父回山(恭迎祖師回山)。”
聲音洪亮,貫徹千裏。
廣場上,眾多弟子齊齊躬身抱拳向著老年道人行禮道。
走上這百米高山,張三豐不見絲毫疲憊,急忙上前扶起大弟子的手,麵帶溫和的開口道:“眾弟子快快起身,我武當派不需這些虛禮。”
他的聲音,並不洪亮,看似不曾掀起一絲波瀾,然聲音卻絲絲入耳,哪怕是遠在後方幾十米外的青衣弟子,也聽的仿佛有人在耳旁低語一般,由此可見老道內功之深厚。
“遠橋,我不在山這些時日,山上一切可曾安好?”
張三豐對著麵前身著白衣的道士溫和說道。
他年輕時是個暴脾氣,行走江湖被人稱為張三瘋。如今越是上了年紀,越是體悟到天地循環,道法自然。如今看上去就像一個和藹的老爺爺。
宋遠橋躬身回道:“師父,山上一切安好,不知師父此次下山事情是否順利,我那無忌侄兒如何了?”宋遠橋打量了一下師父身後跟著的兩個小孩,卻無一是他那命苦的無忌侄兒。
張無忌從身中玄冥神掌至今,已有兩年之久了。一直以來都有張三豐,武當七俠用功力幫忙壓製寒毒。宋遠橋等人,都十分關切張無忌的情況。
“唉!”
張三豐臉色略帶憂愁的輕歎一聲隨即說道:“可憐我那無忌徒孫,身受玄冥神掌,這次本是前往少林尋求那九陽功法醫治,然少林終究因門戶之見,不願相救。我隻能帶他返回武當。”
“路過襄陽時,遇一名叫常遇春的少俠,說他師伯蝶穀醫仙胡青牛或可醫治此寒毒,我便讓無忌隨他去了。”
“常遇春,可是那魔教之人,常遇春?”眾弟子急忙上前詢問道。
要知道魔教中人,行事怪癖,向來與武林正道不兩立,特別是最近幾年,時常有正道弟子被魔教中人所殺害,故江湖中人,人人以鏟除魔教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