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物從有到無寧采臣全部看在眼中,見到這等景象他瞬間十分驚奇。

李長卿見此再次笑道:“儒家一道可借天地正氣禦敵,可身若不正著,哪怕是再有學問也帶動不了正氣。不過這道也有一玄妙,便是這天地正氣可存在天地,自然也可存在於書本或者法寶之中。而我剛才贈與你的玉屋便可用來當做你儲存正氣的丹田。”

寧采臣聞言頓時大喜,其實在那玉石形成的房屋入體之時,他便已經感受到了丹田處的暖流。

聽到李長卿稱之為正氣,他細細感受之後,倒是頗為讚同。

之後的日子裏,李長卿並未多為他講解正氣妙用,而是待其自行領悟。

不過寧采臣讀書資質也著實不錯,不過三日他便憑一詩歌,創出了自己的術法。

隻見庭院中的寧采臣眼帶微微白光的盯著前方,口中喃喃有詞道:“大丈夫當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他說這句話的原句是借用三國時期的太史子義。

但這不耽擱其功法,隻見詩句剛落。他麵前瞬間凝聚出一團白光,那白光來的快,消散的也快。不過片刻,白光化為一道略顯透明的人影。

那人手持雙戟,身披將軍鎧甲,看上去高猛威武。正是寧采臣以心中幻想出來的將軍之樣!

那人跟隨他的意誌瞬間激射向前,並將眼前一塊巨石劈碎,其速度正好對應武道四境高手,超一流之境。

寧采臣見自己竟能控製如此猛將,心中也是大喜。

此時,他才知李長卿所創之法的玄妙。

可說,天地正氣任由其心意化形,可成兵刃,可成戰歌,可成猛將,可成駿馬。當然也可成美女,但若想行那苟且之時,怕是一身正氣瞬間消散,到時德不配位,必然也是要跌境的。

隨後他心念一動,那猛將瞬間消散。

“李大哥真乃神人也,竟然創出如此天地功法。”越是對天地正氣明了,寧采臣對於李長卿的佩服之心就越重。

李長卿自然不會在乎一個書生的想法,他此時在這王生之家也住了許久了。

於是他當即對著一旁的大胡子燕赤霞與寧采臣道:“我還欲去京城一行,因那地有妖族禍亂朝廷,你等可還要同行?”

說實話,以他的實力但行整座天地也難尋一敵手了,不過李長卿還是想帶帶這二人的。

一是為了讓對方長長見識,二也是為了將武當一門安插到此界時,雙方可以不那麼認生。

畢竟兩界相合還需百年,但此界如今覺醒了書氣。李長卿還是想讓門人過來看看的。

書氣和武者的內氣並不衝突,資質高深者甚至可兩者同修。

不過書氣更看心境提升,而內氣則更看肉體的資質,不過二者若能相輔相成,那才算是真正的君子之風。

而李長卿創出這道,武當門人自也可來此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