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遊魂異世(1 / 2)

轟隆!棕紫色的閃電帶著優美的弧線,從天而落,墜進了山林深處。

這是一處奇異的地界,仿佛不分黑夜白天,天總是昏沉沉的,讓人壓抑。偶爾天上會出現一輪日光,但又慘白的沒有一絲光澤,在加上大地上不時泛起一層迷離的霧氣,實在讓人分不清這裏究竟是什麼地界。但是你若在高空之中,透過輕紗入眼的便是一條廣博無際的長河,在眾多山巒中蜿蜒起伏,隨著地勢將這塊廣袤的土地劃分成無數區域。

醒來的李明宇可沒有功夫研究這裏的地形,他此時斜依在山頂的一處岩石上,正在為自己的變化而驚奇。原來從昏迷中蘇醒的他,隻感受到撕裂般的疼痛,起初他還以為自己在學校的操場上,身體受到了一些傷害,但是當他檢查身體時,不由驚呆了,他所看見的那裏十往日的肉體,而是一層淡淡的、霧蒙蒙的黑影。

“這是怎麼了?我還是我嗎?這又是哪裏......不對我是死了的,難道這是……”

李明宇立時清醒過來,他知道這不是做夢,無論身體怎麼變化,至少自己的意識和思想還存在著,那麼自己又和以往究竟有什麼不同。

可惜他實在不敢相信卻又不得不相信,自己確實變成了一隻鬼魂。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接著他做了一個試驗,強忍著傷痛靠著石壁站起身子,發現自己依舊是那種黑霧朦朧的樣子,而且自己的腳竟然離地三寸左右,不能落實。

真的稱鬼魂了。李明宇心裏這樣想著,試著向前邁了一步。對於平日簡單的一步現在看來竟如此吃力,而且腦海中有些疼痛,但是回頭望時,卻發現那移出的距離卻有往日的三步遠。“是漂移嗎!沒想到我平日想學武功不成,反倒在這裏練成了淩空蹈步的功夫。”如此怪的現象,李明宇無法解釋,自嘲了之後,他靜靜的呼吸著,把自己的身軀擺成最舒服的姿勢,以減少痛苦。隨即,他開始虛弱的打量著四周。

遠山連綿起伏,岡巒環繞,幽林露重清寒,陰雲飄忽,薄霧如紗。一陣風吹來,霧氣散了又聚,李明宇沒來由的打了一個冷顫,暗道:“這裏真的是陰曹地府,陰森森的,不過到和傳說中的又不太象。”

也許太過勞累,李明宇昏昏沉沉中睡了過去,待到自然醒來,見天色依舊,也說不出什麼時辰。至於周身的傷痛,已經減輕了許多。這次李明宇盤膝而坐,閉目內視,心神合一,運起了調息之法。

這種調息之法是李明宇當初為了收集武功秘訣,從一家舊書攤收過來的手抄本。說來李明宇從攤販中收集的武功密法不計其數,但獨對此法情有獨鍾。一來是這一手抄本古色古香,文字通潤清奇另李明宇頗為喜好,二來書中闡述此修行法隻為延年益壽,留贈有緣。倒也沒象其他書中吹噓神功之法,而那書名也頗為奇怪,《天道無極》四字常常讓李明宇想起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故此書反得李明宇青睞。

這一年多時斷時續得練下來,別的成就不說,李明宇便覺得每次調息之後之極精氣神十足,整個人也充滿了活力,內氣循環之經脈也有跡可尋。

此法分為治心、靜坐、導引三訣,而後又有練精化神之法。此等功夫循序漸進,李明宇也隻是練精化氣,遠遠沒達到那種煉氣化神,煉神返虛、以及煉虛合道的至上境界。

所謂治心,書中所說甚為繁雜,但李明宇總結其意大概是心者神明之合,雖中虛不過數寸,卻是神明居住之地。清濁之間,念由心生,可炎如火,寒如冰,喜怒無常乃修行大忌。所以書中要求此等境界需掃三心,去四相。(這三心乃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四相我相、眾生相、佛相、壽者相)

久而久之,心如水之不撓,久而澄清,洞見其底,是謂靈明,可不出門而知天下事,不窺牘而見大道也。隨後可證無為之法,得天地道統。

這治心之說,極為深奧,哪能是李明宇一個十六歲得少年所能體悟得,不然也不會怒從心生,殺人奪命,流落到這奇異的世界。

至於那靜坐調息,則分為正軀、調息、空心三步講究的是身、心、氣、神合四為一,隨後煉精化氣由下丹田(小腹處)然後抵達神闕(肚臍中心)隨後至中丹田(臍上四寸)、上丹田(兩乳之正中下陷處)、準頭(鼻尖)、山根、名堂、天庭、最後至泥丸。

這靜坐調息之法,李明宇起初能找到一些經脈,感覺一點氣息已經頗為不易,現在運行三個周天已經不成問題。按照書上所說,目前這隻是小周天境界(所謂小周天乃是練精化氣的一種運行方法),若要成大周天境界(由泥丸到湧泉的煉氣化神之法),需一次行滿三十六小周天才行,李明宇的功夫還差的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