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聲歎息引發的革命!(1 / 3)

第一章——一聲歎息引發的革命!

時間:東漢末年。

地點:涿縣。

人物:劉關張。

我叫劉備,字玄德。身長七尺五寸,放在現代也是一個大高個了。

據說我的祖先是中山靖王劉勝,因此我也算小半個皇親國戚了,可從我父輩開始,我們就家道中落,母親身體不好,長年累月靠藥物維持,家裏算得上一貧如洗,導致我都三張的人呢如今連個老婆也沒有,當然,這也得找自身的原因,我自己也沒什麼本領,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除了編草鞋和吹牛逼之外,再無一技旁身。

不過,正是因為我僅會的那兩項技能,讓我活到現在。

先說編草鞋吧,草鞋這玩意,向來就是窮人穿的,質量不咋地外觀也不行,不過我住的本來就是貧民區,也沒出現什麼百萬富翁之類的,因此我這草鞋生意做得還算不錯,雖奔不了小康,但養活自身和老母親還算可以。

這裏值得重點提及的是我的另外一項技能。

那就是吹牛逼了。

記得小時候,我看到我們屋前有一顆大桑樹,上麵的果子很好吃,味美甘甜,小的時候我總爬上去偷吃,吃的一手色,不過,這並不是重點,重點的是這數高啊,足足有五丈,而且長得枝繁葉茂的,隔遠看去,就像一個大車蓋似的,我當時也是年少輕狂未曾曆經滄桑,就順口吹,額,是說了一句我要是當了皇帝就拿這當車蓋,其實這隻是一句水分很足的裝逼言論,當不得真的,可是我那家境殷實的叔父劉元起不這麼想,他倒是覺得我小小年紀就裝的一手——額,呸,是覺得我小小年紀就能有如此抱負長大之後肯定不得了,於是乎,他就拿我當潛力股培養了,不僅常常接濟我們,還請了私塾先生給我授課,將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一股腦的耗費在了讀書這上麵。

後來的事實證明,我這叔父的眼光真的不咋地。

讀書以前,我隻是一個靠編草鞋為生的少年郎。

讀完書以後,我卻變成了一個還是靠編草鞋為生的大齡男青年。

不過這也怪不得他,隻能怪我自己不努力。

俗話說得好,少壯不努力一生不給力。

可是,就當我以為我這一生就隻能這樣過的時候,我人生中一個最關鍵的轉折點來了。

我還記得那一天之前的夜晚,雨一直下,氣氛還算融洽……

******

第二天。

清晨。

細雨潤過的涿縣,就連空氣也帶著饃饃的香味。

為什麼是饃饃呢?

在這裏,我覺得有必要提及一下我的好鄰居——老王!

老王的全名叫王尼瑪,認識他的人都叫他老王,從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開始,老王每隔三天,會拉著自己家做的七百個饃饃,騎一個半小時的牛車,到縣城裏去賣。

老王賣的黃饃饃,就是用糜子麵做成的饅頭。

是陝北人冬天最愛吃的一種主食。

糜子,又叫黍,是中國北方幹旱地區最主要的農作物。

今天恰好是老王賣饃饃的日子,我和往常一樣,用一雙草鞋換來了一頓早餐,並搭上了老王的順風車,帶著我的幾十雙草鞋,去了縣城。

到了城裏,我便和老王分開了。

之後,我和平時一樣,占據了一個根據地,開始了我的草鞋事業。

然而,那天的生意確實不好,賣了一上午,我這草鞋才賣出了三雙,其中有一個還是熟人,打了半價。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原本打算再去老王那蹭幾個饃饃,可當我起身時,卻發現周圍的人群都朝著城牆那邊趕過去。

我閑著也是閑著,抱著說不定能撿到錢包的心態,跟了過去。

這一跟過去,可不得了,我這才發現城牆那邊貼了一個告示,上麵寫著辦.證號碼——額,不對,是征兵啟示。

告示內容如下:

“你是否因為沒有從軍的勇氣而深夜流淚?”

“你是否因為參軍時間短就一蹶不振?”

“你是否因為報國無力而懊悔終身?”

“怎麼辦?”

“怎麼辦?”

“怎麼辦?”

“沒辦法,你的時間已無法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