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崇尚吉慶,山西因為“大院”而出名,“大院”又因為“晉商”而出名。
一位晉商後麵就是一個大家族,大家族裏幾百年有太多故事,起起伏伏,悲歡離合,大院依舊屹立不倒,見證著時代變遷。
山西大院整體布局往往會取某一吉慶文字進行建築的空間安排,喬家是“囍”,申家三多堂則是“壽”。
大院的內部建築多是單麵坡屋頂,而不是雙麵坡,雨水順著房簷流入自家院內,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平麵布局多為嚴謹的四合院式,彰顯出四平八穩的姿態,處處顯示出以“禮”為本的建築特色和庭院深深的森嚴感和儀式感。
清末時期,申家是山西省有名大戶,申家大院位於山西最南邊,占地5000平方米,整體格局從高處俯瞰,呈“富”字型,大院分南北兩部分,東西並排著三個穿堂大院,上麵連著三座三層高樓,內套20個小院,房舍大大小小有200多間。
山西傳統文化、傳統風俗延伸至傳統觀念,一直保存完整,申家大院現在是國家保護單位,節假日遊客絡繹不絕,除了外地遊客以外大多是本地一家老小,遊覽觀賞,喜氣祥和,傳承著山西人“多子、多福、多壽”美好祝願。
要說晉商有多富,在明朝嘉靖年間,宰相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就曾說過:“天下富家,積資滿五十萬以上,方居首等。”結果發現,全國能稱得上“首等”的富家不過區區十二家,而山西就占據了三分之一。
到了清代鹹豐年間,晉商中過百萬兩家產的人比比皆是,其中還有不乏身價千萬之人。單單是把山西的幾個富豪資產相加,就超過了一億兩白銀,比當時大清國庫的銀兩還多。
話說山西申家始祖,明朝在太原以賣湯圓為生,在明末由太原遷到山西南邊為置地、建房,第十二輩申十二爺開始把生意擴展到全國,後輩又跨出國門,東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倫敦,把國內的茶葉、布匹輸往國外,引進日本的鋼鐵,高麗的人參,俄羅斯的金屬製品。申家在山西和蒙古之間走出了一條“茶葉之道”,可與曆史上的“絲綢之路”相媲美。
申家在清朝初期極盛之時,相繼建起了一批布局龐大富麗堂皇的宅院,尤以“富”字形建造的大院最具代表性。雖然晉商崇尚“富”,但是富裕隻是結果而不是目標,目標終究是人丁興旺,智樂仁壽,才代表福氣滿滿。
申家人也一直秉承祖訓,本分做人,老實做事,到申音佳父親一代,依舊平穩度日,家庭和睦。
申晉鵬作為申老爺子長子,被給予厚望,年輕時候跟著老爺子押鏢、押茶,見識了不同信仰,不同風土人情,思想比較開放。
申音佳,申晉鵬獨子。
申晉鵬基本對他屬於放養,從小帶著他各種見世麵,申晉鵬高高瘦瘦,戴著眼鏡,性格跟氣質匹配,屬於文雅紳士,但是申音佳高大威猛,平日有些桀驁不馴,申老爺子曾經對申晉鵬說:“他小子將來不是英雄,就是梟雄,但是目前看梟雄可能性大”。
申音佳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一雙劍眉下卻有一雙像朝露一樣清澈的眼睛,充滿了多情,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淪陷進去;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樣粉嫩的嘴唇,還有白皙的皮膚,一張壞壞的笑臉,連兩道濃濃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漣漪,好像一直都帶著笑意,陽光帥氣中又有一絲不羈。
他長得出奇的高大,筆直的身段,往那一站,就像半垛城牆豎著,俊俏的臉龐,全身充滿爆炸性的肌肉,眼睛散發出無邊的殺氣,全身上下隱隱有王者之風。
申夫人跟申晉鵬是青梅竹馬,兩家是世交,她也是一位非常儒雅女子,對申音佳教育也是收放自如,申音佳雖說桀驁,但是申夫人柔中帶剛,把他治理服服帖帖。
可有一樣,父母雖然舉案齊眉,但是他總覺得父母過於客氣了,因為年紀小,也說不清原因,不過他還是有一個快樂童年。
趙家
山西省太原市,趙子墨年芳18,是當地有名氣美人,她身材高挑,體態輕盈,言行舉止端莊嫻雅。烏發如漆,肌膚如玉,美目流盼,一顰一笑之間流露出一種說不出的風韻。她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美而不妖,豔而不俗,千嬌百媚,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