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增加你的魅力
善意是人類送給同伴的最好禮物。
◆什麼是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指的是對他人表達喜愛、樂意溝通、給人積極正麵的感覺。與人為善傳達的是“我喜歡和你在一起”、“我很高興看見你”、“我對你完全坦率”。
換句話說,不友善向別人傳達的是一種負麵感覺:“你不受歡迎”、“你讓我生氣”、“我對你視而不見”。
如何讓人喜歡自己,很多人一直做不好。究其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從來沒人對我們好好講解如何協調我們的個性,如何與別人發出共鳴,如何吸引別人關注我們。
我們拿開車作個比喻吧。
設想一下,你正在一條空曠的馬路上開車,遇見了第一個交通燈,這個燈代表“與人為善”。
如果你為人很不友善,它會一直亮著紅燈,讓你無法繼續行駛。如果你與人為善,它會變成綠燈,讓你繼續前進。
與人為善是魅力最基本的要素。如果你為人不友善,那你獲得魅力的過程將會特別辛苦。當然,我們至少都有一位脾氣不太好的朋友,但這樣的朋友並不多,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去結交他們。
我們也在思考關於友善的問題,但問的並不是博大浩瀚的宇宙,而是問那緊繞在身邊的萬象:周圍的人對我們友善嗎?
◆友善是魅力的起點
人類的本性決定了與人為善是受人喜愛的先決條件。戴伯特曾經說:“如果你要傳遞信息,你首先必須說服聆聽者,讓他相信你代表的是溫暖、舒適和安全。我們與人溝通時,聆聽者的門衛防範嚴密,好像在問這人是朋友還是敵人?”
畢竟,人的本能是以善報善。如果你感覺某人喜歡你,你很有可能也會喜歡對方。友情便由此產生了。
醫生常常會用一個橡膠做的錘子來輕輕敲我們的膝蓋,看看我們的小腿有沒有向上彈,這叫做膝跳反射。我們的社交也是如此,當別人用友善的榔頭輕輕敲你的時候,你便會做出反應。
密歇根大學紐康姆博士花了十多年的時間研究人類本性的喜歡或不被喜歡的現象。他指出,人們之間喜歡與否,最主要是取決於相互的對待。
福克納也證實,人天生有一種酬答的傾向:“我們都是社會的產物,因此社會影響力會發揮作用。我們會對權威做出反應,留意友善,嚐試著酬答對方,達成我們的承諾。”
有兩種荷爾蒙與我們的情緒關係密切:DHEA(脫氫表雄酮)以及可的鬆(又叫皮質醇)。DHEA是讓你感覺良好的荷爾蒙,可的鬆是讓你感覺壓抑的。
而友善會給人的情感和身體帶來正麵積極的作用。你的DHEA增加,你的壓抑程度減輕,你的心跳速度放慢。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很簡單的友善動作就會讓你覺得如沐春風。
當人們友善積極的時候,你喜歡跟他們在一起,感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