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宛城在望(2 / 2)

他要安定黃河以北,穩定根基,再用北方精兵,南下席卷天下。

這是一種戰略眼光,袁紹能成為後來的河北霸主,當然不凡。而當他說完,問起曹操之時,後者卻道:

“吾任天下之力,以道禦之,則無所不能。”

同樣是一種戰略眼光,袁紹談的是實際,曹操談的卻是策略。

吾任天下智力,智慧和力量,都要歸我統領。由此看來,求賢令的頒布,和曹操向來的誌向,是一脈相承的。

當然,此時為之,也有時間上的原因。之前曹操領軍攻伐徐州,張邈迎呂布與陳留,兗州世家,歸附後者的,不在少數。

曹操回軍之後,除了張邈,其餘沒有追究,那是為了根基。但你站在他的角度上想,那些世家的行為,會不會細思極恐?

於是乎求賢令不但是得到人才,顯示自己主張的一種手段,更是對之前陳留之戰的一種算賬,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劉禎越是想的深入,越是覺得自己沒錯,也越是細思極恐。

表麵上看似簡單的一件事情,內中卻有無數的頭緒,隱藏的用意。這些梟雄的心機手段,包含在內,日後可全是敵人。

這麼看的話,曹操後來的一手名場麵,怕也是用心良苦。

官渡之戰,袁紹勢大,曹操麾下的官員,多有與之暗通款曲者。等曹軍拿下鄴城,繳獲了整整一箱信件,都是往來通訊之證。

一時間,許都上下,人心惶惶,生怕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可曹操呢?看都沒看,全部付之一炬,消息傳來,全體輕鬆。都不由感歎曹丞相的心胸氣度,劉禎當時也是這麼想的。

眼下卻不對了,以曹操的手段,很有可能是他故意弄出來安定人心的。而那號稱燒掉的一箱信件,也極有可能是子虛烏有。

“劉禎,努力吧少年,和那些老銀幣比,你還差的太遠。不要到時候死在別人手上,還說他好。”劉禎暗暗告誡著自己。

從父城到輪氏,一路上的所見和經曆,再度告訴劉公子,他的判斷沒有錯。借求賢令之機,兗州確有不少士族,因言談遭殃。

曹操這一手,不但威懾了內部,推動求賢令的順利實施。另一個巨大的好處,和劉備在東海所得一樣,就是世代積累的財富。

再行三日,前方遠處,一座雄城傲然矗立,宛城在望了。

南鄰荊州,東聯兗州、豫州,北據司隸。天生的地理位置,讓宛城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多年的加固,讓之更為雄壯。

下邳在徐州,已經是數一數二的雄城,城牆高四丈到五丈之間,擁有六座甕城。劉禎遠遠看去,宛城城牆,比下邳還高。

城池周圍的田地中,很多的身影在忙碌著,時值春耕,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曹操要對宛城用兵,亦會錯過此時。

糧食,對諸侯來說,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曹操更曾割發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