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文帝紀第四(3 / 3)

文帝十四年春天,文帝下詔說:“朕有幸登上帝位,得以掌握犧牲、禮器,用來奉祀上天和祖宗。十四年來,幾千個日日夜夜,以不敏不明的才能,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君臨天下,朕深感慚愧。為各個祭祀場所增加禮器。先王遠施恩德,不求回報;祭祀鬼神,不為自己祈福;重賢臣,輕親屬;先百姓,後自身;光明正大,做到極致。而今朕聽說祭祀的官員在念誦祝詞時,把祝福的話語,全放在朕的身上,卻沒有想到百姓,朕深感慚愧。朕還有做的不到的地方,獨享這些祝福的辭語,把百姓排斥在外,這增加了朕的不德。朕要求祭祀官員在祭祀時,要恭敬、誠懇,不要為朕說那麼多的好話。”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春天,黃龍在成紀縣出現。文帝下詔,討論舉行郊祀大禮。公孫臣提出要明確衣服顏色,新垣平奏請要修建五帝祭廟(詳情記載在《郊祀誌》中)。當年夏天四月,文帝巡幸抵達雍縣,開始祭祀五帝,大赦天下,重新修整名山大川古時舉行祭禮的場所,命令有關官員按照季節進行祭祀。

文帝十五年九月,文帝下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要舉薦品德賢良,敢於提出諫言的賢士,文帝要對他們親自考察,對有用的諫言,加以采納(詳情記載在《晃錯傳》中)。

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夏天四月份,文帝在謂陽縣祭祀五帝祠廟。

文帝十六年五月,文帝封齊悼惠王劉肥的六個兒子為諸侯王,封淮南厲王劉長的三個兒子為諸侯王。

文帝十六年秋天九月,有人獻上玉杯,玉杯上刻有“人主延壽”的文字。文帝詔令天下百姓舉行酒宴慶賀,第二年將紀元年號更改為後元。

文帝後元元年(公元前163年)冬天十月,新垣平詐獻玉杯的事情被揭露,定為謀反罪,夷滅三族。

文帝後元元年春天三月,孝惠張皇後去世。

文帝下詔說:“近幾年收成不好,兼有水旱疾疫災害,朕深感憂慮。朕對事情不敏感,找不到發生問題的原因。是朕的政策有過失,有做的不當的地方?還是朕有違天道,沒有利用好地利,處理好人事,祭祀鬼神還不夠恭敬?為什麼會這樣?是任用政府官員花費過多,做了很多勞而無功的事情?為什麼百姓賴以活命的糧食總是匱乏!朕琢磨著可以耕種的農田並沒有減少,百姓的人口數量也沒有增加,以人口來衡量土地,與古時相比,還有多餘,而吃的糧食為什麼就不夠呢,原因究竟在哪裏?是百姓從事商業太多,而專心務農的人太少,因為釀酒而使用了過多糧食,飼養六畜用糧太多?林林總總,舉了這麼多的例子,朕實在想不出問題究竟出在哪裏。把這些事情交予丞相、列侯、二千石官員和博士們討論一下,隻要對百姓有利的諫言,均可以暢所欲言,提出來,不要隱瞞。”

文帝後元二年(公元前162年)夏天,文帝巡幸抵達雍縣的棫陽宮。

文帝後元二年六月,代王劉參去世。匈奴請求與漢朝和親。文帝下詔說:“朕不夠賢明,不能以仁德影響至遠方,使得域外之國對漢朝的邊境騷擾不止。邊郡百姓不得安寧,京畿附近的百姓,也不能安詳地生活,對內對外,出現了很多問題,都是由於朕的德能不夠,不能影響遠方。這麼多年來,匈奴一直不停地騷擾蹂躪邊境地區,殺害我漢朝官吏、百姓,邊郡的軍隊將士也不能將朕的意願明白地曉諭對方,更顯示出朕的不德。如果漢朝匈奴雙方總是戰事不休,兩國的百姓什麼時候才能過上安寧的生活?朕常常為此而夙興夜寐,克勤克儉,為萬民而勞苦,憂懼不安,沒有一天會忘記這些事情。漢朝派出的使者冠蓋相望,道路上的車轍印痕連綿不斷,將朕的願望不斷地曉諭單於。現在單於願意返回古道,為社稷考慮,為萬民著想,願意與朕一起捐棄前嫌,走在和諧的路上,朕願意與單於結成兄弟,為保全天下的黎民百姓。漢匈兩家和親,從今年開始。”

文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61年)春天二月,文帝巡幸抵達代國。

文帝後元四年(公元前160年)夏天四月丙寅晦,天上出現日蝕。五月,大赦天下。赦免官府中的奴婢為庶人。文帝巡幸抵達雍縣。

文帝後元五年(公元前159年)春天正月,文帝巡幸抵達隴西郡。三月,文帝巡幸抵達雍縣。秋天七月,文帝巡幸抵達代國。

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冬天,匈奴三萬騎兵入侵上郡,三萬騎兵入侵雲中郡。朝廷任命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駐紮在飛狐口;任命原楚國相蘇意為將軍,駐紮在句注山;任命張武為將軍,駐紮在北地郡;任命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紮在細柳;任命宗正劉禮為將軍,駐紮在霸上;任命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紮在棘門,防備匈奴。

文帝後元六年夏天四月,出現大旱,蝗災。文帝詔命各諸侯國不要進貢。開放山林湖澤供百姓開發。減少置辦皇宮內所需用的服裝、禦馬。裁減朝廷中的官員。發放國庫中的糧食,賑濟災民。允許百姓買賣已經得到的民爵。

文帝後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夏天六月一日,文帝在未央宮駕崩。臨去世前,文帝留下遺詔,文帝說:“朕聽說,天下萬物,來到世間,沒有不死的。死,是天地間的固有法則,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有什麼值得特別哀痛!當今之世,人們總是在歌頌生,而怨恨死,人死之後還要花費許多財物,裝殮死者,甚至有些人為此而傾家蕩產,因為哭泣哀傷過於悲悼,而損害身體。這種做法,朕是堅決反對的。而且朕在位這麼多年,德能不夠,給予百姓的恩惠不多;現在朕要去世了,在世的人還要為朕穿上重孝,哭泣哀痛這麼久的時間,甚至曆經寒暑,長達幾年,使得天下父子家人為朕的去世,哀痛不已,因為哀痛而減少飲食,對於祖先需要舉行的供奉和祭祀,也不得不停下來,所有這些隻能增加朕的不德,這樣做更讓朕對不起天下百姓!朕僥幸登上帝位,得以奉祀宗廟,保有社稷,以朕的微眇之身,作為各諸侯王的君主,長達二十餘年時間。感謝上天恩寵,社稷得以保全,天下百姓過上了安寧的生活,沒有遭受兵革的痛苦。朕的仁德有限,治理國家還有不足的地方,常感到恐懼,唯恐先帝創立下的基業蒙羞,擔心時間過久,所做的事情不能善始善終。現在朕已經享受了人生,以正常的壽命離開人世,供奉於高廟,享受著後人們的祭祀,沒有做出過什麼成就,已經得到這樣好的結果,還有什麼值得哀痛!朕要求全國的官吏與百姓,按照朕頒布的詔令去做:從舉喪之日起,哭喪吊唁三天,一律脫去喪服。在舉喪期間,不禁止娶婦、嫁女、祭祀、舉辦宴會、飲酒食肉。需要在場辦理喪事,服喪哭吊的人員,一律不要光著腳表示哀痛。喪服上係的縗絰,露出部分不能超過三寸。不要裝飾送葬的喪車和安排送葬的兵器。更不要安排百姓到宮中來哭喪吊唁。宮中需要在靈柩前哭喪的,隻須在早晚舉禮時哭泣十五聲,喪禮完畢,哭喪就要停止。不是在早晚的舉禮時間,不得擅自哭泣。下葬以後,穿大功喪服的服喪者隻允許再穿十五天,穿小功喪服的服喪者隻允許再穿十四天,穿緦麻喪服的隻允許再穿七天,時間一到,一律脫去喪服。其他在詔令中沒有提到的具體人員,參照詔令執行。布告天下,讓天下人知道朕的意思。朕的陵寢地霸陵所處的山川河流,按照原有形製,不要加以改動。後宮中夫人以下的嬪妃,釋放回家,讓她們與家人團聚。”文帝遺詔中尉周亞夫為車騎將軍,典屬國悍為掌管衛戍部隊的將軍,郎中令張武為挖掘墓穴的複土將軍。征調長安附近縣的士兵一萬六千人,征調內史掌管的士兵一萬五千人,由將軍張武率領,負責挖掘墓穴,埋葬棺槨等諸項喪葬事宜。賞賜諸侯王以下直到普通百姓中舉薦出來的孝、悌、力田(勞模)金錢、布帛,數量不等。六月七日,文帝在霸陵下葬。

讚辭如下:孝文皇帝在位二十三年,沒有增添宮室、苑囿、車騎、服飾、乘輿。發現有對百姓不利的法令,一律廢除,務求對百姓有利。曾經有一次,文帝想修建一座露天平台,召來工匠計算費用,需要花費百金。文帝說:“百金,是十個中等人家的家產。我享受著先帝留下來的宮室,還常有坐享其成的感覺,深感慚愧,幹嘛還要再修建一座平台!”身上穿的是廉價的黑色普通繒衣,文帝喜歡的嬪妃慎夫人,要求她所穿的衣服,下擺不能拖曳在地上,宮內的帷帳沒有刺繡,文帝以自身的樸素簡約,為天下官吏和百姓做出了表率。修建霸陵,裏邊埋藏的冥器全部選用瓦器,不許用金銀銅錫作為冥器,墓穴因山而建,地麵上不起墳。南粵國尉佗自立為帝,文帝不認為尉佗這樣做,是對大漢皇帝的不敬,反而與尉佗以兄弟相稱呼,以德懷之,尉佗自覺慚愧,遂向大漢朝廷稱臣。與匈奴和親,匈奴雖然背棄盟約入侵漢朝邊郡,文帝隻是詔令邊郡守備,並不征調漢軍征剿匈奴,恐怕戰爭會給百姓帶來不安。吳王劉濞詐病不來上朝,文帝賜予劉濞座幾、手杖,以示關懷。袁盎等朝廷大臣,在朝堂上所提諫言尖銳激烈,文帝常常以寬容心對待,虛心納諫。將軍張武等人收受他人的金錢賄賂,被人揭發,文帝沒有懲治,反而給予張武更多的金錢,讓犯罪者內心感到慚愧。文帝就是這樣,努力以德政來教化治下的臣民,在文帝朝,海內富裕,百姓崇尚禮義,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因為犯罪而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僅有幾百人,有刑罰幾乎不用的美譽。嗚呼!仁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