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2 / 3)

當初,蒯通很欣賞齊國人安其生的辯才,安其生曾經服侍過項羽,但項羽不能發揮安其生的作用。項羽隻是封賞了安其生和蒯通,二人最後都拒絕了項羽的封賞。

伍被,楚國人。也有人說伍被是伍子胥的後裔。伍被的才能在楚國享有盛名,後來伍被擔任了淮南國中郎。當時淮南王劉安喜歡研究經術學問,對士人也能夠以禮相待,招攬了一些英才賢士,有上百人之多,伍被也在其中,名列首位。

過了很久,淮南王劉安存有邪念,伍被多次微言勸諫。劉安在東宮有一次召見伍被,要與伍被商討事情,開口就稱呼伍被:“請將軍上座。”伍被驚訝道:“大王怎麼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古時候的伍子胥勸諫吳王,吳王不肯采納伍子胥的諫言,伍子胥曾經痛心地說‘臣好像看到有麋鹿在姑蘇台上遊逛。’現在臣也同樣看到王宮中將會長滿荊棘,露水打濕行人的衣襟。”劉安聽了此話,大怒,把伍被的父母關押起來,關了三個月。

淮南王劉安再次召見伍被,問:“將軍答應寡人嗎?”伍被說:“不行,臣願意為大王分析形勢。臣聽說耳朵好的人,才可以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視力好的人,才可以看清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因此說聖人做事情,總是要考慮周全,才能夠獲取成功,周文王一動而功顯萬世,列為三王之一,這是順天應人,而後采取行動,才取得的成功。”淮南王問:“現在的漢朝是大治?還是大亂?”伍被說:“是天下大治。”淮南王聽了心中不樂,問:“公為什麼認為是大治?”伍被說:“伍被觀察朝廷,君臣、父子、夫婦、長幼關係安排得井然有序,當今皇帝行事做人,遵循古代聖賢之道,風俗綱紀,條理分明。商業貿易,物流暢通,旅途安全,暢行天下。南粵國已經臣服,羌人、僰人前來貢獻,東甌國來到長安朝貢。武帝派出軍隊鎮守邊塞,開拓朔方,匈奴遭受打擊。雖然說還不能與上古時的太平盛世相比,也可以說是大治。”淮南王劉安聽了這番話,大怒,伍被連忙謝罪。

淮南王又問:“崤山以東如果叛亂,朝廷一定會派出大將軍衛青前來平叛,公認為大將軍是個什麼樣的人?伍被說:與臣關係好的黃義,曾經跟隨著大將軍打擊匈奴,他說大將軍對待士大夫以禮相待,對待士兵們很好,將士們都願意跟隨大將軍出征,大將軍在馬上,上山下山馳騁如飛,才能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大將軍多次率兵打仗,絕非等閑之輩。謁者令曹梁從長安來,也說大將軍號令嚴明,勇敢善戰,在率軍出征時,大將軍常常是身先士卒,堪為表率;士兵們休息了,大將軍才休息;挖水井有了水源,士卒們飲過了,大將軍才飲;撤退時,士卒們已經過河,大將軍才渡河。皇太後賜予大將軍的錢,大將軍全部用來賞賜部下,即使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淮南王又說:淮南國蓼太子同樣是智謀過人,非等閑之輩,他認為朝廷中的公卿列侯,隻不過是一群戴著帽子洗澡的猴子而已。伍被說:那隻有鏟除大將軍,造反才有可能成功。

淮南王再問:“公認為淮南國舉兵造反是對還是不對?”伍被說:“不對。當年朝廷賜予吳王劉濞為劉氏祭酒,賞賜吳王手杖,座具,允許吳王可以長期不到長安來朝見天子,吳國占有四郡的土地,方圓數千裏,吳王在國內采銅山鑄錢,煮海水為鹽,采伐江陵的木材造船,國富民強,吳王用吳國的珍寶,賄賂諸侯國,七個諸侯國合縱,舉兵反叛,進攻梁國,在狐父邑,吳王殘敗,最終隻落得倉皇逃竄,被越國人擒獲,死於丹徒,身首異處,身死祀滅,為天下人所唾棄。吳國那麼強盛還不能成功,為什麼?逆天行事,看不準時機。”淮南王說:“男子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死則死已,有什麼可後悔的。吳王不懂得用兵,他當年造反時,漢將軍一天之內,有四十餘人還能通過成皋。這一次我命令樓緩首先堵絕成皋要塞,周被率領潁川郡部隊扼守轘轅、伊闕通道,陳定率領南陽郡部隊把守住武關。河南郡太守僅剩下一個洛陽,還有什麼可作為的?隻是北邊還有臨晉關、河東郡、上黨郡和河內郡、趙國內有幾條道路,還可以從太行山上通行。人們常說‘絕成皋之道,天下不通。’占領三川郡險要,就可以控製住天下,公認為這樣做如何?”伍被說:“臣隻是看到大禍將要臨頭,看不到由此帶來的福祉。”

再後來朝廷逮捕了淮南王的孫子劉建,審問劉建。淮南王害怕事情暴露,對伍被說:“事已至此,我不得不舉事起兵。天下百姓受朝廷的苦很久了,諸侯王們現在不知所措,都在懷疑觀望,我現在起兵向西,一定會有人響應;即使沒有人響應,我還可以撤回軍隊,經略衡山國。現在我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伍被說:“經略衡山國,再占領廬江國,以戰船隔斷潯陽江,堅守下雉縣城,在九江郡駐紮重兵,斷絕豫章郡通道,強弓勁弩,臨江而守,把守住南郡,再向東保住會稽郡,向南與越國人聯合,在江淮間與朝廷抗衡,這也隻是苟延殘喘而已,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淮南王說:“左吳、趙賢、朱驕如等人均認為,我這樣做會有十分之八九的把握,可以成功,隻有公認為不會有好的結果,這是為什麼?”伍被說:“大王的大臣中,可以為大王所用的,能夠指揮打仗的,前些時,均已經被關押在朝廷的監獄裏,剩下來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淮南王說:“陳勝、吳廣當年舉事,身無立錐之地,跟隨者不過數百人,在大澤鄉起義造反,振臂一呼,天下響應,義軍向西進入秦地的戲水,已經有一百二十萬人。淮南國雖然狹小,可以召集起來的士兵也有二十萬,公怎麼說是有禍無福?”伍被說:“臣並不害怕受到伍子胥那樣的處罰,但願大王不要像吳王那樣不聽勸諫。當年秦朝因為暴虐無道,荼毒天下,坑殺術士,焚燒《詩》、《書》,毀滅聖跡,摒棄禮義,隻強調使用刑法,征發徭役長途轉輸糧食,送往戍守在黃河邊上的將士。在當時,男子一年辛勤耕種,不夠繳納政府的糧餉,女子日夜紡績織布,不足以遮蔽身體肌膚。始皇帝派遣蒙恬修築長城,東西長達幾千裏。士兵暴露在荒野,動輒幾十萬,死者難以計數,骸骨遍野,血流成河。天下百姓已經被搜刮的民窮財盡,想要造反的人十人中就有五人。始皇帝又派出徐福入海求取仙藥,攜帶無數珍寶,還有童男童女三千餘人,還有糧食種子、工匠隨行。徐福到了有平原河湖的地方,在那裏稱王,不再返回。百姓失去親人,哀痛愁怨,想要造反的人十人中就有六人。始皇帝又派出尉佗翻越南嶺,征伐百越,尉佗知道中原已經疲敝不堪,遂在南粵稱王。走的人杳無音訊,去的人不知所終,百姓悲痛欲絕,想要造反的人十人中就有七人。始皇帝巡行天下,隨行上萬人,修建阿房宮,征收百姓無盡的賦稅,還要征發住在閭左的百姓守邊。父不顧子,兄不顧弟,苛政壓迫,刑罰殘酷,百姓引頸相望,側耳諦聽,哀痛哭號,仰望蒼天,叩心怨上,想要造反的人十人中就有八人。有人向高祖諫言:‘時機到了。’高祖說:‘再等一下,會有聖人出現在東南方向。’果然一年不到,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劉、項隨即響應,天下風起雲湧,正可謂是恰逢時機,借著秦末動亂之際,群雄並起,百姓莫不響應,這就如同是久旱逢上甘霖,高祖在此時崛起於軍旅,終於成就帝王偉業。現在大王隻是看到高祖得到天下,卻看不到近世吳楚的前車之鑒!當今皇帝君臨天下,海內一統,百姓受到關愛,普遍得到恩惠。皇帝聲音雖未發出,發出則如同霹靂;號令雖未頒布,頒布則如同閃電。皇帝心有所思,其效應撼動千裏;眾庶響應朝廷,就好似如影隨形。朝廷的大將軍,才能豈是當年章邯、楊熊可以比擬。大王拿陳勝、吳廣的造反與自己相比,伍被認為這種比法,實在是比的不倫不類。而且大王能夠掌握的軍隊,不到當年吳楚叛軍的十分之一,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的局麵,卻又遠好於秦朝末年的暴政亂局。希望大王能夠認真思考臣的諫言。臣聽說在上古時,箕子經過商朝的舊都,哀痛不已,寫下《麥秀》詩篇,哀悼當年殷紂王不肯聽從王子比幹的諫言。所以孟子講,紂王貴為天子,死的時候連個匹夫都不如。那是因為紂王早就已經自絕於天下,並不是到死的那一天,才被天下人所拋棄。現在臣也是在哀痛大王將要拋棄千乘之君,得到亡命之書,在群臣麵前,死於東宮啊。”說完,伍被痛哭失聲。

再後來淮南王又召伍被,淮南王問:“像公所說的,我難道就不能僥幸成功嗎?”伍被說:“一定要嚐試一下,伍被到有個主意。”淮南王問:“什麼主意?”伍被說:“當今諸侯沒有異心,百姓沒有怨言。朔方郡邊塞的土地肥美,地域遼闊,內地遷去的百姓不足以充實邊郡。可以代為丞相、禦史大夫提出諫言,將郡、諸侯國中的豪傑以及耐罪以上的百姓,赦免他們的罪行,家產有五十萬以上的,將他們遷往朔方郡,多征調些士兵,規定動身的日子。再假傳左右都司空、上林苑中都官的詔獄有逮捕令,要逮捕諸侯王,還有諸侯國中的太子和幸臣。這樣做,天下百姓定會民怨沸騰,諸侯王恐懼,那些善於搖舌鼓唇的辯士就該活躍了,這樣做或許可以僥幸成功。”淮南王劉安說:“這個方法可以考慮。盡管如此,我也不能僅靠造謠生事來獲取成功,還是要用兵。”後來造反的事情被揭露,伍被投案自首,向朝廷坦白了淮南王劉安想要謀反的前後經過。天子認為伍被在勸諫淮南王時,一再誇耀朝廷的美德,不想殺伍被。張湯進言:“伍被是淮南王謀反的首惡,罪不可赦。”伍被終於被殺。

江充,字次倩,趙國邯鄲人。江充本名叫做江齊,有一個善於鼓琴歌舞的妹妹,嫁予趙國太子劉丹。江齊得以在趙敬肅王劉彭租那裏受到重用,被待為上賓。

有一段時間,趙國太子懷疑江齊將自己的隱私告訴了趙王,對江齊產生怨恨,派出官吏逮捕江齊,沒有抓到,遂將江齊的父親和哥哥抓了起來,嚴刑審訊,而後斬首示眾。江齊逃走,向西逃往長安,將名字改為江充。向朝廷告發趙國太子劉丹與同父異母姐姐以及王後在後宮淫亂,還有與郡、諸侯國中的豪傑猾吏相互勾結,狼狽為奸,趙國的官員不能製止。奏書送上後,天子看了大怒,遂派出使者詔命郡太守調動軍隊包圍了趙王宮,收捕趙國太子劉丹,押送至魏郡詔獄裏關押,與朝廷的廷尉署聯合審訊,按照漢朝法律判處死刑。

趙王劉彭祖,是武帝的同父異母兄,上書替趙國太子辯解,說:“江充是趙國在逃的罪犯,一向奸詐,以妖言迷惑朝廷,想借皇上的手,來報個人私怨。而且心恨手辣,江充曾經發過誓,做事就要做絕,以後即使剁成肉泥,也不後悔。臣願意與趙國選出的武士一起,參加漢軍,攻打匈奴,效命疆場,來贖劉丹的死罪。”武帝沒有答應,趙國太子後來被廢黜。

當初,江充在上林苑的犬台宮被武帝召見,江充請求穿著平常的衣服、帽子來覲見皇帝,得到允許。江充於是穿了一件紗縠褝衣,衣服後擺如燕尾,用絲帛束著頭發,搖搖擺擺地走進皇宮,帽子上的飛翮飄飄灑灑。江充長得高大偉岸,相貌俊美。武帝看到後,很是驚訝,對左右人講:“燕地、趙地果然有很多奇士。”到了武帝麵前,江充與武帝談論當今天下要聞,武帝聽了後很高興。

江充自報奮勇,願意出使匈奴。武帝詔令江充,讓他先談談看法,江充回答:“臨機應變,以敵為師,事情不能預先設計好再去做。”武帝任命江充為謁者,出使匈奴,返回後,武帝任命江充擔任直指繡衣使者,負責督查三輔的盜賊,查禁王公大臣們的奢侈僭越行為。貴戚近臣中有很多人生活奢侈,僭越製度,江充予以彈劾、檢舉,奏請武帝沒收他們的車馬,詔令他們在北軍待命,並做好出征匈奴的準備。諫言得到武帝肯定。江充隨即發公文予光祿勳中黃門,將應該交予北軍的近臣和宮中侍從盡行收捕,移交給黃門衛士,告誡這些人,不經過允許,不得進入宮廷。貴戚子弟人人驚恐,向皇帝叩頭求饒,願意交錢贖罪。武帝答應了他們的請求,詔令他們按照官位大小,將罰錢交到北軍,一共上繳了數千萬。武帝由此認為江充忠誠,很能幹,執法不阿附權貴,做法也符合武帝的意思。

有一次,江充從宮中出來,正好碰上館陶長公主在馳道上駕車行駛。江充攔住公主嗬斥,公主說:“我這裏有太後的詔令。”江充說:“那也隻能讓公主在馳道上行駛,其它車騎一律不得通行。”遂將隨行的車輛全部收繳入官。

再後來,江充跟隨著武帝巡幸至甘泉宮,碰到太子使臣的車馬在馳道上行駛,江充同樣將他們的車馬交予有關官員處理。太子聽說後,派人向江充道歉解釋:“並不是舍不得車馬,主要是不想讓皇帝知道這些事情,免得皇帝責備,對待手下管教不嚴。請江君饒恕他們!”江充不予理睬,還是向武帝奏報了此事。武帝說:“人臣就應該這樣做。”非常信任江充,江充的名聲震動京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