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還聽說在古代時,在邊地設置縣域以防禦敵人,五家編為伍,伍有伍長;十伍編為裏,裏有假士;四裏為一連,連有假五百;十連為一邑,邑有假候;然後選擇有能力,有威望的人擔任各級首領,這些人熟悉周圍環境,掌握民心,農閑時教授百姓射箭,訓練防禦,指導百姓如何應敵。對內是卒伍編製,對外是軍事組織。訓練完成後,邊民不允許再隨意遷徙,幼年時同遊,長大後共事。夜戰時能辨別對方的聲音,相互救援;白天作戰時,相互認識;他們的友愛之心,足以為對方舍生忘死。再輔以賞賜和重罰,戰士們就會一往無前,不再畏縮懼敵。遷徙至邊郡的移民,假若是老弱病殘,隻會浪費國家的資財,不能承擔移民實邊的任務;遷徙至邊郡來的最好是青壯年,還要有良吏,負責管理邊民事務,否則難以取得移民實邊的良好效果。
陛下拒絕與匈奴和親,臣估計他們今年冬天即會南下,趁此機會,要狠狠地教訓他們一次,讓他們長點兒記性。要想取得此次成功,在秋天就要做足準備,匈奴南下後,不能狠狠地教訓他們一次,讓他們擄掠完東西後,得意返回,就再難以製伏他們。臣愚昧,不能再做出進一步的謀劃,願陛下定奪。
文帝後來頒發詔書,詔令有關部門舉薦賢良,以及優秀士人,晁錯被選中。文帝製策書,策書中講:
朕繼位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曰,皇帝策問:在上古時,大禹招賢納士,遍及海內,四方之內,舟車所到,人跡所至,均能聽到招賢的詔命,招攬的人才,輔佐君王治理;近處的賢者,願意貢獻聰明才智,遠方的賢者,願意貢獻智慧才能,輔佐天子,人盡其材。因此大禹才沒有失德的地方,夏代得以延續幾百年。高皇帝除暴安良,推翻暴秦,招攬英豪,任命官吏,為了社稷安危,鼓勵諫諍,彌補天子的不足,維護朝廷的綱紀。托庇上天宗廟的護佑,現在天下安寧,四夷祥和。朕得以繼位,奉祀宗廟,但是朕總感到德能不夠,不敏銳,有很多事情還不能及時察覺,智慧不足以讓朕治理好天下,大夫們也知道這些。詔命有關部門、諸侯王、三公、九卿和郡守,各負其責,負責選拔熟悉政策的賢才良士,要選拔了解社會風俗,熟悉時事變化,能夠直言敢諫的士人,要選擇賢者,把他們請到長安來,輔佐朕治理國家。有三、二個賢者士大夫,在幾個方麵充分發揮作用,朕就非常高興,大夫在朝堂上,宣諭朕的想法。從以下幾個方麵,提出諫言:朕做的那些地方還不夠,官吏是否有失職瀆職,民意是否得到反映,百姓是否民不聊生。務求詳實,這四個方麵,還有哪些缺失,不要隱瞞。對上可以向先帝的宗廟有所交待,對下可以解決百姓的實際困難,要寫出報告,朕要親自閱覽,朕要看大夫們在輔佐朕方麵,是否真心實意。要詳細地寫出來,越詳細越好,越尖銳越好。朕要親自掌握這些情況,大夫們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擔心會有人阻攔諫言。嗚呼,要認真地去做!推薦上來的士大夫,要共同努力!
晁錯回答策問:
平陽侯臣曹窋、汝陰侯臣夏侯灶、潁陰侯臣灌何、廷尉臣宜昌、隴西郡太守臣公孫昆邪,太子家令臣晁錯昧死再拜,進言:臣聽說上古時的君王招賢納士,作為輔弼,黃帝得到了力牧,成為五帝中的首位聖君,大禹得到咎繇,成為夏商周三代的第一位君王,齊桓公得到管仲,成為五霸中的首霸。現在陛下談到大禹和高皇帝,招攬了許多俊才賢士,認為自己還不夠英明,所以招攬賢士,謙遜至極。臣閱讀古代留存下來的典籍,高皇帝招攬賢士創立大漢,陛下聖德仁厚也會有賢士的輔佐,大臣們對這些看得很清楚,要將這些事跡刻在玉版上,藏在金櫃中,經過千秋萬代,傳於後世,作為帝王的祖宗,與天地同壽。現在臣曹窋,還有臣晁錯,談不上符合明詔求賢的要求。臣晁錯僅是一位初出茅廬的小子,沒有什麼遠見卓識,冒死奉上對策,內容如下:
策書中講:“明了國家大體”,臣愚以為上古時的五帝,均是明了國家大體的人。臣聽說五帝神聖,下邊的大臣們遠不如五帝,五帝親自處理政務,無論是在處理政事的正殿,還是在祭祀的明堂。五帝做出來的決策上配天,下順地,中得人。考慮一切生物,包括一切植物,均能得到聖王的關照,不偏不倚。聖德惠及,上至天上飛的,下至水中遊的,均能得到恩惠。陰陽調和,日月普照,四季分明,風調雨順,甘露降臨,五穀豐登,盜賊絕跡,妖孽隱蹤,民無疫病,河出圖,洛出書,神龍來賀,鳳凰翱翔,恩澤滿天下,靈光照四海。這是德配天地,以仁政治理國家才獲得的效果。
策書中講:“通於人事終始。”臣愚以為,以上古時的三王來舉例,臣聽說在三王世代,君臣均為賢者,他們的才能相輔相成,君臣齊心合力,安定天下,一切從人的需要出發。人沒有不想長壽的,三王保護人們不受傷害;人沒有不想富裕的,三王讓百姓發家致富;人沒有不想安全的,三王幫助民眾躲避危險;人沒有不想安逸的,三王讓民眾勞逸有度。三王製訂法令,按照人們的需求;使用民力,確定好完成時間,合理地調配人力。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原諒自己,也不苛求別人。自己厭惡的,絕不強加於人。百姓喜歡的,不強令禁止。因此天下百姓歌頌三王的治理,稱頌他們是德政,像父母一樣地禮敬他們,像流水一樣地順從他們。百姓和睦,國家安寧,官員們恪盡職守,這是重視人才,以德政治理國家,所獲得的治理效果。
策書中講:“直言極諫。”臣愚以為,五霸的大臣們做到了這一點。臣聽說五霸的才能不如大臣,因此將國家治理,交予大臣,國家的政事,由大臣們決定。大臣們輔佐五霸執政,嚴於律己不敢欺瞞國君,奉公守法不敢謀取私利,恪盡職守不敢有絲毫懈怠,遭遇危險不敢逃避責任,遇到賢者不敢妒賢忌能,接受俸祿不敢貪得無厭,五霸不以本身無能,安居尊位。擺正了君臣間的關係,可謂是各安其位。國家製定法律,不是為了對付百姓,使得民眾疲憊不堪,為的是興利除害,尊重國君,使百姓過上安寧的生活,防止政治混亂。國家設置賞賜,不是用來搜刮民脂民膏,隨意犒賞,為的是勸勉天下人盡忠盡孝,彰顯功績。功勞大的,賞賜就多,功勞小的,賞賜就少。這樣一來,彙聚到國家的財富,賞賜予有功人員,百姓也能夠理解,知道賞賜的作用,最終獲取的利益,還是會回到百姓身上。國家實施刑罰,不是為了泄私憤、濫施酷刑,為的是禁止不忠不孝的行為,危害國家的行為。罪惡大的,懲罰也重,罪惡小的,懲罰也輕。這樣一來,百姓即使受到懲罰,也會無怨無恨,知道有罪,應該受到懲罰,受罰是咎由自取。這樣立法,才是公正地實施法律。法律有錯誤的地方,則會及地糾正,不能讓它傷害到百姓;國君懲罰過重,則會及時修正,不能因為此,傷害到國家利益。彌補國君的過失,補救做錯的地方,彰顯國君的聖德,讚頌國君的勞苦,讓國君內無邪僻的行為,外無汙穢的名聲。幫助國君治理國家,敢於直言極諫。這也是五霸能夠匡正天下,威加諸侯,功成名就,聲名顯赫的原因。以聖君論之,應該首推五霸,自身不如賢臣,而賢臣的輔佐,彌補了國君的不足。現在陛下治理民眾,有無上的權威,有厚重的聖德,頒布詔令,令行禁止,超過五霸萬倍,而賜予愚臣的策書上講:“彌補朕的不足。”愚臣怎麼敢談論陛下的不足,或者是刻意來奉承陛下!
策書中講:“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寧。”愚臣試著以秦國為例,加以說明。臣聽說秦在兼並天下時,秦的國君不如三王,輔佐的大臣,也不能與三王的大臣相比,但取得的成就,卻不可小覷,為什麼?秦國的地利發揮了極大作用,秦國的山川利,財用足,民善戰。秦國麵對的六國,則是另外一種情況,國君不肖,群臣不能團結,民眾得不到正確使用。在當時,秦國越來越強大,國富民強,其它六國,卻是政治混亂,這樣才造就了秦國稱霸,秦國最終兼並六國,統一天下。在此後,秦國不能發揮三王的仁政,秦國的統治變得僵化,不斷地衰敗,皇帝信任不肖,重用佞臣;秦廷用度過於奢侈,窮奢極欲,濫用民力,賦斂沒有節製;始皇帝還認為自己是賢君,群臣因為恐懼,爭相諂諛,君王驕橫恣肆,罔顧天下,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為一時快意,皇帝濫施重賞,因為一時發怒,皇帝濫施酷刑,法令繁瑣,刑罰殘酷,草菅人命,到了二世皇帝,竟然可以隨意射殺行人;其慘無人道,令天下人寒心,不知何處可以安身保命。官吏奸邪,乘機枉法,濫施威風,獄吏斷案,掌握著生殺大權,將犯人的生死,視為草芥。上下均呈現出土崩瓦解之勢,地方官吏又各自為政。秦朝動亂時,官吏首先侵害的,是貧民百姓;接下來,即侵害到富人官吏;最終走向窮途末路,侵害的對象,則是皇室宗親。秦國上下,均處於危亡之中,內外交困,人心離散,爭相叛逃。陳勝振臂一呼,遂天下響應,皇室宗廟墜毀,嬴氏家族滅亡,為異姓人登上帝位鋪平道路。這是官吏們不能奉公執法,政治昏昧,百姓民不聊生帶來的惡果。現在陛下德配天地,恩澤施於萬民,掃蕩秦朝的弊政,清除秦朝的亂法;事必躬親,廢除苛政;排除幹擾,寬大愛人,慎用肉刑,犯罪不牽連家屬;不以言論誹謗治罪,廢除鑄錢法;打開關津,取消苻傳,通行無阻,不再猜忌諸侯王;禮敬長老,撫恤孤兒;判罪設定刑期,釋放後宮美人;賞賜禮敬孝悌,不向農民征收額外的賦稅;明確昭示將軍,愛護士卒、百姓;招賢納士,斥退奸人;廢除宮刑,禁止害民;不再騷擾百姓,讓列侯回到封國;皇上親自耕種籍田,節省用度,向百姓倡導勤儉節約。為天下人興利除害,皇帝親自做出表率,移風易俗,安撫海內百姓。像這樣的大功,有幾十個,均是曆代帝王難以做到的,而陛下身體力行,聖德純厚,百姓因此而獲益非淺。
策書中講:“經常糾正朕有不德的地方。”這一點,愚臣不敢當。
策書中講:“悉陳其誌,無有所隱。”愚臣以五帝的賢臣來舉例。臣聽說五帝的賢臣,才能不如五帝,五帝在很多政事上,須親力親為;三王與輔佐的大臣均為賢者,於是共同承擔責任;五霸的能力不如大臣,放手讓賢臣做主。這正是不棄賢臣,不廢明主,時代不同,建功立業的角色不一樣。《尚書》中講:“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待,明白這些道理,即是賢明天子。”講的就是這個意思。臣還聽說不能取勝,則換個地方;不能擺脫貧困,則換個職業。現在陛下以賢明聖德,才能不亞於五帝,登臨帝位已經十六年,百姓還沒有富裕,還有盜賊出沒,邊郡還沒有安定。之所以會這樣,有人說這是陛下沒有事必躬親,在等待大臣們發揮作用。現在朝中的大臣是從全國選拔上來的,他們沒有昭示陛下的聖德,朝中也沒有五帝時的大臣。有些政事陛下還沒有事必躬親,在等待賢能大臣出現,臣擔心陛下的聖德會因此而逐漸消磨。日損一日,年複一年,這樣做會延宕歲月,陛下的聖德不能施於天下,為萬世留下基業,愚臣不自量力,為陛下感到惋惜。昧死上書表達愚忠,臣的愚見僅供陛下參考。
當時賈誼已經去世,參加對策的有一百餘人,晁錯的對策得到很高評價,於是文帝任命晁錯為中大夫。
晁錯就削去諸侯國的封地,還有漢代法令、需要加以更改等問題提出諫言,寫下三十幾篇文章。文帝雖然沒有完全采納,但認為晁錯是一位人才。在當時,太子也很欣賞晁錯提出的建議,但爰盎等大臣討厭晁錯。
景帝繼位後,任命晁錯為內史。晁錯要求與景帝單獨談論朝政,景帝也同意。一時間,晁錯在朝中受到的重用,超過其他九卿。晁錯更改了很多先帝製定的法令。丞相申屠嘉內心不滿,但又無可奈何。內史府與太上皇廟,中間隔有一塊空地,內史府的大門朝向東,進出很不方便,晁錯於是向南,開了一個門,鑿通麵對太上皇廟的一堵圍牆。丞相申屠嘉大怒,想以此為理由,奏請皇帝殺掉晁錯。晁錯得知消息後,嚇得跑到景帝那裏,向景帝解釋。丞相申屠嘉就此事上奏,說晁錯擅自鑿通麵對太上皇祠廟的院牆,為自己打開方便之門,奏請將晁錯逮捕,下廷尉署問斬。景帝說:“那不是祖廟的院牆,中間還有一塊空地,不算違法。”丞相隻得認錯。下朝後,丞相惱怒地對丞相府長史說:“我應該先殺掉晁錯,再奏報皇上,現在先請示,誤了大事。”為此事,丞相此後得病去世,晁錯愈加受到景帝信任。
晁錯此後擔任禦史大夫,向皇帝陳述諸侯王犯下的罪行,奏請削去諸侯國的封地。上奏後,景帝詔令公卿、列侯、宗室討論,沒有人敢提出異議,隻有竇嬰提出不同意見,也因此與晁錯有了隔閡。晁錯更改了三十章朝廷法令,諸侯王嘩然。晁錯的父親在家鄉聽到晁錯在京師所做的事情,知道他已經得罪了諸侯王,從潁川郡趕來,對晁錯說:“皇上剛剛繼位,公為國家做事,侵害諸侯王的利益,離間劉氏骨肉,招致多方抱怨,公何苦要做這些事情!”晁錯說:“父親說得對。但不這樣做,天子得不到尊重,國家得不到安寧。”晁錯的父親說:“劉氏的天下安寧啦,晁氏的家族卻危險啦,我還是離開你,走吧!”遂離開長安,此後服毒藥自殺,臨死前說:“我不想看到大禍臨頭。”
十幾天後,吳楚七國以誅殺晁錯為名,先後造反。景帝和晁錯商量出兵平叛的事情,晁錯提出,景帝親自率領漢軍平叛,自己留在長安城固守。恰好竇嬰推薦爰盎,景帝下詔接見爰盎,景帝正在與晁錯商量調運軍糧的事情。景帝問爰盎:“君曾經擔任過吳國相,知道吳國大臣田祿伯這個人嗎?現在吳國造反,你怎麼看待此事?”爰盎回答:“不用擔心,漢軍肯定可以取勝。”景帝問:“吳王利用銅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騙天下豪傑,年齡已經花甲,還要起兵造反,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他怎麼敢這樣做?怎麼能說不用擔心呢?”爰盎回答:“吳國是有鑄錢、煮鹽的收益,但怎麼可能得到天下豪傑的響應!吳國曾經有過的豪傑,如果是為義來輔佐吳王的,他們絕不會跟隨吳王造反。跟隨吳王造反的,都是一些無賴子弟,還有亡命天涯盜鑄銅錢的奸人,他們因此才會與吳王臭味相投。”晁錯說:“爰盎說得對。”景帝又問:“你有平叛的良策嗎?”爰盎回答:“請摒退左右人。”景帝讓左右人都退下,隻有晁錯在。爰盎說:“臣所講的,大臣也不能聽。”讓晁錯也退下。晁錯隻好退到東廂房,心中很惱火。景帝接著問爰盎,爰盎回答:“吳楚相互間傳遞書信,都說是高皇帝分封了子弟,作為諸侯王,他們應該擁有封國。現在賊臣晁錯擅自貶謫諸侯王,削奪他們的封地,他們才起來造反。他們提出的口號,就是要誅殺晁錯,恢複原來的封地。現在看來,隻有殺掉晁錯,派出使臣赦免吳楚七國,恢複他們的封地,才能夠兵不血刃,平息叛亂。”景帝沉默良久,然後說:“如果真的是這樣,我犧牲一個晁錯,來換取天下安寧。”爰盎說:“這是我不成熟的看法,請陛下深思熟慮。”景帝於是拜爰盎為太常,秘密整裝,前往出使吳國。
又過了十幾天,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張敺一起彈劾晁錯,說:“吳王叛逆無道,欲危害宗廟,天下人都要求殺了晁錯,而今禦史大夫晁錯又提出奏議:‘漢軍數百萬,交予群臣,難以信任,陛下不如親自率領漢軍出征,讓晁錯留守在長安。徐縣、僮縣附近吳軍沒有占領的地方,可以先讓給吳軍。’晁錯辜負了陛下對他的信任,妄圖離間群臣百姓,還想把朝廷的城邑拱手讓給吳軍,毫無臣子應該堅守的氣節,大逆不道。應當腰斬晁錯,父母妻子兄弟無論長幼,都一律殺頭示眾。臣奏請皇上批準。”景帝詔命:“可以。”晁錯還渾然不知。景帝讓中尉去召晁錯,晁錯穿著上朝的衣服,坐著上朝的馬車,被拉到集市熱鬧的地方,遭受腰斬。
晁錯死後,謁者仆射鄧公擔任校尉,作為漢軍將領率領漢軍反擊吳楚叛軍。從前線回來,上書報告前方的軍情,謁見景帝。景帝問:“你從前線回來,聽說晁錯被殺,吳楚有罷兵的跡象嗎?”鄧公說:“吳王為造反,準備了幾十年。現在以削地為名造反,以誅殺晁錯為由頭,其真實想法當然不是為了殺晁錯。臣擔心天下的賢士,以後不敢再向皇上獻上忠言。”景帝問:“為什麼?”鄧公說:“晁錯擔心諸侯王太強大,無法控製,因此奏請削藩,讓天下共同維護朝廷的權威,這是萬世的利益。計劃剛剛開始,竟然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對內堵住了忠臣的嘴,對外為謀反的諸侯王報了仇,臣真的覺得陛下這樣做不值。”景帝長歎一口氣,說:“公說得對,我也是追悔莫及。”景帝拜鄧公為城陽國中尉。
鄧公,是成固縣人,足智多謀。武帝建元年間(公元前140-前135年),武帝征召賢良,公卿們推薦鄧公。鄧公在此前已經免職在家,從家中被啟用,擔任九卿。一年後,有病再次免職回家。兒子鄧章因為研究黃老學說,在讀書人中享有盛名。
讚辭如下:爰盎雖然讀書不多,但善於領會書本中的知識,內心還是善良的,為人慷慨。遇到孝文帝剛剛登基,個人的才能得到發揮。時過境遷,在吳楚叛亂時,發表意見,卻為景帝出了一個壞主意,自己也在此後身遭不測。晁錯銳意進取,善於思考,為國家盡忠,忘記了自身會因此而受到傷害。晁錯的父親看到情況危險,以自盡來反對兒子的改革,對時勢並沒有幫助,不如當年趙括的母親善於諫言,還保全了整個家族。可悲可歎!晁錯沒有善終,但世人都讚賞晁錯的忠心。因此,將晁錯生前的論著收錄進他的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