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傳第三十一(1 / 3)

《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1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start_container_index\":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quote_content\":\"《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start_container_index\":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quote_content\":\"《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start_container_index\":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quote_content\":\"《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start_container_index\":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quote_content\":\"《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卷六十一張騫李廣利傳第三十一

張騫,漢中郡人,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在朝中擔任郎官。當時投降漢朝的匈奴人說:此前匈奴打敗了月氏王,砍下月氏王的頭顱,當作飲器,月氏族遂遠遁而去,對匈奴人,他們痛恨至極,隻是苦於沒有人能與他們聯合起來,向匈奴人複仇。漢朝正要打擊匈奴,聽到這樣的消息,即想與月氏族互通使節,但途中一定要經過匈奴的領地。朝廷於是招募使者,張騫以郎官身份應征,出使大月氏,出使的隊伍中有堂邑氏的家奴甘父,出使人馬從隴西郡出發。途經匈奴,被匈奴截獲,押解至單於王庭。軍臣單於說:“月氏在我的北邊,漢朝派出使者,要通使月氏,怎麼可以不經過我的允許,就穿越我的領地?如果我要出使越國,漢朝允許我通過嗎?”於是將張騫等人扣押在匈奴,張騫在匈奴滯留長達十幾年,匈奴人還為張騫找了一位匈奴女人做妻子,生下兒子,然而張騫自始至終保存著漢朝出使的符節,不敢丟失。

張騫住在匈奴西部,一次乘著機會,率領部下向月氏方向逃去,向西走了幾十天,到達大宛。大宛人早就聽說過漢朝富有,想與漢朝通商,卻一直找不到機會,看到張騫後,非常高興,問張騫想到那裏去。張騫說:“我為漢朝出使大月氏,途中被匈奴人攔住扣押,這次逃了出來,請大王派人為我做向導,送我到大月氏去。找到月氏國,返回漢朝,漢朝將會重重地酬謝大王,饋贈的財物將會難以計數。”大宛人相信了張騫的話,派人護送張騫,還有譯員作為向導,此後他們來到康居國,康居國人又派人將張騫送往大月氏。大月氏王此前被匈奴人殺害,大月氏人現在已經立了他們的王後做月氏王,而且占領了大夏國,統治著大夏人,大夏國土地肥沃,又沒有兵戈戰爭,月氏人早就陶醉在安樂的生活中,又想到漢朝距離此地如此遙遠,為月氏王報仇的雄心早就已經消磨殆盡。張騫從月氏國故地來到大夏國,竟然得不到月氏人的肯定答複。

張騫在月氏國前後逗留一年多,不得不從原路返回,在返回的途中,沿著喀喇昆侖山南道走,想從羌人居住的地域穿過,返回漢朝,結果被匈奴人再次截獲。在匈奴又滯留一年多,直到軍臣單於去世,國內發生動亂,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張騫乘著機會與匈奴妻子以及堂邑父逃回漢朝。武帝任命張騫為太中大夫,任命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為人堅強而有毅力,性情豪放,待人真誠,匈奴人很喜歡張騫的性格。堂邑父原來也是匈奴人,善於射箭,在途中遇到饑困時,堂邑父常會射殺禽獸,用來補充食物。在當初,同張騫一起出使的有一百餘人,前後十三年,最終返回漢朝的,隻剩下兩人。

張騫此次出使,抵達的國家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據傳聞,旁邊還有五六個大國,張騫返回後,向武帝描述此次出使的經過,沿途的情況、地形,以及物產(詳情記載在《西域傳》中)。

張騫說:“臣在大夏國時,看到有來自邛地的竹杖、蜀郡的布匹,問它們怎麼會來到這裏,大夏國人說:‘我國商人從身毒國買來。身毒國在大夏國的東南,有數千裏遠。其國人世代居住在那裏,風俗與大夏國相近,天氣潮濕炎熱。民眾騎乘大象作戰。國家靠近大海。’臣張騫估計,大夏國距離漢朝有一萬二千裏,位置在西南方。而身毒國又在大夏國的東南方數千裏,那裏有蜀郡出產的物品,那麼身毒國距離蜀郡應該不會太遠。現在派出使臣出使大夏國,要從羌人的領地穿過,有危險,羌人對待漢人並不友好;如果向北走,則是匈奴人的領地;假若從蜀郡出發,應該有道路可以通往身毒國,還沒有敵寇襲擾的危險。”武帝聽了張騫的介紹,知道有大宛國、大夏國、安息國這些西域國家,而且都是大國,物產豐富,又世代居住在西域,與中國人習俗相近,軍隊的戰鬥力很弱,他們羨慕漢朝的物產;北邊國家有大月氏、康居國,軍隊的戰鬥力較強,可以用財物去籠絡他們,誘使他們前來漢朝進貢。而後再以道義相誘導,讓他們成為漢朝的屬國,這樣漢朝即可以拓地萬裏,雖然要通過多重翻譯,風俗迥異,漢朝的威望也將會影響至四海。武帝聽了張騫的鼓吹後,異常興奮,認為張騫說得對。於是詔令蜀郡、犍為郡派出使者,分四路同時出發:一路從駹地出發,一路從莋地出發,一路從徙地、邛地出發,一路從僰地出發,出發後向前行進一二千裏,在北邊被氐族和莋地的夷族阻攔,南邊在巂(xī)地、昆明遭到蠻夷的阻攔。昆明的蠻夷沒有部族君長,慣於搶劫,在途中殺害了漢朝派出的使者,漢朝的使者終於沒有能夠走出去。武帝又聽說在昆明西部一千餘裏的地方,還有一個乘象國,叫做滇越國,蜀郡的商人帶著貨物到過那裏,於是朝廷為了尋找通往大夏國的道路,開始與滇越國交往。此前,漢朝為了開辟通向西南夷的通道,已經花費了大量的財物,最後工程不得不停下來。這次張騫又提出,重新開鑿這條通道,通往大夏國,於是通往西南夷的通道又恢複開鑿。

張騫以校尉身份跟隨大將軍抗擊匈奴,因為張騫在匈奴呆過很多年,知道水草的分布地域,大軍在征戰中沒有遇到過很大困難,武帝封張騫為博望侯。這一年是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張騫擔任衛尉,與李廣一起從右北平郡出發,抗擊匈奴。匈奴包圍了李將軍的部隊,損失很大,張騫由於延誤了會合時間,按照法律當斬,花錢後被貶為庶人。這一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在西部大破匈奴,殺傷匈奴數萬人,一直打到祁連山下。武帝元狩二年秋天,渾邪王率領部眾投降漢朝,從此後從金城郡、河西走廊直到南山、鹽澤一帶,匈奴絕跡。雖然匈奴的偵探偶爾還會出現一下,但是已經很少。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軍將匈奴一直驅趕至大漠的北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