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三王,代孝二梁,懷王夭折,孝王受寵。內為兄弟,外阻吳楚,怙恃寵愛,驕矜武功,僭越製度,無視朝廷,皇權衝突,禍殃顯露。景帝愛憐,封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絕嗣。《文三王傳》為第十七傳。
賈生有才,弱冠登朝。文帝賞識,屢上奏章,暴秦告誡,三代是因。建設藩國,強本固根,吳楚合縱,頼誼之功。《賈誼傳》為第十八傳。
爰盎慷慨,諫言廷辯,攬轡正席,分析利害。晁錯英才,智小謀大,禍福轉換,倏忽迅疾,謀定國事,慘遭腰斬。《爰盎晁錯傳》為第十九傳。
釋之廷尉,掌管刑獄,持法公正,百姓稱平。馮唐直言,魏尚獲赦,文帝納諫,明主善斷。汲黯剛直,義形於色,下折淮南,上正武帝。鄭公薦賢,於茲為德。《張馮汲鄭傳》為第二十傳。
榮辱有加,掌控時機,忠言諫上,惟德堪任。依頼忠正,君王采之。《賈鄒枚路傳》為第二十一傳。
竇嬰外戚,沾沾自喜,崇尚義氣,愛慕名聲。灌夫武夫,驕矜好勇。田蚡恃寵,有德有凶,纖細過節,終致禍殃。安國墜車,王恢用兵,天命悲催,人咎難辭。《竇田灌韓傳》為第二十二傳。
景帝有子,封王十三,文帝餘慶,得以子藩。魯恭館室,江都輕薄;趙敬邪惡,中山酗酒;長沙寂寞,廣川無聲;膠東不信,常山驕橫。四國絕祀,河間賢明,修訂禮樂,漢室俊英。《景十三王傳》為第二十三傳。
李廣恭敬,獲取士心,控弦貫石,威動北狄,征戰七十,終死於軍。李敢憤怒,怨恨衛青,將帥齟齬,死於非命。李陵勇武,遠征匈奴,一念之差,辱沒祖宗。蘇武守節,不辱使命。《李廣蘇建傳》為第二十四傳。
衛青威武,上將元首。征伐獫允,恢複朔方。七征七勝,戰車馳騁,合圍單於,北登闐顏。驃騎冠軍,飆如疾風,迅如閃電,六次長驅,電擊雷霆,飲馬瀚海,封狼居山,西窺大河,列郡祁連。《衛青霍去病傳》為第二十五傳。
儒學宗師,首推仲舒,諸侯國相,修身治國,辭官家居,收徒講學,論道著書,皆有明法。朝廷垂詢,漢代大儒。《董仲舒傳》為第二十六傳。
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寓言淫麗,托諷始終,多識博物,廣采博收,文采華美,賦頌為宗。《司馬相如傳》為第二十七傳。
公孫弘相,明察博聞,垂暮老人,再入金門,既登爵位,祿賜賢士,布衾疏食,用儉飭身。卜式耕牧,堪明其誌,聖君感悟,授爵授職。倪寬勤勉,束發修學,位列名臣,輔佐從政。《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為第二十八傳。
張湯顯貴,盡職盡責,獻媚天子,宵旰忘食,既受寵幸,終遭陷害。安世溫良,蒙受恩典,子孫奉職,皇恩優渥。《張湯傳》為第二十九傳。
杜周判案,唯上深淺,巧取豪奪,幸而免禍。延年寬和,列於名臣。杜欽設謀,弘論有宜。《杜周傳》為第三十傳。
張騫持節,鑿通西域;貳師秉鉞,身死匈奴。張騫封侯,貳師遭禍。《張騫李廣利傳》為第三十一傳。
嗚呼史遷,蒙受腐刑!幽而發憤,乃思乃精,錯綜群言,古今為經,總成一家,史學為宗。《司馬遷傳》為第三十二傳。
武帝六子,昭、齊無嗣。燕刺謀逆,廣陵詛咒。昌邑短命,劉賀失據。戾園太子,遭巫不幸,宣帝曾孫,繼承大統。《武五子傳》為第三十三傳。
武帝威武,開疆拓土,文武煥然,四夷降服。嚴助、主父、淮南劉安,數子行為,皆有德行,不忠其身,善謀於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為第三十四傳。
東方善辭,詼諧倡優,譏諷上林,攔阻董偃,諫諍奢華,懷肉汙殿,行為放縱,逢時不遇。《東方朔傳》為第三十五傳。
公孫內寵,屈氂王子。千秋申冤,宜春舊仕。敞、義附霍,無益朝政。鄭弘惟政,萬年容己。陳鹹拒誨,孰為不子?《公孫劉田楊王蔡陳鄭傳》為第三十六傳。
王孫裸葬,胡建斬將。朱雲訐禹,梅福刺鳳,堪為狂狷,雲敞中庸。《楊胡朱梅雲傳》為第三十七傳。
霍光輔政,受命武皇,昭帝短壽,再立新皇。昌邑不堪,宣帝即位,安定社稷,權比阿衡。懷祿恃寵,漸顯不祥,陰妻叛逆,霍氏遭殃。秺侯狄人,謙恭忠信,累世載德,福及子孫。《霍光金日磾傳》為第三十八傳。
兵家謀略,惟在不戰。充國威武,立功立論,屯田妙策,宣帝采信。武賢父子,虎臣之俊。《趙充國辛慶忌傳》為第三十九傳。
義陽樓蘭,常惠昆彌,鄭吉日逐,義成郅支。陳湯散漫,遭人毀謗;會宗勤事,西域豪俊。《傅常鄭甘陳段傳》為第四十傳。
不疑機敏,應變有節,辭霍婚姻,逡巡歸隱。疏廣善終,散金娛老。定國福祚,受教父考。廣德、當、宣,近於知恥。《雋疏於薛平彭傳》為第四十一傳。
四皓遁秦,古之逸民,不屈不撓,嚴平、鄭真。吉困劉賀,不受汙染;貢禹年老,惟德做官。龔舍正身,龔勝善道;郭欽、蔣詡,避世修好。《王貢兩龔鮑傳》為第四十二傳。
韋賢肅靜,聞《詩》聞《禮》。玄成退讓,繼任丞相。漢之宗廟,叔孫定製,孝元改革,儒生變度。國家文獻,記載其事。《韋賢傳》為第四十三傳。
魏相師法,君主權威,朝綱獨攬,大臣輔弼。丙吉謙遜,不伐其功,襟懷弘大,心地光明。衷心可嘉,苗裔餘慶。《魏相丙吉傳》為第四十四傳。
占卜往來,幽讚神明,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學微術淺,或見仿佛,或見缺疑,違眾忤逆,淺為疑慮,深為世害。《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為第四十五傳。
廣漢尹京,至為聰明;延壽作翊,甚為和平。自矜功勞,冒犯聖皇,終於受困,慘遭極刑。翁歸扶風,亦有政聲,宣帝褒揚,留有美名。張敞執政,章法有序,借助經文,輔助行政;王尊勇武,國家良臣;王章執拗,死於非罪,妻子牽連,士民哀歎。《趙尹韓張兩王傳》為第四十六傳。
寬饒正色,國之司直。諸葛剛直,劉輔直諫。皆為狂狷,不足為訓。鄭崇諫諍,毋將守節。孫寶抗辯,何並立誌。《蓋諸葛劉鄭毋將孫何傳》為第四十七傳。
長倩鴻儒,霍光不舉,宣帝提拔,元帝作輔,謀慮不周,受謗石、許。《蕭望之傳》為第四十八傳。
子明威風,發跡西域,敢於禦侮,後代良臣。《馮奉世傳》為第四十九傳。
宣帝四子,淮陽聰敏,舅氏張博,實為諂佞,妄聽胡言,幾陷大罪。楚孝惡疾,東平失宄,中山短壽,母歸戎裏。元帝二王,孫子繼承,昭穆不序,帝位重登。《宣元六王傳》為第五十傳。
匡衡崇儒,研讀古文,民所瞻仰,困於二司。張禹貨殖,朱雲出醜。博山謹慎,附莽獲疚。《匡張孔馬傳》為第五十一傳。
王商篤實,不屈不撓,多次遭貶,率被廢黜。史丹殷勤,輔導儲君,既忠且謀,享茲舊勳。傅喜守正,得以免禍。《王商、史丹、傅喜傳》為第五十二傳。
薛宣文法,朱博武略,政事之材,道德淺薄,位過堪任,鮮終其祿。名過其實,終遭敗亡。《薛宣朱博傳》為第五十三傳。
高陵儒宗,任刑養威,用時合宜,才資堪用。翟義奮勇,如虎如豺,進不跬步,家族禍敗。《翟方進傳》為第五十四傳。
劉氏衰微,朝政或缺,災害頻發,日食顯禍。穀永陳咎,戒在三七。杜鄴諫言,指責丁、傅,附會外戚,略知占卜。《穀永杜鄴傳》為第五十五傳。
哀帝、平帝,丁、傅、莽、賢。武、嘉憂傷,終亡其身。師丹遭廢,鹹列忠臣。《何武王嘉師丹傳》為第五十六傳。
知識淵博!文章華彩。初擬相如,獻賦黃門,輟而深思,草《法》撰《玄》,斟酌《六經》,仿效《易》《論》。潛於著述,篇章等身。《揚雄傳》為第五十七傳。
殘暴亡秦,滅我聖文,漢存其業,六經始分。是綜是理,是綱是紀,師徒宗派,各有著述。《儒林傳》為第五十八傳。
毀之譽之,政事可循。黎民百姓,良吏教化。淑人君子,時同功異。身逝遺愛,民有餘思。《循吏傳》為第五十九傳。
上行下效,奸宄不勝,苛政恣肆,刑罰用盡。強橫暴虐,聚斂剝削。報虐以威,禍殃終凶。《酷吏傳》為第六十傳。
士、農、工、商。各有專業,貴不奢靡,細不匱乏,世無貧困,遵王守法。靡法靡度,民肆欺詐,兼並上下,過於奢侈。侯服玉食,傷風敗俗。《貨殖傳》為第六十一傳。
建立國家,法有製度,家不藏甲,國不專殺。何況平民,作威作福,如不匡正,禮法何顧!《遊俠傳》為第六十二傳。
彼何人耶,竊此富貴!損害高明,警戒後世。《佞幸傳》為第六十三傳。
《尚書·舜典》,戎狄亂華;周宣驅趕,《風》、《雅》記載。幽王昏昧,寵幸褒姒,戎敗驪山,遂失豐鄗。大漢初定,匈奴逞強,困我平城,寇略邊疆。至於孝武,雷霆震怒,王師出征,收回朔方。宣帝繼承,恩威並施,匈奴降服,五世來朝。王莽篡權,顛覆聖朝,祥錄變遷,為世典籍。《匈奴傳》為第六十四傳。
西南外夷,種別殊域。南粵尉佗,自王番禹。蠻夷外域,閩越、東甌。荒蠻朝鮮,燕地遠狄。漢興懷柔,與爾剖符。皆恃其阻,乍服乍叛,孝武征討,誅滅海隅。《西南夷兩越朝鮮傳》為第六十五傳。
西戎即服,夏後德教。周穆示兵,荒服不征。漢武勞神,圖遠討伐。王師征旅,懲罰大宛。漢室公主,下嫁烏孫,使命乃通,條支海濱。昭、宣繼承,都護設立,總督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盡其職。《西域傳》為第六十六傳。
禍福相倚,形於外戚。呂雉高後,家族傾覆。薄姬夢龍,產下文帝。竇後違意,遽為皇後。王氏卑微,武帝作嗣。子夫既興,衛氏不終。鉤弋憂傷,昭帝繼承。上官幼尊,父輩遭殃。史娣、王悼,身遇不祥,宣帝享國,二族後光。哀後產元,夭而不遂。邛成帝後,履尊三世。飛燕入宮,禍成其妹。丁、傅僭位,自求凶頑。中山無辜,乃喪馮、衛。惠張、景薄,武陳、宣霍,成許、哀傅,平王之作,事雖歆羨,非天所祐。怨咎在茲,如何不謹!《外戚傳》為第六十七傳。
元後母娠,夢月入懷。成帝安逸,委政於舅。王鳳作威,誅殺宰卿。王商權盛,敢借明光。王根氣傲,僭越宮館。王莽過分,篡漢終亡。《元後傳》為第六十八傳。
王莽賊臣,罪惡昭彰,行驕夏桀,虐烈商紂。偽考黃、虞,謬稱典文,眾怨神怒,惡貫滿盈。百王之極,究其奸昏。《王莽傳》為第六十九傳。
著《漢書》,敘帝皇,列官職,建侯王。序天地,統陰陽,闡元極,析三光。分州域,物疆土,窮人理,核萬方。緯《六經》,綴道綱,總百氏,讚篇章。含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明學林。《敘傳》為第七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