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還是薑嬈從薑延那裏聽來的。

那時的薑嬈還是個十歲的孩子,而薑延之所以會將這件事講給薑嬈聽,也隻是因為穆珩是穆珹的親弟弟。

隻不過他們誰都沒想到,後來薑嬈會嫁給穆珩。

“後來先帝立了當今皇上為太子,你爹這個伴讀自然也就跟著水漲船高,等到當今皇上登基,你父親更是受了不少人的追捧,但即便是如此,他從未放棄過習武讀書,這都是因為他向來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又應該為想要的東西付出什麼。”

圓姐兒還是不怎麼明白,但她已經開始隨著薑嬈的講述思考起來了。

“身為勳貴子弟,你父親不能襲爵,又無法上戰場立功,所以他另辟蹊徑走上了科舉之路。”

穆珩這個侯府子弟卻參加科舉,這在當初惹來了不少人議論。

大安朝倒也沒有勳貴子弟就不能參加科舉的規矩,但細數京城的勳貴子弟,誰不是到了年紀就在長輩的安排下求個差事,又哪裏需要通過科舉來搏一條出路?

要知道,就算中了狀元也不過是從六品官做起,若是不得皇帝另眼相看,說不得要在翰林院坐冷板凳,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頭。

穆珩行此舉,在京城的勳貴子弟之中,可不就是個異類麼?

但就是這個異類,用最快的速度過了童試和院試,又在三年前的秋闈之中取得了舉人的功名,若不是兩年前穆珩在春闈前幾日生了場病,生生錯過了春闈,說不定現在都已經是進士了。

“你父親為科舉付出這麼多,按著你所說,他又在明年的春闈之中高中,於殿前被當今皇上點為探花且深受重用,他好不容易要出頭了,又豈會被旁人阻了前麵的路?”

“要知道,在咱們大安朝,尚公主就意味著隻能領個閑職悠閑度日,雖再不用為生計發愁,但一輩子也可以說是一眼看到頭了,對於你父親來說,他躲著安陽長公主都來不及,又豈會因為安陽長公主而殺妻?”

所以薑嬈才說,安陽長公主對於穆珩來說,絕不是什麼高枝。

沒見京城高門之中,但凡是有出息些的子弟都自覺與公主保持距離嗎,怕的就是被公主看上了求皇帝賜婚啊!

皇帝的女兒是不愁嫁,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想娶就是了。

圓姐兒聽得眼睛越來越亮。

這些,侯府裏的人也許不懂,也許是懂卻故意不與她說,叫圓姐兒對於穆珩想要尚公主攀高枝這一說法深信不疑。

可穆珩畢竟是圓姐兒的父親,是她小的時候無比崇拜的父親,誰願意接受自己的父親竟是殺母仇人這樣慘痛的事實呢?

這件事,其實一直都堵在圓姐兒的胸口,讓她心裏始終無法放鬆。

現在,薑嬈把這些細細掰開了揉碎了說與她聽,不用任何的勸說就讓圓姐兒自然而然的改變了想法,也讓她放下了一直以來壓在心頭的那塊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