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永遠準備承認自己的錯誤。堅持錯誤是容易引起爭論的原因之一。隻要有一方在發現自己的錯誤時,立即加以承認,那麼,任何爭論都容易解決,而大家在一起互相討論,也將是一樁非常愉快的事情。在交往中,我們不能對別人要求太高,但卻不妨以身作則,發現自己有錯誤的時候,就立刻坦然地加以承認。這種行為和風度,不但給予別人很好的印象,而且還會把談話與討論帶著向前跨進一大步,使雙方都在一種愉快的心情之中交換意見與研究問題。
(5)不要直接指出別人的錯誤。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如果不去把別人的錯誤指出來,很容易使交談變成一種虛偽做作的行為。意見的討論、思想的交流,都成為根本沒有必要的行為。
事實上,指出別人的錯誤也的確是一件困難的事,不但會打擊對方的自尊和自信,而且還會妨礙交談的進行,影響雙方的友情。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兩全之道呢?
重點是不必直接指出對方的錯誤,但卻要設法使對方發現自己的錯誤。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交談的時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時刻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平靜的情緒,許多人都有感情用事的時候。即使那些自己很願意跟別人心平氣和地討論問題的人,有時也不免受自己的情緒支配,在自己的思考與推論中,摻進一些激動情緒的成分。如果把這些成分直截了當地指出來,往往會使對方的思想一時轉不過來,或是情緒上受到影響,感到懊惱異常。或者引起他的惡意反攻,或者使他盡力維護自己的弱點,這都是對交談的進行十分不利的。
但如果在發現對方推論錯誤的時候,你就需要將交談的速度放慢,用一種商討的溫和的語調陳述自己的看法,使對方能夠自己發現你的推論更有道理。在這種情形下,也就比較容易改變對方的看法。
一個人有時候免不了會看錯事情、想錯事情,假使他們能夠自己發覺錯誤所在,他們就會自動地加以糾正。但是如果被人不客氣地當眾指出來,他們就要盡力去掩飾、盡力去否認,甚至盡力去爭執,因此為了避免使他們情緒激動,我們就不能直接批評他的錯誤,不要逼他當著眾人的麵失去自尊。有的人一看到別人犯了一點錯誤,就要把它死叮住不放,還加以宣揚,自鳴得意地讓對方為難,這是一種幼稚的衝動,是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不是一種對人友好,與人為善的做法。
(6)莫求一次製勝。我們要改變一個人的看法和主張,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所以我們不但不要急著去使別人接受我們的意見,反而更要爭取長期和別人互相交談的機會,讓我們從心平氣和的討論中,逐漸把正確的真理,傳播到朋友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