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離殤 一(1 / 2)

李忠卿從小就是喜怒不形於色的性子,別人都覺得他終日神情嚴肅,不見笑顏,小小年紀就讓人望而生畏。實際上那是李忠卿身上與生俱來的一種氣勢。他長大後,這氣勢也並未變得柔和。當他端肅望著人的時候,簡直讓人兩股戰戰,毛骨悚然。蘇雪樓在背後偷偷說他是一副晚娘臉,成天不知道在想什麼——隻是從不敢當麵講。而李忠卿的下屬也被他調教得令行禁止,無敢不從。這麼多年也隻有史無名能在他麵前無所顧忌,而且屢屢撚虎須還能夠全身而退。

這也許是因為他倆從小一起長大的緣故。雖然兩個人相差了兩歲——史無名還是年長的那個,但是從來都是李忠卿管著史無名。有時候史無名怵他,簡直甚於怕先生——先生要考校他的東西他都會,所以並不會怕。而李忠卿不會考校史無名,也不會朝他大吼大叫,他隻會表情嚴肅地盯著史無名,一直跟著一直盯著,直到史無名不得不在心中檢討自己又幹了什麼要被李忠卿死盯不放的事情。而且那時候的李忠卿天天跟在史無名的屁股後麵轉,史無名想開點小差或者幹點壞事他都知道。

家鄉同齡的孩子都會用一種小兔子一樣綿軟又驚恐的眼神看著李忠卿,盡管他們年紀都差不多。而史無名的性格非常溫軟迷糊,如果沒有李忠卿看著,估計他會受欺負——這是從李忠卿的角度看,畢竟小孩子是典型的欺軟怕硬的生物。但是實際上,史無名很招小孩子喜歡,如果不是李忠卿在旁邊嗖嗖地放冷氣,估計那些小孩子都會黏到他身上不肯下來——這點從李忠卿的弟弟李忠臣和蘇雪樓的妹妹蘇雪瑩對史無名的態度可見一斑。

兩個人分開最久的一次大概是史無名上京趕考,臨別時兩個人還鬧了別扭,這讓史無名的離開更像是落荒而逃。而在他離開後,李忠卿更努力地練習武藝,很快也來到京城並打算參加武舉。

李忠卿永遠忘不了他們在京城初見的情景。那場麵讓他非常惱怒——因為不知為何,史無名見了李忠卿第一反應是扭頭就跑,導致李忠卿那段時間身上散發的寒氣非常重,靠近他就宛如進入了寒冬臘月,讓所有想和他打交道的人都退避三舍。

史無名當然知道他不高興,可是不高興也得跑啊,因為他當時的狀態實在不適合遇到熟人,尤其是李忠卿。他無比慶幸當時自己和李忠卿離得遠,根本看不清眉眼。可是即使這樣,史無名還是一眼就把李忠卿認了出來,這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默契!同理可證,李忠卿也應該能認出他的,但是好在史無名穿的是一套女裝——準確地說,他扮成了一個女子,這種可能成為他一生黑曆史的樣子其實挺迷惑人的,至少當初蘇雪樓都愣了愣,李忠卿未必一眼就能認得出(事實上最後還是認出來了)。但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史無名還是跑了。

史無名擋著臉一口氣跑回了蘇府,累得氣喘籲籲,匆匆忙忙洗去了臉上的妝容,他把身上的衣物脫下後團成一團,扔到床底下,好像這樣就能當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隨後他又灌了兩大杯茶,想想剛剛發生的事情依然心有餘悸,自己能夠成功甩開李忠卿,完全是因為李忠卿對這裏的道路和地形尚不熟悉,下一次可就不一定有這種好運氣了!

擺脫了眼前的麻煩後,擔憂便湧上史無名的心頭,李忠卿為什麼來了京師?是因為自己來了這裏嗎?他是來考武舉的嗎?幼年時曾聽李家的長輩訓示過,李家的子孫要離京師遠遠的,離官場遠遠的。史家雖然沒有要求子孫不涉官場,但是也沒有別人家那麼熱衷。在年長之後他終於得知原委的時候,他也曾經為自己和李忠卿之間的關係感到尷尬,這也是他遠遠地躲到了京城來科考的其中一個原因。而另外一個原因大概是不甘心吧,永遠躲在家鄉的那一方土地,自己學過那麼多的知識、讀了那麼多的書難道真的不能有用武之地嗎?少年意氣之下,他還是決定參加科考。隻是到了京師才發現,這裏的一切都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如今還真的是有些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