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死事件(3 / 3)

周時好話音剛落,始終沉默不言的駱辛,霍地從椅子上站起身來……

“你有話要說?”周時好見狀,一臉疑惑地問。

“如果肖倩的死是源於‘偷情視頻’事件,那麼和她一起製作視頻的那個家夥,會不會是下一個被報複的目標?”駱辛語氣淡淡地說,“我去會會他。”

與此同時,方齡、苗苗和張川的三人辦案小組,也在開會。

為了方便案情分析,方齡特意讓苗苗弄了塊白板擺到辦公桌旁。此時,白板上貼著駱辛母親鄭文惠的照片,照片下麵則列著幾項辦案要點。

方齡站在辦公桌外側,身子隨意地靠在桌邊,用手指點著白板,逐條展開說道:“‘鄭文惠案’,時間跨度超過十年,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取證方麵已經相當困難了。我覺得,索性咱們暫時就不考慮證據層麵的問題,先把動機搞清楚。所以,第一點,咱們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全麵挖掘、研究鄭文惠的背景信息以及人生經曆,從而找出有可能導致她被殺的因素。

“第二點,對鄭文惠的社會關係深入開展走訪摸排,搞清楚鄭文惠消失的時間點和消失前的行動軌跡,盡可能地精確案發時間。

“第三點,尋找作案凶器,以及第一作案現場。如果作案現場和案發時間都能夠確認,會對我們劃定嫌疑人範圍和尋找物證起到很大幫助。

“第四點,是關於鄭文惠丈夫駱浩東的嫌疑問題。難點是他已經去世,案發時間又過於久遠,通過他本身遺留的痕跡追查線索基本不可能,隻能多詢問他身邊親近的人,來尋找有可能的殺人動機。關於這一點,我覺得咱們不妨使用一下反常規的手段,提前預設出幾種殺人動機,然後逐條去調查排除。比如,家庭關係長期不和睦導致的衝動犯罪,或是夫妻雙方有人出軌導致的報複殺人,又或者是家庭暴力導致的過失殺人,等等。當然,除了駱浩東,咱們也不排除任何別的可能性,案子不破,任何人都有嫌疑。

“第五點,關於那枚在拋屍旅行箱中找到的‘刻有櫻花圖案的女士裝飾扣’,說實話,我也沒什麼頭緒,它是屬於被害人,還是來自凶手,都不好說,所以咱們在走訪調查中要留意詢問一下,是否有人見過這枚扣子。”

方齡掛職前任公安部刑偵局犯罪對策研究處副主任,乍一聽似乎是那種坐辦公室的官老爺,包括周時好在內的支隊裏的一些人也是這麼認為的。但其實,在這個部門工作的警官,需要常年下基層搞調研,並且經常應邀加入公安部派遣的專案組,支援地方辦案。所以,方齡並不缺乏一線辦案的經曆和經驗,接手“鄭文惠案”後短時間內,便能梳理出上麵幾個要點,足見其辦案思路和邏輯是非常清晰的。

“我覺得您說得特別對路,但隻有咱仨辦案,人手也太少了吧?”吐槽的是苗苗,隊裏的行政內勤民警。自打方齡來隊裏之後,她就一直負責協助方齡熟悉隊裏的工作,差不多算是方齡的半個助理,很受方齡信賴,說起話來便很隨便。

“時間跨度超過十年的懸案,不必急於求成,重要的是找準方向,有針對性地辦案。”張川經驗老到地接下話,遲疑一下,又斟酌著話語說道,“並且,前期的調查走訪,實質上主要在咱們內部進行,不需要太多人手……”

“內部調查?”苗苗一時未反應過來,不等張川把話說完,便急著打斷問,“為啥?”

“局裏檔案科的科長程莉,還有咱們支隊的一些老人,尤其是作為駱辛監護人的周隊,都與鄭文惠和駱浩東共事過,並且有很深厚的交情,咱們的調查首先就從這些人入手,逐步向外圍擴散。”方齡回應了苗苗的話,同時向張川投去讚許的一瞥,畢竟是周時好的副手,還是很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