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謀算無遺策(2 / 2)

這個時候,這份遺詔的出現的確讓人心懼,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的是支持百裏淩的,或許這才是真正的遺詔。憂得的是百裏宇熠,這時候出現未免太不是時候了。

同樣疑惑不解的還有百裏辰郗,他已經看過百裏澤暉給他的是怎樣的一份遺詔,可是此時這份?難道是與自己的那份是一樣的內容?如果是,又該如何應對?

那個眉目清秀,年紀不大的小太監走上高台,緩緩將手中的聖旨展開,用略有些顫抖的聲音宣讀起來。

“朕將不久於世,膝下皇子皆為恭肖,朕深感欣慰。待皇二子百裏宇熠新帝登基後,此諭將頒於眾人前。著,封其長子百裏辰郗為熙王,賜封南郡諸城。淩王百裏淩,賜封北郡諸城。令二人即刻前往封地,欽此。”

話音一落,諸臣目瞪口呆,原來百裏辰郗口傳的聖諭是真的。隻見那個小太監走下高台,然後在百裏宇熠的麵前跪下,聖旨舉過頭頂,“陛下,先皇臨終囑咐奴才,將這份遺詔在陛下登基之日頒出。”

百裏宇熠微恍的心神還未緩過來,遲滯地接過那卷明黃色的聖旨,心中有了一絲異樣。原來父皇真的將皇位給了他……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山呼,百裏宇熠坐在龍椅上,俯視著整個天下。至高的權貴,無上的榮華,此刻竟真的盡數落於自己手中,這種感覺的確很微妙。

收斂了心中的興奮與激動,百裏宇熠麵容峻肅,頒布第一條聖諭:“尊先皇遺旨,冊封百裏辰郗為熙王,賜南郡諸城。淩王百裏淩,賜北郡諸城。”

百裏宇熠說完後,謙謙一笑,“但念及大哥身體不適,路途亦是遙遠,可先行留在陵城調養,賜熙王府,五弟便先行回封地吧。”

百裏宇熠的決定不是沒有道理的,若是一登基便逐久病的親兄長途跋涉去往封地,難免會落得一個兄弟鬩牆,容不得親大哥的名聲。

他剛登基,根基尚且不穩,需要的正是百姓臣服,百官擁戴。況且百裏辰郗似乎真的無心於皇位,留他在京中單賜個府邸於他,也盡顯新帝仁德。

而百裏淩,隻怕不會輕易罷休,正好依先皇的旨意令其即刻前往封地。

這一切已塵埃落定,盡管百裏淩千般不甘,萬般氣惱,但先皇聖諭麵前,他隻能俯首接旨,心中愈發憤恨。

百裏澤暉未免太過偏心,從來都是眼裏心裏隻有那兩兄弟,無論他多麼努力,被忽視的永遠是他。原以為前一段日子的重用,改變了在百裏澤暉的地位,沒想到還是這般結果。或許一切百裏澤暉早已決定,他不過是被利用,借此保護某個人而已。

百裏淩雙拳在寬袖中緊握,眼眸由淺轉深,慢步走出大殿,唇角的弧度逐漸彎起。等著吧,他不會就此罷手的,一切才剛剛開始而已……

空蕩的東宮裏,百裏辰郗斜倚在臥榻上,手中拿著那卷百裏澤暉親自給他的聖旨,眼神冷寂悠遠,思緒飄至九霄。

他手中的這份,正是傳位於當朝太子,也就是他自己。而登基大典的那份,卻是明顯的傳位於百裏宇熠,這一切究竟是何意?

大典上的那份斷然不可能是假的,而他手裏的這份更不可能是假的,難道百裏澤暉準備了兩份不同的聖旨?可是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若是他當時從百裏澤暉的寢殿裏出來,將自己手中的這份遺詔頒布,那麼在登基大典那日,出現那樣一份聖旨又該如何收場?難道……

父皇啊父皇,可若是真在昨晚拿出了這份遺詔,百裏宇熠發動了宮變,這個您可曾預料?還是說你早已堪破了他的決定,篤定他不會去爭這個皇位?

陡然想到百裏澤暉彌留時的那句話。

“父皇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難道一切根本不是偶然,也不是百裏澤暉完全窺破了他的決定,而是百裏澤暉早已將一切洞察透析得清清楚楚。

或許根本不止是兩份遺詔,大典的那份不過是想避免皇室相殘而已,而失蹤的德清也定然不是巧合。依德清對父皇的忠心,斷然不會在那個時候離開,除非……

父皇啊父皇,您可真是算無遺策,隻是您可曾預料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您以為將他與百裏淩調出京城就可以免於兄弟反目麼?百裏淩不會罷休,而他,更不會。

那他為何不直接登基為帝呢?

因為當一個人爬到了朝思暮想,日夜希冀的位置以後,再被別人拉下來。從至高處摔下,那種感覺應該是最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