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文集的出版實屬偶然。兩年前的一個場合,安徽教育出版社編輯何客先生與新加坡的何華先生偶遇,問及是否認識曾在聯合早報工作的我。說起來真是很巧,何華是我多年的好友。在他的幫助下,何客和我很快取得了聯係。
過去十多年,我在海外報紙發表的幾乎所有評論文章,都曾被大陸報紙和電子媒體所轉載,有些甚至被有關部門作為決策時的參考。何客在給我的電郵裏說,這些評論文章“在溫和、理性的態度裏蘊含著真知灼見”,希望能結集出版。
然而,本書的出版遇到了不少周折。根據何客先生的良善建議,同意剔除若幹被視為“敏感”的篇目。可惜的是,被剔除的文章都是我自己很為得意的,也是讀者當初最為叫好的。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文集中的所有文章,除了某些用詞略有改動之外,全部觀點都原封不動,未有任何刪節或修改。
文集定名為《中國新麵孔》,其淵源來自於我在2006年在香港出版的五百多頁的評論文集《現代中國的麵孔》,以此體現兩本文集在觀點上的相互呼應和連貫,也可借此反觀這些年來我對中國現狀、前途和命運的整體觀察和思考。
再次感謝何客先生,他和他的同事劉義平、王欣先生為此書做出了很多艱苦的努力,也承受了很多難以言說的沮喪和無奈。我還要感謝我的妻子力力,因為她不僅是我所有文章的第一讀者,而且是最苛刻、最挑剔、最支持的讀者。
杜平
2012年7月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