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籌備超市(2 / 3)

楊書生說,我知道。你怎麼樣啊?

石玉萍說,我還那樣,好好的。老爹,放心吧。

慢慢地楊文良醒過來了,過幾天竟能進食了。半個月後,楊文良就能坐起來了,雖然坐不大穩當,把被子、枕頭墊起來還是能撐起來的。又過了幾天,楊文良就能下床了,不過半邊身子很僵,走路都得有人攙扶著。田醫生見了說,老楊,恢複得不錯啊。

楊文良笑了,磋磕巴巴地說,多虧了你啊,田醫生。

田醫生笑笑,對楊書生說,你跟我來一下。

因為有了上次的經曆,楊書生這次不再擔心什麼了,坦坦然地就跟了過去。

田醫生說,你爸爸還要一段時間的治療,不過不必再住院了,在家接著用藥就可以了。

楊書生聽出來了,田醫生是在為他們考慮,為他們省錢,很是感激,忙說,這一陣子太麻煩你了,田醫生。

田醫生笑笑揮了揮手,說,我家裏開了個診所,你要是願意就帶著你爸爸每天去輸一次水,再有十天半個月的就差不多了。

楊書生當下就給父親辦了出院手續,第二天就去了離鎮兩三裏路的田醫生的家。田醫生家果然開著診所,不過並沒掛牌子,要不是院子裏三三兩兩的病人,很難看出來這是一家診所。田醫生見了楊文良並沒表現出特別的熱情來,一副照章辦事的樣子。不過這沒什麼,楊文良不計較這個,也能理解,人家忙沒空跟他多說話,再說醫生見的病人多了沒什麼好稀罕的,他更在乎的是給他治病的還是原來的醫生,對他的病情知根知底,不但醫術不錯而且藥費還便宜。以後,楊書生就每天帶著父親楊文良去輸一次水,有時候杜桂芝方便了也會跟著去。這樣來來回回地過了半個月,楊文良就能顫顫巍巍地走路了,也不再輸水了,隻是每天還要按時服藥。

再過一陣子年就近了。楊文良一病差不多把家裏的積蓄花光了,過年就成了問題。楊書生一直在照顧父親,走不開,打不了工,賺不了錢,石玉萍都是知道的,就鼓動楊書生利用過年做點小生意,賺點過年錢。兩個人商量了一下,就定下來了。

楊書生決定先做點幹貨生意,木耳啦、海帶啦、銀耳啦、紫菜啦、蝦米啦、魚幹啦……幹貨最大的好處是能放,如果受了潮分量隻會增加不會減少,加上這些都是當地人過年必備的,所謂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所以做這類生意穩賺不賠。接下來的就是資金了。石玉萍這時候做著兩份家教,酬金也不錯,手裏還是積了點錢的,楊書生又跟親戚借了些,幹貨攤很快就開張了。

楊書生以前沒在街上擺過攤,自然占不到街上的好位置。不過,到底是要過年了,人們要買的東西多,生意人也多,攤位就擺得很多,越是後來的攤位自然越靠街外,慢慢地楊書生的攤位就被裹進熱鬧的地段了。熱鬧地段人流量大,生意自然會好很多。麻煩的是搶占好地段要去得早,楊書生不得不半夜就爬起來往街上趕。

一天夜裏,楊書生又像往常一樣爬起來往集上趕,突然從路邊跳出兩個人來,厲聲喝道,呔,快把錢拿出來!

楊書生摸黑走路最怕的是小時候聽人講過的鬼,第一次不得不硬著頭皮摸黑路心裏還怕怕的,杜桂枝為了給兒子壯膽也跟著一起來了。這樣走了幾次,什麼事也沒有,楊書生就不那麼怕了,覺得媽媽既要照顧爸爸又要招呼他的幹貨攤,太辛苦了,就不再讓杜桂枝跟他一起摸黑了。再後來,石玉萍、楊書秀放假了也都趕過來幫幫忙。楊書生雖然很勞累,看著幹貨變成花花綠綠的票子,還有石玉萍不離左右地圍著他轉過來轉過去的,心裏真是天天都像灌滿了蜜一樣甜滋滋的。怎麼也沒想到居然會遇到搶劫的,一下懵了。

快點!老子都等半夜了,快凍死了!那兩人罵罵咧咧一前一後地朝他走過來。

楊書生慌了,忙說,我現在是去趕集,兜裏隻有零錢啊。要不,你把貨拿點去吧,反正快過年了,你買年貨一樣得花錢不是?

前麵的那人一腳就把楊書生踢倒了,惡狠狠地罵起來,去你的!連老子都敢耍,不想要命了,是吧?

後麵的那人也踢了他一腳,把手機交出來!

楊書生躺在冰涼的地上說,我沒手機。

後麵那人說,你沒手機?媽的,糊弄老子啊?現在誰沒手機啊?生意人更少不了!快交出來!

楊書生遲疑了一下說,我的手機是舊的,不值錢……

話沒說完又被前麵那人踢了一腳打,少廢話,快點!

楊書生不得已隻好把手機掏了出來。後來,楊書生還是十分慶幸,多虧是在趕集的路上,如果是回來的路上那就慘了,恐怕當天的貨款會一分不剩。

經此一劫,楊書生要是實在晚了幹脆就不回來了,趕完西集直接就去了東集,反正那時候跟他一樣趕完西集連夜去東集搶占好位置的生意人有的是。大家一起浩浩蕩蕩的很壯觀,賊人難免膽虛,到底不敢下手。夜裏就在東集湊合著住下來,湊合著吃點什麼,辛苦當然很辛苦,受罪當然很受罪,但能賺到錢還是讓楊書生心裏樂滋滋的。

楊書生就這樣東一集西一集熱熱冷冷辛辛苦苦委委屈屈地忙碌著,原本以為會有些剩貨的,也做好了計劃,如果剩得少就給四鄰每家每戶都送點兒,如果剩得多就來年過罷破五接著賣。沒想到歪打正著竟然脫銷了,到年底一算賬,居然賺了近四千塊!原來當年天冷得早,許多蔬菜沒來得及收割就被凍壞了,價格一下子就漲了上來,貴得離譜,許多人家算了一下覺得青菜不劃算就去買幹貨,幹貨自然成了搶手貨。

這是楊書生生平第一次做生意,短短一個月竟然掙到那麼多錢,這讓楊書生大為振奮,第一次發現打工是在為別人掙錢,做生意才是給自己賺錢,怪不得有些打工的人慢慢做起生意來了呢,打工真的很劃不來啊。

此時,石玉萍知道了幹貨生意已成功,便對楊書生說,老爹,既然做生意這麼好賺錢,你又走不開,幹脆就在家好好做生意也不錯!

楊書生覺得在理,盤算著過了年做什麼生意好。

楊書秀說,哥,我看你還是趕緊批發燈籠或者花炮去吧,那也很賺錢呢。正月十五打燈籠、放花炮是咱這兒的習俗,一般人家都會買的,銷量很大,自然很好賺錢。

石玉萍說,我看那不是長久之計,要不還是開超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