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切以顧客為中心(1 / 3)

顧客就是上帝,顧客就是衣食父母,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了。盡管許多推銷員經常把這些經典之語掛在嘴邊,但他們的業績卻不見有什麼起色。道理很簡單,那些經典之語不是說給自己聽的,要想打動顧客,你要說給他們聽,做給他們看。光說不練不是好把式,不能做到一切以顧客為中心,你就不是合格的保險推銷員。

人人都是平等的,與客戶進行溝通時,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溝通本身也應當是雙向的。

基於這種原因,當你因為需要了解更多、更確切的信息而向客戶提出問題時,請注意不要像檢察官一樣地審問客戶。不要問一連串的問題,在每個問題間加上你對客戶所言的反饋,聆聽客戶說什麼,並且在進行下一個問題之前,對他們的反應做些評論。你的反饋能夠創造一座橋梁,促進雙向交流。

實際上,有不少推銷員向客戶提問時的態度是非常不恰當的,他們將每一次推銷都視為對客戶的挑戰。因此,他們往往變得防禦心很強,喜歡用一連串的邏輯問題將客戶逼到“牆角”。最後,客戶隻好幹脆地告訴他們:我不這樣認為,請你走開!每個推銷員都不想遭遇這種情況。

要避免這種情況的最佳方法就是,謹記你的目標是幫助客戶而非挑戰客戶,並記住每一次接觸都會讓關係變得更好或是更壞。這種“直接”式的審問法其實可以有多種替代方案,銷售人員可以用發問取得更多的資訊。

作為一名保險推銷員,你所從事的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不要有防禦心理,不要把贏得客戶看成是挑戰客戶,這是人際交往最差的策略。當你變得有防禦心理的時候,客戶同樣會防著你;隻有你自己先放開,客戶才會與你融合起來——這不正是你想要的嗎?

提出恰當的問題,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態度。要堅決避免敵對、侮辱和擺高姿態的詢問。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存在著很多形式,並非僅僅一種語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無意中的姿態透露的信息往往會超出我們的想象——這同樣是一種溝通。可以說,身體語言是除了口頭語言之外最重要的一種交流形式。

正因如此,保險推銷員在推銷中一定要注意捕捉客戶無意中通過麵部表情、身體語言和其他動作所傳遞出來的信息。這些動作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絕好的交流方式。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了解客戶身體語言的基礎並與其保持一致,這才是最終目的。

要想與客戶的姿態保持一致,通常而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目光接觸是身體語言的重要部分,在這方麵,必須加以注意。你可以通過觀察確定客戶與你保持目光接觸的時限,然後與他保持步調一致,從而可以找到雙方之間目光接觸的平衡點。

第二,與客戶保持協調一致。與客戶保持一副相似的手勢動作和身體姿態,采用相近的說話節奏。根據客戶的情況要逐漸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使自己在姿態、手勢和動作等方麵與客戶保持協調一致。

最後,與客戶姿態保持協調還包括衣著打扮,力求使自己的打扮看起來讓人感覺舒服,符合一個保險推銷員的標準。

推銷從本質上來說,有一定的理智成分在內。比如你所推銷的保險必須是客戶切實需要的,價格合理,這些就是所謂的理智成分,但是,人都是感情動物。有一句話這樣說:“客戶是用情感購物,用理智判斷得失。”要促成客戶購買,推銷活動就應當側重於情感,而非理智。理智隻能鞏固銷售,情感才是達成交易的作用點。

毫無疑問,人們購買每一種物品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購買必需品,人們是靠理智來購買。而對於大多數物品,人們則是依靠情感來購買的。所以,在推銷中,以情感為核心是至關重要的。

許多保險推銷員的失敗就在於他們忽視了“客戶是憑情感購物的”這一點,他們隻是用理智向客戶推銷他們的產品。也許你的產品確實對客戶有用,但是如果客戶沒有購買的欲望的話,又怎麼會買你的產品呢?

因此,作為一名保險推銷員,要想成功地推銷出自己的產品,就必須優先考慮感情上的東西,多一些人情味。

在推銷行業多一些人情味可以使你博得客戶更大的好感,同時給你帶來更多的商機,太理智化、太商業化的推銷員是不會受到人們歡迎的。

明珠珠寶城是一家經營飾品的商店。雖然它隻是一個占地不足180平方米、由15個營業員組成的普通珠寶店,但是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它每個月的銷售額竟然超過80萬元。

人們迷惑不解,明珠到底有何高招呢?明珠的總經理凱特女士認為,作為一個商人誰都想賺錢,但要講究方式,應盡量使商業味淡一些,人情味濃一點,那樣才會讓客戶感到舒心。

曾經有一位客戶在明珠珠寶店內逛了很長時間,但是他卻沒有說明要購買的東西,營業員猜想這位客戶一定是想購買一些東西,但不知有什麼顧慮。於是,這位營業員將他請到了辦公室中,給他端上了一杯飲料。通過交談,營業員得知,這位客戶想購買大量的珠寶,但為了保證安全,想單獨進行交易。而營業員的這一舉動正好符合了客戶的心理需求,於是輕而易舉地就做成了一筆大生意。

可見,人情味有時很容易打動人心。

每個人的購買欲很多時候來得突然,但又會稍縱即逝。恰到好處地向客戶傳遞銷售者的人情味,便極有希望捕捉到成交的契機。比如大人帶著小孩進珠寶店,小孩一般不感興趣,常常鬧著要離開。明珠就準備了一些兒童小玩具,營業員會贈送給小朋友,這樣既達到了穩住小朋友的目的,又讓大人感受到銷售者的人情味,縮短了兩者的距離,從而大大激發出客戶的購買欲。

作為推銷員,在與客戶的每一次接觸中,適當地表露你的人情味將會帶給你更多有利的改變、更多成功的機會。

賺錢靠人緣,他人的名字就是無形的財富。尤其是保險推銷員,記住別人的名字尤為重要。記住別人的名字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好處。因此,作為保險推銷員不僅要記住客戶姓名和電話號碼,還應該記住那些秘書和接待員的姓名以及別的相關人員的姓名。每次談話,如果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他們便會異常高興。這些人如果樂意幫助你,常常會給你帶來很多方便。

但是有些人對記不住別人的姓名似乎束手無策,讓人感到不可理解。他們何不做些紮紮實實的工作呢?隻要用心去記,不斷地重複,記住別人的姓名和麵孔,不會有多麼困難。

下麵是一位記憶專家講述的記住他人的名字與麵孔的方法:

第一,加深印象。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記憶力問題其實就是注意力問題。人們常常忘記別人的名字,可是如果有誰忘記了我們的名字,我們就感到不痛快。所以,記住別人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事,忘記別人的名字簡直是不能容忍的無禮。印象是首要原則,因為隻有先放進眼裏,才能放在心上。

如何正確地記住別人的名字?如果沒有聽清,就恰當地問一句:“你能再重複一遍嗎?”如果還不能確定,那就再來一遍:“不好意思,你能告訴我如何拚寫嗎?”大多數人對於別人想正確記住自己名字的態度是很歡迎的。

要想記住別人的名字和麵孔,還要留心注意。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照相機,能把人們注意的東西記錄下來。我們如果閉上眼睛,頭腦中就會出現多種多樣的麵孔,就跟看照片一樣。大腦之所以記住這麼多麵孔,就是因為眼睛用心看了。

第二,不斷重複。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情況,對於別人介紹給你的人,不過5分鍾,你就忘記了他的名字。而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的有效方法就是多次使用他人的名字。

同時,如果你想讓別人記住你的名字,你就應該多次利用機會在他麵前重複你的名字。與一群人見麵時,首先粗略地記住四五個名字,花點兒時間寫下來。然後再會見下一批人,再記四五個人,如此反複,直到所有人的名字都寫下來。你可試著把他們的名字編成一句話牢記在心。比如,你在一次宴會上同時會見20個人。他們的名字有戴維、凱末爾、歐文、斯爾頓、凱撒爾等。你把這些名字串起來,編成一句順口溜,就不太容易忘記了。雖然並不是總能編成一句話,但你知道了這種方法,記起別人的名字來就不那麼困難了。

第三,運用聯想。

怎樣才能把要記住的東西留在腦中?毫無疑問,運用聯想是最重要的方法。

我們常常為自己能夠清楚地記得兒時發生的事而感到驚喜。有一次,傑克斯頓在一個餐館碰到了這種情況。那家餐館的老板在分別20年後,居然認出了傑克斯頓。而傑克斯頓以前從未注意過他,因此大感吃驚。

他急切地說:“咱們是一個學校的同學,我叫勞森。”

傑克斯頓聽完了並沒有想起什麼,以為他認錯人了,可是,他不光叫出傑克斯頓的名字,還說出了那所學校的名字。他見傑克斯頓麵帶困惑,進一步問道:“你記得比爾·格林嗎?還有戴維·史密德?”

“戴維!我最好的一位朋友,我當然記得他。”

“那你記不記得整天和戴維一起上學的那個人?”

傑克斯頓大叫了起來,勞森,他倆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這正是聯想所起到的非凡的作用。

記住別人的名字會給你帶來很大好處,有時有些好處出人意料。凱威爾高中畢業後在當地一家保險公司當推銷員。他後來成為總公司的副總經理,他認為記住別人的名字和麵孔對自己的事業成功很有幫助,雖然這不是他成為副總經理的直接原因,但這確確實實給他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積極的影響。

有人曾問他是否經過專門的記憶課程訓練。他笑著說:“根本不必要。剛開始的時候,我的記憶力沒有現在這麼好。當時,我隨身帶個筆記本,每一次和客戶談完話後,就趕快記下他們的名字,甚至包括他們家人的名字、年齡以及其他相關情況。這樣過不了幾年,我就用不著那個筆記本了,除非又來了新人。”

那麼,如果你是一名保險推銷員,如果你不善於記住別人的姓名和麵孔,不妨就嚐試一下上麵的三種方法,它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把客戶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關心他們、鼓勵他們,他們也同樣會友善地對待自己。與客戶建立良好的友誼對於推銷工作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丹瑞·托瑪斯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貿易公司任區域銷售總裁,幾年以後,建立了十分廣闊的人際關係網絡。而後,他便轉入了保險推銷的行業。正是得利於這廣闊的人際關係網絡,丹瑞的銷售業績直線上升,在他32歲的時候,正式成為了美國百萬圓桌協會的會員。

丹瑞在推銷中總是盡力地鼓勵和關心他的客戶,客戶便從中感到了一種溫馨,也把他當成好朋友。十幾年來,丹瑞就因業務關係結識了上百個朋友,且大部分都保持著聯係。

幾年前,丹瑞去拜訪一名年輕的律師巴爾,不管丹瑞怎樣熱情而詳細地介紹他的保險產品,巴爾總是以一副冷冰冰的麵孔對著他。丹瑞臨走時,對他講,他相信巴爾將來一定能成為這一行業中最出色的律師,還說以後絕不再隨便來打擾他了,但是如果不介意,希望能與他保持聯係。

巴爾聽了以後,馬上興奮起來,問丹瑞怎麼看出這一點的。丹瑞說,幾個星期前聽過他的一次演講,他認為那次演講非常精彩,這是他聽過的最好的演講之一。

這些話讓巴爾聽得眉飛色舞,於是丹瑞乘勝追擊,不失時機地向巴爾“請教”演講的話題,巴爾也非常興奮地同他講了一大堆。

最後,當丹瑞離開的時候,巴爾對他講,希望有機會再和他一起聊聊。

幾年以後,巴爾果然在舊金山開了一間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成為舊金山幾位傑出的律師之一。丹瑞則一直保持著與他十分密切的來往。在這幾年裏,丹瑞時時不忘鼓勵巴爾,並對他表示敬仰,而巴爾也總拿自己的成就來與丹瑞分享。

巴爾的生意蒸蒸日上,丹瑞賣給他的保險也在不斷地增長,他們的友誼也不斷加深。丹瑞還通過巴爾認識了許多社會名流,儲備了更多的潛在客戶資源。

其實,人人都渴望他人的信任與支持。如果你真誠地祝願別人事業成功,恐怕沒有人會不喜歡,他們感謝你還都來不及呢。

亞伯拉罕·林肯有句話對我們贏得朋友極有幫助:

“你若想贏得朋友,首先不能讓人懷疑你的真誠。你的言談一定要表現出真誠。雖然他人在判斷你的品行時會有些困難,但惟有待人以誠才能贏得信任。”

幾年前,法蘭克受人之托去打聽一位在基拉德信托公司工作的年輕人的情況。當時,那個年輕人剛剛20歲出頭。法蘭克曾跟他做了一筆小生意,所以對他很了解。有一次,法蘭克對他說:“你會成為基拉德信托銀行的總裁或是高層管理人。”他以為法蘭克跟他開玩笑,但法蘭克當時便告訴他:“不要把我的話當成玩笑,我很信任你。你年輕、熱情、工作業績突出,人際關係又廣,具備了一切成功必備的良好素質。沒有什麼會阻止你成功的。如果你有誌於此,你一定會心想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