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不力終入美元陷阱(1 / 2)

人民幣國際化並不是今天才提出來的,更不是今天才想到的。受美元陷阱脅迫,隨著外彙儲備規模越來越大,我國越來越希望能通過人民幣國際化來慢慢擺脫美元陷阱。

這說明兩點:一是人民幣切身感受到美元陷阱的滋味不好受,所以近10年來一直呼籲減少對美元儲備貨幣的依賴,同時也多次呼籲美國不要因為激進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推動美元貶值。二是我國身陷美元陷阱不能自拔,既受外彙儲備規模越來越大的捆綁,也受美元價格不斷走低的影響。

換個角度看,這些都與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不快終致在美元陷阱裏掙紮有關。如果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就會有助於盡早脫離至少也會逐步擺脫美元陷阱。

我國政府一直認為,我國之所以會落入美元陷阱,根本原因之一在於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除了逐步放寬對資本流出管製外,就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隻有這樣,才能降低對美元的依賴。設想我國以後的進出口貿易中有一半以上采用人民幣結算,也就意味著人民幣能夠真正成為全球三大貿易貨幣之一了[1]。

需要提出的是,我國要想擺脫美元陷阱,必須付出實實在在的行動,人民幣國際化隻是其中之一。在全球許多分析師看來,中國人做事往往隻“停留在口頭”上,呼籲改革國際貨幣體係其實也“隻是在分散注意力”而已。

例如,2009年3月周小川呼籲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就被外界解讀為“中國發出這些呼聲,隻不過是在促請美國當局管好自己的財務。”這顯然是一種誤讀:我國不隻是在口頭上想擺脫美元陷阱,而是正在力圖通過人民幣國際化等措施邁開實實在在的步伐。

2011年3月18日,國內外經濟學家再次在北京舉行“全球貨幣體係改革”國際研討會。會上提出:要繼續推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改革,打通各國的特別提款權賬戶和普通賬戶,讓特別提款權成為真正的全球儲備貨幣。

經濟學家們同時承認,這些建議必定會遭到美國抵製,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推行。換句話說是,美元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依然會扮演國際儲備貨幣角色。對此,我國的對策就隻能是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加塊人民幣彙率改革,首先在區域內嚐試中央銀行之間的貨幣互持,逐步構建離岸人民幣海外市場,以此來逐步擺脫美元陷阱[2]。

那麼,這個目的怎樣才能實現呢?

從我國國內看,逐步推行人民幣國際化,打破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係,至少要實現以下兩點轉變:一是人民幣將不再麵對全球各國施加的彙率調整壓力,一視同仁地按照市場供求對所有貨幣定價,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彙率。二是我國從此不必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可以把外彙儲備分散投資到各種資產上去,大大提高外彙儲備安全性。容易看出,這樣一來就意味著基本實現了擺脫美元陷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