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薑闌 119 薑闌(1 / 3)

^�\u0004˗�媒體發出的音頻不長,並配了簡潔的字幕提示。

費父:“我兒子答應給我的房子呢?”

律師:“費先生並未承諾給您任何房產。”

費父:“我兒子一年賺多少錢?”

律師:“如果您沒有其他問題,我建議您簽署這份協議。”

費父:“(哭聲)我簽,我簽啊,我敢不簽嗎?我要是不簽,他肯定又要打我啊!他從十六歲就開始打我,你們看看我腦門兒上的這個疤,就是當年他打的啊!我要不是病到了現在這個份兒上,我敢來找他嗎?我不要命了嗎?我簽還不行嗎?”

媒體的長文開篇先回顧了近日BOLDNESS深陷負麵輿論風波,然後點出品牌主理人YN的另一重身份及本名,再全麵介紹壹應資本及它自成立以來所投的十四個項目,並根據所有公開信息大致估算了一個費鷹身家的數字區間。

講完背景信息,文章內容毫不留情地指向費鷹拒不贍養生父這一失德行為。媒體聲稱,這條音頻是費父主動提供的,媒體方為了證實費父所說的事件真實性,也通過視頻和電話等方式向費家的親朋好友進行了采訪,確認了費鷹的確在十六歲時毆打生父致其頭部重傷,並且自成年以來從未對費父履行過贍養義務。目前費父的身體狀況很不樂觀,患有嚴重的心髒病,在京的居住條件也很差。

在長文結尾,小編留下一個開放式問題給這篇文章的讀者:費鷹作為一位身家頗豐的成功投資人和實業家,為什麼會如此冷血地對待他的親生父親,這和他所秉持的街頭精神和品牌理念是否衝突?

這條音頻和這篇長文在發布後的二十四個小時內獲得了巨高的瀏覽量和討論熱度,並且被更多的自媒體和營銷號轉發搬運,該內容在二級傳播之後以爆發式的增速在全網擴散。

費鷹。

短短一天之內,這個名字就被網絡輿論刷新了搜索關聯詞,並且被無數網友按照網上的信息拚湊出了一個較之前更為清晰的人物畫像:

暴力狂、不孝、道德感低下、冷血、虛偽,散發著資本家的惡臭,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毫無立場的一個投機者。

這種人以及這種人所創立的品牌,還值得被相信並選擇嗎?

在這個新聞出來後,原本還在輿論旋渦中堅定不移地支持品牌的很多BOLDNESS粉絲選擇原地脫粉。

情緒激烈的,甚至在微博上發出了剪毀或燒毀之前所購買產品的圖片或視頻。

當BOLDNESS開始失去它的忠實擁躉,當費鷹的“真實人格”和他的“所作所為”在網絡輿論場中被高頻提及,這場網絡暴力的狂歡終於揭開了高潮的大幕。

從這一刻開始,所有在微博上試圖為BOLDNESS和費鷹說話或對媒體報道存疑的人,都會立刻被列入“BOLDNESS腦殘支持者”的名單,被網友們一並抵製和辱罵。

一個曾經被奉為“中國街頭品牌之光”的品牌被大眾唾棄,一個曾經被認為做人低調、做事有膽、代表著很多人的理想與堅持的男人被大眾辱罵,這是它和他的咎由自取。

既然是咎由自取,那麼就活該被壓入輿論的萬丈深淵,並在這深淵中飽受折辱,卸皮拆骨,打碎精神。

親手行踐正義、讓惡人吃盡苦頭、向大眾低頭下跪、承認錯誤、改過自新,這是自古以來最令民眾喜聞樂見的結局。

BOLDNESS。

費鷹。

它和他能給網友們一個喜聞樂見的結局嗎?

第二天一早,費鷹接到深圳總部那邊人事負責人的彙報電話。人事收到了十幾名員工的辭職申請,各部門的都有。

人事說:“費鷹,在BOLDNESS工作的人,都是認同品牌精神的,所以就算之前的輿論攻擊再猛烈,大家也幾乎沒有動搖。但是前天晚上關於你父親的媒體報道一出來,品牌的雇主形象大受影響,員工產生想要走的情緒是必然的結果。針對目前的情況,為了穩定人心,你是不是能夠至少對內部全體員工做一個解釋和聲明?”

費鷹說:“我無法解釋。”

人事歎了一口氣:“那對於要走的員工,你是什麼態度?”

費鷹說:“BOLDNESS和公司是因為我受到了影響。不管誰要走,不管有多少人要走,我都接受。所有想走的人,人事不必挽留,免除所有人的離職期,也不必限製大家離職後的去向,需要推薦信的你們直接簽,給每個要走的人按n+5發放補償金。”

人事說:“主動離職,也給補償金?”

費鷹說:“嗯。”

人事遲疑道:“這種做法如果讓公司裏的員工都知道了,很可能有大批的人都要走。到時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