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冰向眾弟子道:“吾於數十年前,即著不邪於四海五嶽、八極九州采取藥料,貯玉屋洞中,月前始從丹房內取來。城璧等不知也。其藥草木配合,金石並用。內有極難得物,皆大弟子奔走勤勞,始獲湊足七爐使用。”隨用手指著南麵大丹爐道:“此絕陰丹爐也。”天有三十六丈罡氣,仙家若有一線陰氣未盡,逢此罡氣,即行羽化。汝輩雖雲來霧去,離此罡氣尚有幾千百萬丈遠。我今內丹雖成,亦不過遊行氣下,相去丈數可耳,未敢犯其鋒也。若汝輩於十丈內外,早化之矣。此丹一成,可使陰氣盡淨,統歸純陽。雖有萬丈罡氣,吾複何懼?此丹爐吾自守之。”
又指北麵第一座丹爐道:“此返魂丹爐也。昔太上老君出函關,點二十年已死枯骨複歸生路,真可奪天地造化生物之功!大弟子不邪可以守之。”不邪聽了,即立在第一座丹爐下。
於冰又指著第二座丹爐道:“此易骨丹爐也。人有一出母胎,即具仙骨者。外傳記載,漢之鍾離權、唐之李林甫是也。此亦前世修為,非關造物私厚其人。其有成無成,在乎本人自勉,不過較凡夫修煉省三四分功耳。汝六人中,惟溫如玉有之,他又不肯純一精進。昔吾師在西湖初遇,因我無仙骨,恐修煉費力,令吾食死蝦蟆一個,即此爐內物也。此丹一成,汝等皆可走捷徑矣,足抵三十餘年呼吸功夫,非同等閑。二弟子城璧道力尚淺,錦屏堅持道念守之。”錦屏即立在第二座丹爐下。
又指著第三座丹爐道:“此固形丹爐也。汝輩帶皮毛者三人,今借吾口訣,雖將皮毛脫盡,煉就人形,然欺人則可,難會三界諸仙神聖,朝拜上帝。此丹一成,則始終如一,永成大羅林仙體。任他普天列宿,山海群真,誰能辨出你們根底?翠黛可堅持道心守之,不但與你姊妹大有益,即於袁不邪亦大有益也。慎之,勉之!毋負吾言!”翠黛即站在第三座丹爐下。
又指第四座丹爐道:“此隱身易形丹爐也。此丹一成,可隱身使仙凡不見,兼可易己形作人形。此修道人遊戲三昧之物也。二弟子城璧守之。”城璧立在第四座丹爐下。
又指第五座丹爐道:“此靖魔丹爐也。此丹若成,可分千粒,則丁甲並日夜遊神皆可立降,驅逐群邪,可代書符誦咒之勞;亦汝輩積功累行,救濟眾生之一助。金不換守之。”不換即立在第五座丹爐下。
又指第六座丹爐道:“此辟穀丹爐也。此丹一成,服之可千日不饑,免二便走泄元氣,實深山修道人不可少之物。溫如玉守之。切記堅持初誌,毋為情欲所奪。七座丹爐,前曾說過:聚山海之至寶,合萬國之珍奇,非一朝一夕容易得來。今令汝等各守一爐,一則驗汝等操守,二則補諸弟子所不足。其丹之成敗,總在汝等一心。一心正,則百邪遠去;一心不正,則百感叢生。丹之成就,都無定日。有日期已足,而丹未成;亦有日期不足,而丹即成者。我這丹爐,即島洞諸仙,得此術者,十無一二。此係《天罡總樞》內密方。汝等果能心誠功到,何難立辦?至於邪魔外道,妖神野仙,見汝等丹成,或力奪或盜取,吾自有法製之,無關汝等道力深淺。”說罷,從懷內取了一水晶小碟,周圍約三尺大小,向空一擲,比峰頭高起有七丈餘,須臾化為數畝大小,光輝皎潔,恍若身在冰壺境界。於冰道:“有此物一罩,則日不能透,雨不能漏矣。”眾弟子亦不敢問,究不知為何寶,由三寸便至於數畝大也。又從袖中取出茶杯大小扇子七把,形式極圓,分授六人,自己留了一把,說道:“此扇雖小,煽之可使烈焰衝天。”言訖,回身坐在南麵大丹爐下。
眾弟子見於冰坐了,一個個各守自己丹爐,在北麵一帶坐下。看那丹爐,並無半點火星在內,大家狐疑道:“這扇子要他何用?”錦屏和不邪最近,低聲問道:“大師兄,我們就煽罷。”不邪道:“少刻師尊發火,火起時再煽。”
話未畢,隻見於冰用右手向地下一指,就地下響一個霹靂,將城璧等嚇的驚心動魄,驪珠洞姊妹更是害怕,惟袁不邪神色自如。迅雷過處,各爐內煙火齊發,眾弟子煽之,烈焰飛騰,直透晶碟,衝入霄漢之內。於冰高聲說道:“汝等用力不可太猛,須晝夜留心火色強弱,用文武扇煽之方妥。”眾弟子聽了,又各緩緩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