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前輩良言(2 / 3)

這位錦衣衛老大姓袁,名叫袁斌。

袁斌七十多歲,雖然武功高強,但因為為人正直,不受皇帝重用,五十歲之前,一直是錦衣衛小官。

直到那一年,大明國發生了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數十萬大明將士葬身土木堡,連皇帝朱祁鎮都被擄走。

如果不是袁斌這位錦衣衛小官寸步不離朱祁鎮左右,朱祁鎮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後來,朱祁鎮被釋放回京,因為他的弟弟朱祁鈺做了新皇帝,他就成了太上皇,再無權勢,而袁斌因為護駕有功,做了錦衣衛試百戶。

再後來,朱祁鎮複辟當了皇帝,許多人都以為朱祁鎮會讓“救命恩人”袁斌成為錦衣衛指揮使,然而誰沒有想到的是,朱祁鎮並沒有讓袁斌當上錦衣衛一把手,而是重用幫他複辟成功的逯杲。

等逯杲死了,有大臣建議讓袁斌做錦衣衛指揮使,結果朱祁鎮還是不許,讓門達做了新的指揮使。

門達曾陷害過袁斌,其目的就是要鏟除這個武功在他之上,名譽比他好得多的“下屬”。

朱祁鎮一時昏庸,竟是將袁斌下獄。

傳說袁斌的結拜義兄邪尊,在聽聞此事以後,曾潛入京城天牢,想將義弟救走,但袁斌拒絕了,說自己想走的話,任何大牢都困不住自己。

沒過多久,朱祁鎮駕崩,他的兒子朱見深繼承皇位,深知袁斌是個大忠臣,就把袁斌釋放出來,讓他做了錦衣衛老大,至於門達,當然是流放廣西,終生不得錄用。

頭幾年,朱見深倒還勤政,任用賢臣,為於謙平反,恢複叔叔朱祁鈺的皇帝尊號,頗有幾分君王之風。

然而此君跟許多皇帝一樣,剛有點作為就沾沾自喜,剛愎自用,自以為能力可以比肩朱元璋、朱棣,開始行一些倒行逆施之事,最嚴重的就是開創了“傳奉官”。

所謂傳奉官,就是不需要功名,隻要皇帝高興,隨便一句話,甚至是點個頭,任何人都能做官。

雖說此舉以前也有,但朱見深卻將之“發揚光大”,別說他親自傳奉授官的人,就連他寵信的太監拿著聖旨授官的人,也有上千人之多。

為此,袁斌曾勸說過朱見深。

然而朱見深不但不聽,反而變本加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讓“國舅”萬通做了錦衣衛指揮使。

萬通表麵上也要聽袁斌的話,其實自從萬通上位以來,錦衣衛已有大半人隻聽萬通的號令。

萬通仗著自身有點本事,姐姐是皇貴妃,姐夫是皇帝,誰也不放在眼裏,到處胡作非為,將原本名聲有所好轉的錦衣衛再次拉到了臭水溝中,甚至還放出豪言,隻要他在世一日,東廠的權勢就別想淩駕於錦衣衛之上。

是故,就在兩年前,江湖上就開始暗中流傳著一句戲言,叫做:“錦衣萬通,東廠二公。”

所謂錦衣萬通,就是說萬通才是錦衣衛的實權人物,袁斌已經老了,說的話不太管用。

至於東廠二公,則是指東廠的二公公。此人與萬通一樣,屬於後來追上,權勢直逼東廠廠公(大公公)。

詭異的是,身為邪道至尊的梅逴龍,卻與錦衣衛老大袁斌和東廠廠公,卻有著相當大的交情,尤其是前者。

而這兩大朝廷勢力的頭號人物,無論是在朝廷之上,還是在江湖之中,都不是奸臣,而是好官,或者說是死心塌地效忠於皇帝的大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