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觀音(2 / 3)

“囚牛大公子。”聖姑說道,“既然你知道神山大師的師父就是誌玄大師,那你可知道誌玄大師的師父是誰?”

“晚輩不太清楚。”囚牛公子說道。

“你可聽說過一位名叫夢窗疏石的扶桑神僧?”聖姑問道。

“晚輩略有所聞。”囚牛公子道。

“這位夢窗疏石乃扶桑一代神僧,佛法高深,曾受扶桑天皇之邀,住持扶桑第一禪林的南禪寺。”聖姑說道,“後來,他得到了足利幕府第一代將軍,也就是那足利尊氏的禮遇,在京都開創了天龍寺,乃扶桑天龍寺第一任方丈,地位超凡,無人能比。”

“難道誌玄大師就是夢窗疏石的弟子?”囚牛公子問道。

“不錯。”聖姑說道,“夢窗疏石師事一寧大師,而這位一寧大師,乃中土神僧,曾做過‘寶陀觀音寺’的方丈。”

“寶陀觀音寺?”有人詫道,“難道就是觀音寺?”

“寶陀觀音寺不是觀音寺。”聖姑解釋道,“觀音寺是普陀大師修建的,至今尚不到百年。至於寶陀觀音寺,年代久遠,正是太子塔邊上這座早已焚毀的禪林。”

“原來如此。”

“當年一寧大師東渡扶桑,傳播禪學,深受扶桑天皇禮遇,便留在了扶桑。他弟子眾多,但最出名的隻有三位,除了夢窗疏石之外,其他兩人分別叫做雪村友梅、虎關師煉。”

眾人聽了,卻沒人知道。

“這兩位大師也是扶桑一代高僧,在扶桑禪林甚是知名,不過各位沒聽說過他們,也很正常,畢竟他們不是中原人,而是扶桑人。”聖姑說道,“夢窗疏石身為一寧大師最出名的弟子,門徒之多,更勝一寧大師,單是親傳弟子,就有五十餘人,說他是扶桑禪林宗師一點也不過份。”

“據在下所知,這夢窗疏石有一個弟子,叫做絕海中津,又叫絕海大師,曾到我中土求法,甚至還見過朱元璋。不知可是真的?”有人說道。

“此事不假。”聖姑說道,“那絕海大師是夢窗疏石的關門弟子,但無論是佛法還是武功,均是夢窗疏石眾多弟子當中的第一人。我之前所說的誌玄大師,就是絕海大師的大師兄。”

隻聽囚牛公子說道:“原來誌玄大師是夢窗疏石的大弟子。”

“不錯。”聖姑說道,“夢窗疏石雖然有五十多個親傳弟子,但這些弟子當中,隻有四個特別出名,除了絕海中津之外,其他三個分別為春屋妙葩、古劍妙快、義堂周信。

春屋妙葩排行第三,古劍妙快排行第四,義堂周信排行第六。論佛學,他們稍遜絕海中津一籌,可論武功,他們遠不及絕海中津。隻有排行第一的無極誌玄,也就是誌玄大師,方能與絕海大師一較高低。

不過他們一個是大師兄,一個是小師弟,論年紀,誌玄大師年長絕海大師三十來歲,所以我才說絕海大師的武功可以名列諸多師兄弟中的第一位。

夢窗疏石圓寂之前,曾把天龍寺法席之位傳給誌玄大師,而誌玄大師座下有六大弟子,最厲害的就是明相禪師。

那一年,誌玄大師圓寂了,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想讓明相禪師接掌天龍寺,可明相禪師再怎麼厲害,也比不了他的幾個師叔,於是明相禪師就離開了天龍寺,到別的寺院做了住持。

足利義滿無奈之下,隻好讓春屋妙葩做了天龍寺方丈。春屋妙葩去世後,絕海大師跟著也做了天龍寺方丈。

等到絕海大師過世後,足利義滿派人去請去明相禪師,要他接掌天龍寺,但明相禪師卻謝絕了足利義滿的好意,說自己資曆不夠,足利義滿一怒之下,將明相禪師抓到京都,非要讓他做天龍寺的方丈不可。

然而,明相禪師始終不肯。

就這樣鬧了三年,足利義滿忽然死了,將軍之位就由足利義滿的兒子,也就是足利義持繼任。

足利義持素來敬重明相禪師,當上將軍的第二天,就把明相禪師放了,還讓他做了別處寺院的住持。

幾年前,扶桑發生內亂,明相禪師已是一百多歲高齡了,聽說天龍寺遇到大火,燒毀大半,急忙趕去京都見天皇與將軍。

將軍知道明相禪師修為高深,請他做天龍寺方丈,而他為了整頓扶桑禪林,終於肯接掌天龍寺。誰曾想,就在兩年前,這位高僧卻突然去世了,實在讓人費解。”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蒲牢公子說道,“你不是說他一百多歲了嗎?就算他修為再高,年紀到了,照樣也得死。”

“不錯。”聖姑說道,“明相禪師死的時候,將近一百二十歲,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長壽。我原先並不懷疑此事,可三個月前,我去過一次扶桑,得知明相禪師之死,內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