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3)

第一章

信陽地處江南,最是人傑地靈之處,每逢科舉之時候,信陽學子總是能榜上有名。前朝的時候,信陽出過一位狀元,如今信陽府有一條街便叫住狀元街。聽聞很多信陽學子在上京趕考之前,都要來這狀元街走一走,沾沾喜氣。

這條狀元街在外城之中,順著這條街一直往裏麵走,便是信陽府的內城,這信陽的達官貴人,鍾鳴鼎食之家都是聚集在這內城之中。

此時在一處宅邸門口,便有好些做工精致的馬車正排著隊等著進府,這些馬車在顯眼處都掛上了自家的標誌,要是懂名堂地人在這裏一瞧,就能看見這信陽府不少的官員都來了呢。

此時又是一行馬車過來,上麵懸掛著豆大的崔字,側門上的人正在疏通前頭的馬車。就聽後麵有人吆喝著:“前麵的都讓一讓,讓一讓。”

這麼一吆喝,但凡站在外頭的人都朝著後麵的幾輛馬車看著,隻見領頭的兩輛馬車是黑漆齊頭平頂馬車,能坐得起這樣馬車的人可不多,更何況就連那拉車的馬,似乎都比別人家的要雄壯些。

待這馬車停穩當了,就有人瞧出這馬車上掛著信陽知府崔家的標誌。原來是知府家來人了,站在旁邊的人趕緊往後讓了讓。

而顧家穿著青衣的小廝紛紛上前,一直引著馬車到了門口。

“沒想到今個連崔知府的家眷都來了,這大太太可真夠有麵子的。”

“你知道什麼呀,這位崔夫人之所以能來,還不是看著顧家二房的麵子。”

這會門口的人都議論紛紛的,如今一聽後頭說話的人,似乎有些門道,便齊齊地朝他看。

隻見這人得意地說道:“如今顧家大老爺是賦閑在家,又無官身,顧家隻有二老爺在京城做官。這位崔知府當年和二老爺可是會試同科,所以兩家便定了娃娃親。”

這等秘辛可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於是便又有人著急地問:“那不知是訂的顧家哪位姑娘?”

“自然是顧家二房的嫡女了,這崔家可是出身侯府的,庶女如何能配得上人家的嫡子。”

“不會那位五姑娘吧,”人群中傳來一聲詫異。

眾人一聽,登時麵色神情各異。

不過這人群中,自然也有不懂的,為何大家一提五姑娘就這般神情,於是便問了句,這位五姑娘怎麼了?

“據說顧家五姑娘,可是位無鹽女。”

******

今日乃是顧家大房楊氏的生辰,因此顧家從半月前便開始收拾了,今個更是整個府中都喜氣洋洋的。

一聽崔家人來了,大太太便是親自出門去迎接了。這位崔夫人也是出身京城顯貴,不過來了信陽府半年了,卻是極少出來應酬。如今顧家能請來這位夫人,自然是極有麵子的。

這會眾多女眷都在花廳裏頭坐著,就瞧著顧大太太滿臉笑意地,迎著崔夫人進來,而崔夫人身後還跟著不少人,站在她身後的一男一女,顯然便是她親生的子女。

此時顧家老太太就坐在正廳裏麵,崔夫人一進來便同她見禮,而左右的太太小姐們也紛紛起身。

“謹兒,”待崔夫人坐下之後,便叫了一聲依舊站在正廳中央的少年,這少年瞧著十四五歲的模樣,但是身體修長麵容清俊,一瞧便覺得是個翩翩好兒郎。

這席間又不少小姐都隨著自家母親坐著,這會看見這個如鬆柏般站在中間的少年,有些姑娘羞得幾乎抬不起頭,有些略大膽些地則是不時瞟上幾眼,當然這也隻是偷偷的。

這個叫崔謹的少年,即便被這樣多的夫人注視著,也依舊神色從容,領著身後的弟妹便落落大方地給顧大太太行禮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