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洋帶了一群人堵在她回家的必經之路裏,然後,當著很多人的麵強迫了她。
韓洋的的爸爸是榆川市的副市長,這在榆川一中裏沒幾個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哪怕小巷裏會有經過的學生看到了這個場麵,也沒人敢上前幫忙。他們最多有勇氣在背後譴責韓洋幾句,畢竟都是鄉鎮上來的,家裏人都指望著他們考上大學為家爭光呢,誰敢一個不小心就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搭上去呢?
而且在某些人看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為什麼韓洋不找其他人而是找(17)班的班長呢,(17)班的班長又能是什麼好東西呢?
這件事終究還是在學校裏小範圍地傳開了。
笑笑在這件事之後就沒回學校了,(17)班的學生集體上書學校要一個解釋,被校領導在大會上點名批評(17)班的學生聚眾鬧事。
以韓洋為首的小群體還因為這件事整日在學校裏囂張跋扈,終於在一個午後,沈書瑀獨自一人闖到了(7)班的教室。
(7)班的學生當時都在午休,聽說有人要來挑事之後,十分“團結”地出來應戰了。
結果是,沈書瑀1挑13,還把(7)班的班主任給打了。
校霸從此一戰成名。
(7)班的班主任是個年輕的女老師,還想巴結好這一群富家子弟給自己提攜官職呢,沈書瑀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把(7)班的男生都給打了,她心裏別提有多氣了。尤其是看到她的重點巴結對象——韓洋,被沈書瑀打得鼻青臉腫,想到自己的求官之路就要就此斷送,她殺了沈書瑀的心都有。
這起打架的行為非常惡劣,對學校的聲譽影響也非常嚴重,學校不得不把這件事壓下來。
韓家要求校方給一個交代,當時(17)班的班主任是個四十幾歲頂著啤酒肚的中年男人,不敢得罪任何人,當著韓父韓母的麵就要把沈書瑀開除學籍並強製退學。
局麵已定,答案就在眼前,就是神仙來了大概也改變不了沈書瑀要被退學的局麵。
可幸運之神就是這麼降臨了。
韓家放棄了對沈書瑀的譴責,(7)班的班主任被辭退,班主任換成了陸明謙,沈書瑀養了三個月傷後又回到了學校。
沒人知道背後的大佬是誰。
隻是,”沈書瑀”這個名字開始變得聞風喪膽。
“下去吧,”陸明謙有些無能為力的挫敗感,身體往後靠在辦公椅上,“找個地方自己好好反思,晚上給我交份5000字的檢討。”
教育沈書瑀,陸明謙不打也不罵,就愛讓他寫檢討,而且是他說多少個字就是多少字,一個字不能多,一個字也不能少。
沈書瑀不言,彎腰從陸明謙桌麵上拿了一個本子就出去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沈書瑀再次和安然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