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牧野之戰(1 / 2)

周國是商朝的一個諸侯國,周國的國王是周文王。文王有個謀士叫薑尚,他出身低微,卻頗有才能。在薑尚的輔助下,文王積極實行德政,發展生產,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周國的國力也越來越強。就這樣,文王贏得了人們的擁護和愛戴,威信變得很高。為了讓紂王放鬆警惕,文王定期前往商朝朝覲紂王,顯示自己的忠心,還故意大興土木,建造宮殿,裝出貪圖享樂的樣子麻痹紂王。

然而,在薑尚的幫助下,周文王一直在暗地裏準備推翻商紂王的統治,薑尚還幫周文王製定了一係列的軍事戰略方針。

推翻商紂王統治的第一步,就是要消滅那些商朝的鐵杆盟友。為此,周文王先派兵征服了周國西北和西南部的一些小國家,鞏固了自己的後方,確保了周國的安定,然後又向東進發,派兵東渡黃河,先後消滅黎、邗、崇等商朝的重要屬國,對商朝的首都朝歌形成包圍之態。這時的周國,已經打通了通向朝歌的道路,與商朝的對決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在這時,周文王突然逝世,他的兒子姬發繼承了王位,被稱為周武王。武王即位後,繼承父親的遺誌,加緊進行滅商的準備工作。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率領軍隊前往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孟縣西南)黃河渡口,進行軍事演習。相傳有800個隸屬於商朝的諸侯前來會盟,共同推舉周武王為盟主,結成滅商的統一戰線。周武王認為滅商的時機還沒有成熟,所以拒絕了諸侯們立刻進攻商朝的要求,率領周軍回國,等待時機。但是,通過這次孟津之行,周武王成功地把一大批原來隸屬於商朝的大小諸侯團結到自己的周圍,組成了一支實力強大的同盟軍,為推翻商朝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他還派出間諜前往朝歌,刺探情報,收買商朝的大臣。

又過了兩年,商紂王變得越來越昏庸無道。他生活荒淫,迫害忠良,壓榨百姓,後來又征集全天下的金銀財寶,為自己建造了一座非常華麗的宮殿,取名“鹿台”。反對他的大臣要麼被殺,要麼被流放;老百姓對紂王也非常怨恨。恰在此時,地處淮河流域的東夷族反叛了商朝。商紂王大為惱怒,他調動了商軍全部的主力部隊前去鎮壓。這樣,商朝國內兵力空虛。周武王瞅準了這個好機會,認為消滅商朝的時機已到,決定進攻朝歌。

公元前1046年1月,周武王率領周軍戰車300輛、禁衛軍3000人、步兵4.5萬人,浩浩蕩蕩踏上征途。同月下旬,周軍抵達孟津。各路同盟的諸侯軍隊陸續趕來與周軍會師,準備共同伐商。周武王在薑尚的支持下,毅然下達命令:全軍東進。大軍由孟津出發,冒著大雨迅速渡過黃河,日夜兼程,目標直指朝歌。周軍一路上向百姓們宣傳:周軍不與商朝百姓為敵,隻是為了消滅暴君商紂王,為民除害。深受紂王殘暴統治之苦的當地民眾積極支持,加上商朝此刻兵力空虛,周軍沿途沒有遇到商軍的任何抵抗,進軍非常順利。經過6天的急行軍,大軍於2月4日拂曉抵達了距離朝歌隻有70裏遠的牧野。這裏往北一馬平川,可以直達朝歌,所以也被稱為朝歌的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