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心,如何誅心?”阮大铖問道。
李存明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他道:“你跟東林黨算是死對頭老冤家了,飽受他們排擠欺辱,吃了不少苦頭暗虧。你來告訴朕,東林黨最厲害最拿手的是什麼?”
阮大铖想也不想,脫口而出道:“以我十多年悲慘經曆來看,東林黨人最厲害的手段,便是標榜自身道德高潔,一個個都以正人君子自居。他們要迫害旁人,就揮舞著道德的大棒子劈頭蓋臉砸下來,兼之人多勢眾亂拳齊出,沒幾個人能招架得住的,而且還有口難言辯駁不得。”
李存明噗嗤笑道:“你還真深有體會哪!沒錯,東林黨最擅長道德審判。世上的事情往往有好壞兩麵,玩火者死於自焚,好刀兵者死於刀劍之下。東林黨喜歡對別人進行道德審判,難道咱們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
“妙啊,陛下一言,讓我醍醐灌頂!”阮大铖兩眼發亮,拍著腦門叫道。
因為興奮,他有些失態了,在皇帝麵前團團踱步:“別看東林黨表麵上正氣凜然,其實暗地裏也有許多雞鳴狗盜之事,嘴裏仁義道德,肚裏男盜女娼,更有甚者橫行鄉裏,欺男霸女、搶奪田地的事情可沒少做。”
“我可知道許多這一類的陰私醜聞,是時候揭下他們的麵具,扒掉他們的底褲了,讓天下人瞧一瞧,東林黨也有敗類,並非聖人!”
越說越激動,越說越迫不及待,請旨道:“陛下,給我些時日,我寫個戲本出來,然後四處巡演。”
“阮大铖,你很聰明,一點就透。”李存明笑盈盈的,擺著手道,“寫戲本揭露東林黨的醜行,不失為一種法子,但並不是最有效的。寫戲本太耗時,而且局限太大,朕想讓你辦報紙。”
“啥是報紙?”
“就是邸報,但要做些改進。”
對於邸報,阮大铖並不陌生,幾乎每一天都要閱讀。
“邸報”是我國最早的報紙,創辦於西漢初期。“邸報”又稱“邸抄”,並有“朝報”、“條報”、“雜報”之稱。
據曆史記載,漢代的郡國和唐代的藩鎮,都曾在京師設“邸”,其作用相當於現今的駐京新聞機構,重在傳達朝政消息,凡皇帝諭旨、臣僚奏議,以及有關官員任免調遷等都是邸吏們所需收集抄錄的內容。
“邸報”最初是由朝廷內部傳抄,後來張貼於宮門,公諸傳抄,故又稱“宮門抄”、“轅門抄”,這實際上就是最早的一種新聞方式。
大約到了宋代,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以售賣的牟利商人。官員們為求省事,都樂於花些錢去購買。
李存明詳細向阮大铖講解了新聞采集、報紙編輯、排版、出售等一係列問題,等他理解消化了,下旨道:
“命阮大铖為大明朝新聞官,位同錦衣衛正四品指揮僉事,新聞機構隸屬於錦衣衛,專司報紙發行一事,可自行招錄書吏若幹,並有權調動二十名錦衣衛探子采集各類新聞。遇到重大敏感新聞,必須由鞏永固先行審查,再由軍師閆爾梅定奪是否登報發表。”
阮大铖領命而去,這老小子終於等到了報仇的機會,擼起袖子加油幹,五天後炮製出一份報紙樣本來,興衝衝拿來給皇上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