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準媽媽和準爸爸的愛與性
理想夫妻關係的建立
有什麼樣的夫妻關係,就有什麼樣的家庭生活。這話一點不假。
天下夫妻萬萬千,各有各的特點,但從大的方麵歸類,又不外乎以下幾種基本類型:
①支配型。又分為夫支配型與妻支配型。前者,家政大事由丈夫說了算;後者,則是妻子的權威明顯高於丈夫。比較而言,丈夫支配型更多一些,尤其是在農村。這種支配型夫妻關係,反映了婚姻生活的不平等。
②獨立型。夫妻雙方經濟獨立核算,互不幹涉;生活上各自為政,互不支配;處事上獨自抉擇,互不影響,相互關係比較鬆散。
③互助型。夫妻雙方平等互助,互相尊重,互相商量,互相支持。互助型隻有自願的一種,強迫的“互助”是不可能的。
上述3種基本夫妻類型,顯然以互助型夫妻關係最為理想,它既建築在愛情的基礎上,也有利於愛情的鞏固和發展。所以,“互助型”夫妻關係值得提倡。
怎樣才能建立理想的夫妻關係呢?這裏僅提出需要注意的幾點。
(1)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
互助型夫妻關係都是以平等為基礎的,有高人一等的想法,就失去了平等的靈魂。
其實,夫妻相處中可以自恃高人一等的東西很多。比如工資、地位、家境、職務、能力、名聲,甚至相貌、身體等等,若賦之以不正確的評價,都可以成為高人一等的資本。然而,婚姻的基礎隻能是愛情,而愛情需要人格的徹底平等。夫妻雙方的關係中,隻要讓高人一等的想法駐足,理想的夫妻關係也就成為泡影。
(2)善於體察對方的心理
人的性格和個性千差萬別。在多數情況下,遇事互相商量,總會給人留下美好的感覺,但也有例外。有的丈夫有自己的愛好,不願在生活“瑣事”上花費很多的時間,家政一攬,妻子全權做主,他高興;事事與他商量,他反而覺得囉嗦。這時,建立“支配—互助”型夫妻關係,一般事由妻子說了算,大事方同丈夫商量商量,說不定比單一的“互助型”更能使夫妻雙方心情舒暢。
(3)注意彼此揚長避短
長和短是相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夫妻間良好的互助合作,理應有利於雙方的揚長避短。如丈夫適合“外交”,善於決斷,妻子精於“治內”,工於細算,雙方“內外”分工,有獨立、有互助,這就很好。又比如,丈夫與妻子都好學上進,雙雙參加業餘學習,但因天資、基礎等原因,妻子成績突出,很有發展前途,丈夫卻讀得很吃力;而且由於兩人都忙於工作和學習,家務“欠債”很多,又使雙方都有後顧之憂。這時,丈夫不妨讀到一定程度就告一段落,而把精力用於本職工作和家務安排,做個“圍裙丈夫”,讓妻子能夠專心學習。這比原先雙方都受影響,或者硬要妻子保丈夫“成才”,恐怕更利於夫妻感情的深化吧!
做個好丈夫的標準
怎樣才能當個好丈夫呢?
(1)好丈夫的根本是對妻子有深厚的、真摯的感情
這種愛情是婚姻的基礎,體現為相互尊重、平等看待、誌同道合等等。
(2)好丈夫能很好地滿足妻子生理、心理的需要
生理需要指吃飯穿衣、夫妻性生活等等,心理需要即相互安慰、鼓勵、幫助等等,男女所以戀愛結婚成為夫妻正是出於這些需要,出於相互滿足日益發展的生理與心理需要。
(3)好丈夫應很好地發揮家庭功能
主要有4個方麵:生育功能(生兒育女);經濟功能(管理好自身的經濟生活);教育功能(夫妻相互教育、教育好孩子);文化娛樂功能(家庭活躍、歡樂)。這些功能的發揮應是全體家庭成員的事,也是夫妻的事。功能發揮得越好,夫妻關係就越和諧。好丈夫應盡己所能把這些功能發揮好。
(4)社會角色與家庭角色的統一
一個好丈夫應該同時是一個好勞動者、好父親、好兒子等。
具體說,現代好丈夫可簡練地歸納為“三心一方法”,即“事業心”:好丈夫應該和妻子一起發展,有上進心,至少是合格的勞動者,在事業上有一定成就;“愛心”:是婚姻的基礎,表現為各方麵相互平等、體貼、關心、幫助;“責任心”:對家庭負責,包括對家庭生活、對妻子盡己所能作貢獻,不能不管家不顧家;“一方法”:即掌握協調夫妻關係、處理好家庭事務的方法。“三心”偏重動機、出發點,“一方法”強調要善於把好的動機變為好的行動。光說“我愛你”、“我負責”,卻看不到具體行動,有什麼用?所以夫妻相處要有一定的藝術,用良好的方式方法表現出來,動機效果要統一。
做個好妻子的標準
有人把妻子比做“家庭中的太陽”。確實,如果有個好妻子,整個家庭就會充滿陽光,否則就可能是一片灰暗。妻子掌握著家庭生活的火種,她能使夫妻間的感情“升溫”,她能給家庭帶來難以估量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