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三重變化降舜神(1 / 2)

靈感變化現出「黃泉鬼幻身」與「三足金烏日輪」!

這還隻是第二重「古妖吐息」化身的加持。

夏爾從來未催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

直至今日熊大與姚輕紅俱因自己而死,夏爾旺盛的自尊心讓他無法接受這一切變化,終於在極致冷靜的暴怒下,如同明鏡止水一般催動自身全部潛力,由全身四肢百脈吐出了第三重沉重的氣息。

“神血染身!”

此前從姚輕紅處換血收集來的神血,在這一刻從夏爾體表以金紅色血氣的方式蒸騰而出,又迅速在溢出之後緩緩沉降,覆蓋在「黃泉鬼幻身」的陰黑細絲一般的體表之上。

傳承上千年之久的神將之血,這一刻他的真實底蘊終於以「往生相」的形式呈現在夏爾的認知之中。

“上古五帝,有虞氏,舜帝姚重華!”

在山巔亭台中正品茗清茶的妙音山來客放下手中茶杯,心神大震。

每一個字說出來,都如同重鼓一樣,震動空氣。

在她麵前,正坐著那位身負傷勢,麵色微微有些發白的安壽侯,若敖陰。

怪哉!

此刻若敖陰既然身在山巔亭中,那山頂平台之上與夏爾對戰的又是何人?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若敖陰?

隻聽這養傷的若敖陰搖頭笑道:

“大士,洪荒神戰,諸神盡沒,怎還會有舜帝的痕跡?”

“此子體內神血稀薄,斷然不是舜帝真身降世,傳說虞舜繼唐堯之後,行上古禪位大儀,虛懷納諫,流放四凶,任賢使能,於是百業興旺,有五刑、農業、水利、五教之治,真正做到政通人和,成為四嶽共尊之主。”

按照碧遊天的傳統,皇帝之屬屬於天子氣運,自從商周封神之後,元始天占據天子氣運,自成一體,不入這碧遊天中。

所以若敖陰有此一問。

但是“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其經營氣象,有“德為先,重教化”,將部落民族文化轉變為文明曆史的巨大功績,所以傳承不絕。

楚辭“九歌”中第三篇的《湘君》,指的就是舜帝,姚重華。

虞舜雖沒有開創霸業的功德,卻有著浪漫瀟灑的特質。

據傳他生而重瞳,身長八尺有奇,麵頷無毛,龍顏大口,本為東夷族人,家境貧寒,在雷澤漁獵為生,由於德行尚順,為四嶽部族憧憬,於是帝堯將兩個女兒嫁給他並考驗他的品行,結果虞舜經營勞作,製陶器,耕曆山,漁雷澤,興起風尚,布德孝順,於是帝堯重用他,並最終一步步將他扶上大位。

帝舜也不辜負帝堯的重視,參管政事之後得到民心所向,天意所歸,最終成為天下共主。

帝堯的兩個女兒,在神話傳說中,也被稱為「湘夫人」,正與帝舜「湘君」相對。

舜實力不弱,曾經與四凶為敵。

何謂四凶?

一說是當時四個帝堯時期有罪的舊人神:共工、獾兜、三苗、鯀。

又一說,則是:

帝鴻氏的混沌(掩義隱賊,好行凶慝te),

少皞氏的窮奇(毀信惡忠,崇飾惡言),

顓頊氏的檮杌(不可教訓,不知詘qu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

縉雲氏的饕餮(其罪: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奢崇,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

此四凶不服虞舜的統治,興風作亂,虞舜攝政擊敗四凶之後,讓四裔震服,作四凶圖騰,鎮壓魑魅,於是有了安寧喜樂。

總之,就是舜將四族或者四個上古大能治罪,按照七宗罪之類的手法定義為四凶擊敗流放,並作為圖騰警醒後人,教後人明德向善,於是勢力越發壯大。

若敖陰自然聽過帝舜大名,隻是所知並不真切,至於妙音山女大士則口若蓮花,宣講了一番帝舜大德。

“上古神帝血脈,傳承至今,當是隔代轉世之因果,不過眾多天命變幻無常,屢多複興之兆,可喜可賀,本來我聽說大淮城中有位神將有重瞳之相,疑為帝舜轉世,於是千裏迢迢來見,可惜親見之後,見其隻是覺醒了帝舜血脈,安居一隅,也算合宜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