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謀定浮沉霜海主(1 / 2)

“我道碧遊天中無有泰山,又何來泰山公一說,原來注腳在此,至於東夷勢大,都是蒙蔽巧幸啊。”

範蠡撫著額頭,驚訝連連。

“但這句芒曾為太昊氏從官,神力非常,又得了八百年淬煉,更是強橫無雙,神力使然之下,必須慎重應對。”

孫武在一旁踱步。

他為兵聖,主張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是時移世易,大淮城與安信城唇亡齒寒,至於有窮國更是窮凶極惡,情非得已,不得不從直接交戰方麵來考慮。

“我素來練兵備戰,為的便是不戰而勝,但是若大淮城亡,則有窮國全兵城下,我安信城危矣,既要交戰,則兵貴神速,必求勝敗至果。”

孫武用力說道,表達了決心。

他練兵訓馬,為的就是組建成建製成規模的士兵隊伍,即可用於防守,也可用於進攻,一定程度也依賴生產力和新科技的提升,但是不一定比得過妖兵的肉身強橫。

“甚好,如今三侯同心,我等還有外援相助,這樣一來,定能大破有窮先鋒,求全得勝。”

範蠡將安壽侯若敖陰與安武侯孫武兩隻手拉在一起,三人三手合在一起,眼中互相都是勉勵神色。

如今生死存亡,隻有他們親自麵對過才知道有窮國勢力如何強大,妖兵如何暴虐,同心協力之下,麵對危機也更有作為。

“但,僅有我等,定然還是不夠的。”

若敖陰與兩位神侯飲過血酒盟誓,又看向夏爾及其深厚巧化為白毛少女的鬥師姐。

“安壽侯有何高見?”

範蠡問道,順著若敖陰的目光看向夏爾。

“除我安信城兵力,還有北方霜海,東島仙山諸兵來源,到時候隻要我們能夠幫大淮城拖住正麵妖兵,多麵圍攻之下,有窮國定然國內難安,必然退兵。”

直到此時,若敖陰才說出自己的決斷。

原來他去找鬥懷霜不僅是需要一個安靜治傷的地方,還想要找鬥懷霜借兵,正好妙音山喜芝道人來到,一拍即合,也加入了討伐有窮國的行列。

鬥懷霜也是龍人血脈,為先天應龍之後,與若敖陰算是親戚,又是同門,常年待在西北霜海的章尾山中,少有夥伴,所以若敖陰以重傷來求告,鬥懷霜自然答應了。

至於妙音山女大士喜芝道人常年漂泊在外,與東方諸島都有聯係,她既然應承協調諸島聯軍,自然又增一大助力。

“龍侯謹慎,知兵布局,勾連四方,正是對抗又窮之時。”

孫武也大加讚譽。

他擅長練兵用兵,對於政治外交卻有短處,但他自家知自家事,所以才會提出“上兵伐謀”的說法,又給出“用間”的戰術指導。

若敖陰這一連串做法,拉通體係,雖然親冒奇險,卻有重大收獲,雖然遠比二侯年輕,卻有伯長之誌。

按照若敖陰的說法,除了四軍之外,還有諸多義士藏身草莽,時而遊擊反對有窮國的殘暴,若是己方聯軍圍攻有窮國,那麼義士並起,結成一處,定然可以對有窮國造成莫大內亂,又添一分勝算。

“有點五軍合圍的感覺,這一趟,我蒲水村雖沒有戰力,但是也要一起出力。”

夏爾看三位神侯談的熱切,都不避諱他,各自出工出力,於是暗中點頭。

三人商討完畢,兵聖孫武正要告辭,見到夏爾欲言又止。

“安武侯不妨直說。”

夏爾笑問道。

“既如此,那大炮事物,墨師可造否?”

孫武拉下老臉來問。

前次兵棋推演一戰,夏爾戰勝了兵聖孫武。

不過孫武子卻不以為意,直言:“勝敗乃兵家常事!”

但是這次事大,五方聯軍合圍有窮國,頗有戰國時合縱連橫的態勢。

雖然孫武已經對這個時代的兵員素質有極多的提高手段,但是提高再多,也難是妖兵對手,到時候戰損巨大,終會遺禍。

“在下一介風塵,未備有足夠器物,縱安富侯承諾之物,也無法當場造出大炮,恕罪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