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誰,隻要能夠幫雙河國找回曆史,就可以獲得雙河國人的尊重,尤其是得到墨家弟子的尊重,借此登台高位,請求幫助,都在情理之中。
墨者重義輕別離,一旦成為雙河國墨家的朋友,那麼過上好日子,就不是難事。
正是因為有雙河國的經曆,夏爾回到蒲水村之後才大力攀科技,將生產力發展起來。
範蠡作為安信城的三神侯之一,卻沒有選擇將此物送回兩河國,自然有許多原因。
木箱中的木架中層,擺放著一把青銅短劍。
這把短劍,形製古樸,甚至可以說有點落後,但是光是看著這柄短劍,夏爾仿佛都能從其中感受到厚重古樸的不祥之氣。
好重的不祥之氣!
夏爾倒吸一口涼氣,甚至後退了一步,等看清短劍腐朽破敗,方才上前。
「魚腸劍」!
“竟是此物!”
“夫君可知此是何物?”
連鬥懷霜也看出了此劍的不凡,明明是一把破敗短劍,朽壞不堪,其上不祥之氣卻仿佛隱隱生輝,刺痛肌膚。
“知道的。”
夏爾用「往生相」神通一掃而過,頓時了然在胸。
這把短劍並不是多麼鋒利,多麼富有神通的一把神兵,而是吳越時期,刺客專諸刺吳王僚所用的名劍,後世記載為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
當年專諸是吳越地區的英雄人物,被伍子胥發現之後舉薦給公子光,後專諸以魚腸劍藏於魚腹中,借機刺殺吳王僚。
當時,伍子胥舉家而死,於是從楚國逃亡到吳國,一夜白頭。
伍子胥見吳王僚,各種說服伐楚的好處,而吳國的公子光卻說:“彼伍員父兄皆死於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讎也,非能為吳。”
於是吳王僚打消了伐楚的念頭。
但是公子光一番話,卻暴露了自己的想法,於是伍子胥從中窺見了公子光的野心。
楚國雖然地盤廣大,但是內部鬥爭激烈,不然伍員、也就是伍子胥一家也不會因為政治仇殺而被趕盡殺絕。
要知道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直諫楚平王而被捕,其本是太子太傅一級的官員,負責教導太子建的成長,奈何太子建被費無忌所汙蔑,伍家受到牽連。
千年帝王家事,卻總牽動國家政治動蕩,伍奢是太子派係,勢必天然與王家近臣敵對。
費無忌此人身為楚平王近臣,去秦國迎親時見到秦國公主孟嬴絕世美麗,於是勸說楚平王迎娶孟嬴,而改變了原本該是太子熊健與秦國公主的政治聯姻。
得封太子少師之後,費無忌為自保不斷離間楚平王與太子的關係,開始迫害太子師傅伍奢等太子勢力人員,給楚國的內亂埋下了巨大的動亂陰霾。
費無忌對楚平王說:“伍奢的兩個兒子都很有才幹,不殺掉就會成為楚國的禍患。可將他們的父親作為人質將他們召來再一起殺掉。”
伍家兩兄弟都聰慧過人,聽聞此事,伍尚要去,而伍子胥不去,兩人早看穿了家族政敵的謀劃。
但伍尚卻說:
“我知道應召前去也不能保全父親的性命,可是隻怨父親召我們以求生路,我們不去便會為天下人恥笑……你可逃走,盡心為父親報仇,我將安信就死。”
伍子胥直接搭弓抗拒追捕,又有父兄重仇在身,進入吳國之後剛烈果決,以超絕的政治判斷能力為吳國謀劃了擊潰楚國的方案,卻因為吳國內部的政爭而擱淺。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不希望吳王僚在吳國獲得更大的功績來成就更大的勢力,也就此窺見了公子光的誌向,於是引專諸給公子光,為其謀劃魚腸劍刺殺吳王僚之秘事。
於是吳王僚遇刺,專諸被左右殺死。
而公子光趁亂而出,伏擊吳王僚的從眾,盡數消滅,自立為王,成為春秋末期,吳國有名的雄主吳王闔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