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山的夜晚(1 / 2)

七年前,“翠山工程”拉開大幕,一批有誌之士響應號召而來,從而開啟一段振奮人心的創業故事,那麼,就從那時候說起吧。

星夜下,曠野中,一輛簡陋的板車內,蘇世宏緊緊地摟著自己的妻子何小文。輕薄的編織袋搭在板車周圍的鐵絲網狀圍欄上,形成了為他們遮風擋雨的“牆”,冷風不斷地從縫隙裏吹進來,何小文瑟瑟發抖。

四月中旬了,西北的天氣漸暖,然而深夜裏帶著寒意的風依舊肆虐,仍是春寒料峭的感覺。

蓋著厚厚的兩張棉被,被蘇世宏緊擁,何小文其實不太冷,她是害怕,她聽說黑山頭附近有狼,有狐狸……還有鬼……

黑山頭位於沙灣市城西端,原本就是一片光禿禿的山巒,不太高,卻綿延起伏上百公裏,等到雪化了,就露出黑黢黢黃漿漿的本來顏色,因為在過去那些數不清的年月裏,它一直就是這般死氣沉沉,漸漸就成了安墳之地。

黑山頭被一片片的墳頭占據,又因為是順著省道延伸的,過路者無不被這一片山巒的黑黃色和墳頭給驚住,訝然、壓抑和無端的低落情緒,讓他們感慨,甚至對沙灣市這座小城都有了不好的看法,先入為主地給小城蓋上“這城市不怎麼樣”的大章。

這對沙灣市其實是不公平的,改革開放以後,沙灣市經濟迅速發展,城市麵貌大有改觀,是天山腳下一座美麗而朝氣蓬勃的小城,像個沐浴在清晨陽光中的小姑娘,生機盎然。

小姑娘從頭到腳都打扮得挺美,隻可惜腳上卻穿著一條又髒又黃的裹腳布,而且這裹腳布就這麼裸在外麵。。

黑山頭就是這塊紮眼的裹腳布。

沙灣市政府經過數年考慮,鄭重製定了將黑山頭這片山巒染上翠綠的“翠山工程”,號召有誌之士一起來改變這片荒蕪之山,而黑山頭也在同時更名為“翠山”。

蘇世宏和妻子何小文,正是響應政府號召來到這片山巒曠野中。

蘇世宏盡量用被子把何小文緊緊裹住,在何小文的耳邊說,“別怕,不是有我嗎?”

他的氣息就在何小文的臉頰邊,何小文忍不住又往他的懷裏拱了拱,“世宏,我有點想家了。”

蘇世宏腦海裏立刻浮現出他們的家的樣子。

一座二層小樓,是他和何小文的婚房,裏麵的家具都是五年前結婚的時候新買的,廚房很大,蘇世宏常與何小文一起在廚房做飯,明明有大床,可是二人喜歡擠在一樓的窄床上睡覺……

後麵院子裏有個大玻璃門,何小文喜歡在那裏看樹上的鳥兒,曬曬太陽。

不過這一切,在十天前就已經失去了。

為了拿下翠山工程中的“二號井”,蘇世宏賣了房子,把自己原有的土地也承包了出去,拿了賣房子的錢和承包土地的錢,一頭紮進了這片山巒曠野中。

以前的家,再也回不去了。

擁有的隻是眼前這輛板車,還有“二號井”所代表的這片曠野。

作為“牆”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些編織袋,被風吹得颯颯響,何小文睡著了,又被吵醒,再次睡著,再次被吵醒,整晚沒有休息好,到了天蒙蒙亮時,板車內溫度上升,光線明亮起來,安全感增加,何小文才真正的陷入黑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