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寧得知此事後,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對李淵說道:“父親,宇文化及此舉打亂了我們的計劃,若不盡快解決長安之事,隻怕會影響我們的大業。”
李淵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寧兒所言極是,但長安城牆堅固,防守嚴密,強攻恐非上策。”
李秀寧沉思片刻,說道:“父親,不如我們先派出使者,試圖說服宇文化及再次歸降。若他不聽,我們再另想辦法。”
李淵采納了李秀寧的建議,派遣了能言善辯的謀士前往長安。然而,宇文化及卻一意孤行,不僅斬殺了李淵的使者,還在城牆上辱罵李淵和李秀寧的義軍。
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李秀寧和李淵的聯軍。李秀寧眼中閃爍著怒火:“宇文化及如此狂妄,我們必須給他點顏色看看!”
於是,李秀寧親自率領一隊精兵,日夜兼程,繞到長安城外的一處山穀,埋伏在宇文化及軍隊的必經之路。
數日後,宇文化及派出一隊兵馬出城運糧。當他們進入山穀時,李秀寧一聲令下,義軍如神兵天降,瞬間將敵軍包圍。
“殺!一個不留!”李秀寧揮舞著長劍,率先衝向敵軍。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宇文化及的運糧隊伍全軍覆沒,糧食也被李秀寧的義軍繳獲。
消息傳到長安,宇文化及大驚失色,城內的守軍也開始人心惶惶。
此時,李淵抓住時機,率領大軍兵臨長安城下。
“宇文化及,你已走投無路,速速開城投降!”李淵高聲喊道。
宇文化及深知大勢已去,但仍企圖負隅頑抗。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李秀寧心生一計。她命令士兵在城外燃起篝火,製造出大量煙霧,並讓士兵們高聲呐喊,佯裝要發起總攻。
宇文化及以為李淵的大軍要強行攻城,心中恐懼不已。最終,在手下將領的勸說下,宇文化及打開城門,向李淵投降。
長安終於被攻克,但李秀寧和李淵還未來得及慶祝,又有新的麻煩接踵而至。其他地區的反隋勢力聽聞長安淪陷,紛紛加強了防備,對李淵的勢力形成了包圍之勢。
“父親,如今我們四麵受敵,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李秀寧說道。
李淵望著地圖,沉思良久:“寧兒,我們隻能分兵多路,逐個擊破。”
一場更加艱難的戰鬥即將展開,而李秀寧和李淵的命運也在這風雲變幻的時代中充滿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