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章 金崎大撤退(2 / 2)

大軍想要安全撤退,就要有人斷後,信長掃視帳中眾將,“誰願意作為後備,保證大軍安全?”帳內鴉雀無聲,誰都不想當那個倒黴蛋,接下這個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無生的任務。

“沒人嗎?”信長有些失望,他不想強行命令,沒有必死決心的斷後將領反而會造成更大損失。看到帳中無人應聲,青山長虎暗暗對自己說,這是個好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雖然從現在的形式上看織田軍危險無比,但隻要後世對日本戰國感興趣的人都知道,這才是木下秀吉和明智光秀兩人真正的出世之戰。此戰過後,二人得到織田信長的破格提拔,按照長虎猜測,被救了一命的家中資深老臣都不好張嘴反對,使得木下、明智迅速成為織田家的核心將領。並且,這場被後世稱作金崎大撤退的斷後戰,在朝倉家並不積極的進攻麵前,竟然撤退的無驚無險,幾乎沒有遭到慘烈的追擊,這才是讓青山長虎最為動心的地方。

“在下願意留下斷後阻擊。”青山長虎慷慨激昂的站出來請命。

“哦,是源七郎啊。”織田信長心中暗歎,真可謂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還是自己親手培養出來的讓人放心啊。這麼多拿了自己厚祿的老臣,竟然連個年輕人都不如,還不斷在自己耳邊抱怨不公平,詆毀後來者,真是無恥。

“臣亦請命”,“在下不才,願斷後。”又接連兩個聲音響了起來,正是曆史上真正負責斷後的木下秀吉和明智光秀二人。

信長滿意的點點頭,到了危急關頭誰能以死相報,他終於看清了。二十八日夜,信長軍開始撤退,走前他下令三將在金崎設陣,負責阻擊朝倉、淺井兩家追兵。為了給三人贏得設陣時間,又下令得到命令正撤退的先手眾德川隊在木芽峠阻擊朝倉氏到二十九日上午才可撤退,在疋壇城的攝津守護池田勝正同樣需要擋住淺井氏到第二天上午。

“七郎,還有什麼需要麼?”騎在馬上,正準備撤離的織田信長,感傷的詢問跪在馬頭前恭送自己離開的青山長虎。

“如果有可能,主公能否把本陣的鐵炮隊借給在下?”深知大規模使用鐵炮威力的青山長虎趁機提出請求,雖說曆史上木下、明智二人都無傷無損的返回,但長虎還是希望盡可能的增加保險性。

“可以,三百鐵炮隊都劃歸你來指揮。另外再給你二百馬回眾,湊齊三千人。給我活著回來,聽明白了嗎?”信長問。

“嗨嗨。萬一若真是為主公盡忠,也是臣的幸事。但功德丸和初音就拜托給殿下了。”青山長虎演得情深意切。

“說什麼混賬話呢,又不是讓你守住金崎,隻要為大軍爭取到撤退時間就可以了。不可以打死仗,聽明白沒有。初音是我女兒,功德丸是我的外孫,家事你就不用惦記了。記住,好好活著回來,今後要依仗你的事還多著呢。”沒等說完,夾了一下馬肚,竄了出去。緊接著,各隊兵馬也開始轉向。剛才還熱熱鬧鬧的景象,轉眼就變得淒涼起來。

被留下的三將開始討論怎樣防禦。三將中屬青山長虎實力最強,地位也最高,當然由他擔任後備主將。“明智大人你熟悉附近地形,你覺得我們應該在哪裏設防?”長虎沒有時間客套,直接進入主題。

“大殿雖然命令我們在金崎設陣,但是這裏地形並不好,利於進攻而不利於防守,在這裏阻礙拖延進攻可以,但是真把主力放在這裏,我認為並非上策。”明智光秀直言不諱地說出意見。

好在三人都不是墨守成規之人,信長雖然下令在金崎設陣,但作戰目的是給全軍斷後,怎麼斷後,那是後備大將的事,隻要完成任務就是成功。

“明智大人認為在哪裏設陣為好?”木下秀吉問。

“我認為應該在關峠設陣,那裏是越前若狹的邊境線,地勢險要狹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正是這樣的地形。還有,不管是淺井氏還是朝倉氏,想要追擊我們都必須經過此地才行,那兒才是我們進行阻擊的好地方。”明智光秀繼續說。

青山長虎與木下秀吉互望一眼,木下秀吉點頭表示認同光秀的建議,並補充:“我們的主力可以設在關峠,但金崎這裏並不該棄之不理。我們可以分成多個小隊,在敵方先手到達關峠前,盡可能的騷擾他們,讓他們無法發揮出戰鬥力。”

不到半刻鍾,三人就做好了作戰計劃。青山長虎帶領主力兩千人在關峠設陣。明智光秀領五百人在金崎附近設伏,最先與敵陣接觸,負責接應撤退的德川隊和池田隊。然後不需戀戰,隻要敵軍勢大,就撤往敦賀。與那裏同樣領有五百人的木下秀吉彙合,爭取在合適的地方狠狠地給追擊軍幾下。最後根據情況,堅守關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