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白袍將軍(1 / 2)

正文 前文說道王文舉和王應舉兄弟二人在那大山餘脈無名峰頂之上,為建藥園,處心積慮,廢寢忘食,用時數月方成雛形。這段時日從早到晚忙個不停,一事剛完,又有一事來臨。這些個草藥管理必須有一個懂行之人,草藥有草本,木本之分更有勝者,連一些基本種植知識都不懂。怎麼能行。

第二天,應舉從家中回園,帶回來糧食蔬菜及廚房用品。王文舉隨即就將王應舉叫到身邊坐定,“雖說藥園已建成型,但是隨著幼苗漸漸的長大,好多事情不明,必須求人。如若不然,必致藥園顆粒無收。”

王應舉道:”那個文舉哥你說該怎樣去做?”

”依我之計,必須去求高人,這各種草藥有的見效快至當年,比如黨參最少兩年才能收獲,咱倆半懂不懂,怎麼能將此藥園管理好,凡事隻靠勇氣和辛苦萬萬不行。”

應舉說道:”咱們不如將老爹請來,,又是鄉裏鄉親,一定能行。””老爹人品當然值得相信,但是咱們的藥園事關重大,老爹隻不過自學尚未成才,隻是比咱們略強,請他主管不行。咱們的藥園不能失敗,必須要成功。

應舉問道:”那此事又該如何是好?””這樣,你明日回到家中和你父母及我母親說明,多帶些盤纏去到城裏先去藥店或者去找有名的郎中看看你的陳年老病,借機結交些朋友,打聽懂草藥種植,精通藥性之人,最好重金聘請,不要心疼那點銀兩,須知此事如成,咱們藥園就有數倍收成,如若不然,沒有請得高人,咱們藥園一定損失慘重。……

第二天,王應舉急忙下山,依計而行。

藥園現在隻餘王文舉一人,倒也清靜。現在藥苗初長不需要多費心管理,故爾王文舉每天清閑自在逍遙。現在自己一個人,正好練練師尊教給他得武功。

清晨,山峰頂平台之上一幢三層竹樓的竹門打開,正是王文舉。他早已經洗漱完畢,身穿一身皂色緊身衣全身紮戴利索,邁步走下樓梯。

從今以後他卯時即起,把自己珍藏起來的武功密籍翻了出來,通看了一遍,對照留在自己心裏得朦朧的印象,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各種招式虛實真假,輕重緩急隨意互換,還有那聲東擊西,已四兩而撥千斤之術,越看越使他理解更為精湛,也更加讓他癡迷。

他心想隻要功夫深鐵杵定能磨成針,一定要持之以恒,練到極致,方能上對得起師尊,下對得起自己。

平台上,王文舉出手揮拳,馬步,樁功,一一練起,扳攔架擋砸,飛腿彈蹬踹,各個招式做到了拆招變招隨意組合,意到行至,動者地動山搖,輕者如鴻毛落地。通過這一次次苦練覺得如此也能上對得起師尊,下對得起自己。今後多增加些實戰經驗,也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武功根底。這本小冊子沒有多少頁,但全是武術精華所在。

看到最後有幾篇是練劍的圖形,他一時手癢興起,現在無名峰頂又沒有旁人,王文舉便把銀光寶劍取出來準備試練一下,他原想自己是何等聰明伶俐之人,誰曾想,自己是個如此練武的奇才,不禁有點洋洋得意。難道這練劍還不是輕鬆之極。

誰知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不是忘記招術,就是前後顛倒,就連那持劍的姿勢自己都覺得難看至極。

於是越練越窩火,越練越來氣。就這樣還練的個滿頭大汗,少氣無力。

於是便不想再練下去,一屁股坐在一塊石墩上麵直喘粗氣

總感覺每日無怪事,今天特別多。王文舉想來想去,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想起來師尊賜劍之時曾經告訴我此劍名為銀光劍,劍靈已被師尊封印。難道此劍靈嫌我沒有讓他認我為主,不聽我指揮在亂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