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中,小白兔歡歡和夥伴們玩的特別開心,在每年舉辦的動物運動會上,長跑冠軍連續三年都被歡歡輕鬆奪取。有一天,歡歡被他的老師——猩猩博士叫到辦公室,博士和藹地對歡歡說:“你雖然跑得很快,這是你的長處,可你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比如說唱歌、遊泳等等。”從此,歡歡就在猩猩博士以及兔媽媽、兔爸爸的共同監督下勤奮練習自己的弱項。它拚命地練習唱歌、遊泳。幾個月過去了,歡歡的歌聲還是不如百靈鳥的歌聲婉轉動聽,遊泳也沒有鴨子遊得悠閑自在,甚至嗆了幾口水差點被淹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尋找適合自己的路。既然兔子擅長奔跑,那就讓它奔跑吧!二十幾歲的我們在生活中左衝右突,無法找到最佳的定位,這時何不想想這隻兔子呢?二十幾歲的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優勢,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確定自己奮鬥努力的方向。其實,人生的成功與否,與我們自身的特質、特性是否相符很重要。每個人都像一座冰山,看得到的部分是文憑、證照、經曆、專業、技術,藏在水麵下的是個人的特質,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天賦才能。人生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補強能力的弱勢,卻不知道,其實“天賦才能”的優勢,才是一個人表現優異的關鍵,很多人往往忽略充分發揮最擅長的能力,而將能量浪費在自己最弱的部分。二十幾歲的我們或許會幻想自己像明星一樣在舞台上閃耀,或許會期望自己像比爾·蓋茨一樣成為計算機專家,或許期盼自己成為下一個牛頓。是的,這些幻想多麼美好,但是我們要捫心自問,這些想法真的適合自己嗎?我們有唱歌、跳舞的天賦嗎?我們是學習計算機的天才嗎?我們有突出的科研能力嗎?或許我們並沒有,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肯定有自己的優勢。我們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十幾歲的我們要明白,所謂的天才,是放對位置的人。多元智能大師迦德納博士說過:“人人都有其優勢智能,而這優勢智能有待被喚醒,看見自己的天才,是敲開生命寶藏的一塊磚石。”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功課平常。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很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但愛因斯坦對數學、幾何和物理等方麵有著濃厚的興趣,憑借他在這些方麵的優勢,他最終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比爾·蓋茨尚未讀完大學就被迫退學,但他憑自己在計算機上的優勢和天分成為世界首富。美國耶魯大學心理係的羅伯史登堡教授,是美國研究智慧方麵的大師。他在念小學時,因為考試焦慮症,智力測驗沒有考好,被編入啟智班,直到四年級才遇到一位好老師,發現這個孩子應該屬於資優班而不是啟智班,他隻是不擅長於考試而己,從此史登堡才得以脫離苦海,後來終於發揮特長,成為美國智慧理論闡述最多、最有創見的一位教授。
二十幾歲的我們,要懂得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屬於自己的人生路,也許這條路不是最好的,但是最適合我們的。麥瑞·格麗13歲的時候,想做一名出色的醫生。在被霍普金斯醫學院錄取後不久,在一次醫院的手術中,身為助手的麥瑞發現,自己竟然暈血。當看到醫師的手術刀割出剖口,鮮血湧出的時候,她的四肢冰冷,頭暈目眩,沒有聽清醫師說什麼就昏了過去。當自己與目標不得不擦肩而過,或者永遠無法重合的時候,她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毅然決然地放棄,然後重新開始。大學畢業後,她順利進入Mixko公司,並且完成了芭比娃娃征服世界之旅的重要一步——發明了骨瓷環,她賦予了芭比娃娃更寬大的額頭和更大的眼睛,讓芭比更接近真實的人體。
很難想象,如果麥瑞·格麗繼續自己的醫生夢,等待她的會是什麼。但是在命運的抉擇當口,她勇敢地掉轉了方向,終於走向了成功。很多時候,想做和能做是兩碼事。是的,世界上不僅僅隻有一個目標會那麼美麗,而前方,更不僅僅隻有一個目標。世界上有很多路,但並不是每條路都適合你,所以,走不通時不要賭氣、一意孤行;但也不會沒有不適合你的路,所以,一條路走錯了,不要完全失去信心,換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二十幾歲的我們應當明白,隻有經淚水洗滌過的眼睛,才會看得更清楚。發揮自己的優勢,尋找屬於自己的路,努力收獲經驗,堅持不懈,我們必將會走向成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