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反倒被這話弄得惶悚不知所措,半晌才跪下頓首道:“下臣愚昧,荷蒙陛下賜恩,不加斧鉞之誅,臣雖萬死,也不足以報陛下於萬一!”他說這話倒也是真心的,在明廷,他可從來沒有受到過這樣的厚待和禮遇。
太宗皇帝忙令內侍扶起洪承疇,接著傳諭篤恭殿賜宴,由肅郡王、鄭親王、武英郡王、豫王、睿親王、大學士雪福庚倫等一班親王大臣,赴篤恭殿陪宴。
宴罷,循例得進宮謝恩。其時由內監傳旨,皇上在勤政殿,宣洪經略大人入覲。洪承疇跟著內監到了勤政殿,太宗仍命賜坐。洪承疇叩謝一起身,驀然看見太宗身邊,還坐著一個黃龍繡袍、金額流蘇的美人,想必是皇後了。洪承疇慌忙又行下禮去,隻聽得上麵鶯聲嚦嚦地說聲:“賜坐!”
洪承疇聽聲音非常稔熟,忍不住微微地斜睨過去,不由得大吃一驚,再次打顫地伏在地上,不敢起身。還是清國太宗皇帝命內侍把他扶起,坐在了繡墩上。這時的洪承疇已是汗流浹背,局促不安。可文皇後卻見洪承疇這樣的惶悚,不禁掩口好笑,想想兩人連日來在鴛鴦賬裏,曾魚水長戲,在暢快和銷魂中還誓言永遠呢。
太宗皇帝例行地溫言慰諭了一番,接著就問些關內的風俗民情、山水地理及明朝的政治狀況。大才子洪承疇有問必答,對答如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喜得清太宗笑逐顏開,回顧文皇後說:“朕要奪明朝江山,非洪先生襄助不可。朕有洪先生,可謂如魚得水。卿的這一番功勞,可真非同小可!”文皇後嫣然嬌笑,一點也不害羞,盈盈秋波時時掠向洪承疇,而洪承疇倒臊得不敢仰視。
2、個中內情
第二天,洪承疇被正式有旨拜為體仁殿大學士,參與機宜,並賞戴雙眼花翎,欽賜寶石頂。入朝照三孤例,免行跪拜禮,常朝得賜茶,出入準帶衛士兩名,隨駕得騎馬,乘輿照親王例,準賜銀燈紅仗一對。
漢人受這樣殊寵,是自清入帝中原以前,惟有洪承疇一人。一時間,邊地的明臣,聽得洪承疇大獲寵幸,膺了榮封,紛紛羨慕不已,所以後來的明朝臣子大半願意投誠清國。
洪承疇被騙的內幕至此才水落石出,他自己理出個所以然來了,隻不過他還不知道,當他指揮千軍萬馬殺得滿兵落花流水,在滿清計議如何對付他的時候,還是明降將祖大壽給出的主意最中要害,他告訴太宗皇帝洪承疇這個風流才子,生平所嗜好的就是聲色兩字。於是清國方麵就決定以絕色女子為讓洪承疇降清的關鍵,而那位文皇後就自告奮勇地願意擔當此重任。並且天助其事成,又讓洪經略的家仆陣前被擄。就這樣,一句五夫人已生貴子就騙得洪承疇改了裝,入覲了太宗。
當本已感激涕零的洪承疇在勤政殿二次召見時,萬分驚詫地發現原來曾在芙蓉溝與自己同衾共枕的麗人竟然是文皇後,洪承疇也就越發死心塌地投誠了,因為他知道太宗皇帝愛自己之深,甚至到了不惜犧牲皇後的程度。
而太宗皇帝又賜洪承疇建造學士府第,又贈美姬十名,更讓他樂不思蜀。隻是有一點,讓洪承疇心中不悅,那就是他一心想見的擄來家人卻被文皇後遣回北京去了。足智多謀的文皇後深怕洪承疇見了家仆,詢問起家中情形,勾動起鄉心,以致降誌不堅,所以就不讓他們主仆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