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次的談話之後,路翩翩就徹底將蘇子宇當成是陌生人了,見到麵之後也裝作是不認識。
轉眼一個學期便過去了,而因為路翩翩所選的專業的原因,她是一年才能夠回一次國的。所以,即使是有兩個多星期的假,她還是選擇了留下來。蘇子宇則因為掛念左溦雅而回國了,蘇傾一如既往地沒有回去。
放假的那天,路翩翩便搬到公寓裏去了,而蘇傾也正好這段時間住公寓,所以,倆人就此開始了“同居”生活。
其實說是同居,也不是,因為倆人見麵的機會少得可憐。蘇傾看起來特別忙,一般等他回來了,路翩翩早就已經睡著了,而等路翩翩醒來,他又早已經離開。
十二月二十四,平安夜。這一天,是歐美國家一年的最後一天,街上開始擺設聖誕樹了,在這天,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麵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期待著聖誕節的到來。
聖誕夜唱聖誕歌,這是古老的傳統。據說,1792年12月11日,約瑟夫·莫爾作為編織女工安娜·朔伊貝爾和當地駐軍的一個步兵的私生子在奧地利薩爾茨堡出生,父親因害怕而逃走。
洗禮時,隻好請了薩爾茨堡的一個名叫約瑟夫·沃爾格穆特的劊子手當教父。莫爾心地善良,好為弱者、窮人和孩子們做事,但不幸的身世使年輕的莫爾不斷受到驅趕,直至1815年,莫爾才擔任薩爾茨堡附近奧伯恩多夫小鎮的牧師,在那兒的集市上認識了來自鄰鎮阿恩斯多夫的小學教師和集市組織者弗蘭茨·克薩弗·格魯貝爾,兩人成了好朋友。
莫爾(作詞)和格魯貝爾(作曲)合作的聖誕歌《平安夜》於1818年12月24日首次在奧伯恩多夫鎮教堂演唱,由於管風琴被老鼠咬壞,臨時改用吉他伴奏。1914年12月24日,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國士兵自發停戰,他們從廣播中聽到了奧地利歌劇女演員奧麗絲·舒曼演唱的《平安夜》。
此時此刻,她的兩個兒子都在前線聆聽母親的演唱,一個在德軍的戰壕裏,另一個在協約國軍隊的前沿陣地,他們多麼希望戰爭早日結束,回家和母親團聚。不管在哪裏、如何歡度平安夜,需要記住的是,《平安夜》見證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心願,在平安夜要感恩你們的父母親。
在美國,聖誕大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麵有一層奶油,並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
平安夜,在中國已經算是一個年輕人之中比較受歡迎的節目了。平安夜吃蘋果,意味著平安,所以,在這一天,很多的人都熬夜到12點然後吃一個蘋果,而這天,也是朋友之間互贈蘋果的時間。往年的平安夜,路翩翩都會收到很多的蘋果,而今年,卻是一個人冷冷清清地過。
已經快要十點了,蘇傾還是沒有回來,路翩翩找遍了整個廚房,隻找到一瓶喝了一半的威士忌和半塊昨天吃剩的蛋糕。
路翩翩無奈地歎了一口氣,難道在異國的第一個新年就要這樣度過了嗎?突然聽見門卡擦地響了一聲,路翩翩愣了一下,應該是蘇傾回來了。
“子傾。”路翩翩喃喃地叫道,叫完自己便愣住了,而正在門口換脫鞋的蘇傾也愣住了。蘇傾,原本的名字確實叫做蘇子傾,但是這個名字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人叫過了。
“吃飯了嗎?”蘇傾問到,試圖轉移剛剛不經意間造成的尷尬氣氛,卻沒想到自己找的話題如此拙劣,都已經是十點鍾的樣子了,如果還沒有吃飯那應該是不太可能吧。可是路翩翩卻沒有想那麼多,直覺地搖了搖頭。
蘇傾看了皺了皺眉頭,“怎麼不吃飯?”
“不太想吃,而且冰箱裏已經沒有東西了。”或許是路翩翩沒有發現,其實這些天,冰箱從來就沒有空過。
“你就不會出去買點嗎?也就那麼一點距離,你怎麼懶成了這個樣子呢。”雖然是責備,但是語氣卻是異常溫柔。
“反正天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的,一頓不吃根本沒什麼的。”路翩翩滿不在意地說。
“你再怎麼懶也不應該懶到連飯都不吃吧,算了,我出去買點東西。”蘇傾無奈地看了眼路翩翩,轉身換回鞋,拿了鑰匙準備出去。
“等等,我也去。”路翩翩著實是閑得無聊,猛地站起來跑去拉住蘇傾,表示自己也要去,“等我一下,我換件衣服。”看見蘇傾點了下頭,路翩翩便飛奔跑到樓上,用最快的速度換好了衣服,一起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