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立獅咆哮旗(1 / 3)

城牆上,篝火通明,斜長細影,隨風搖曳。

“有情況!”

一聲呼喊,響徹夜空。

遠處,一匹駿馬疾馳而來,背上馱著一人,蓬亂的發梢,滿滿風塵的鎧甲,右手緊拽著一麵立獅咆哮紅色旗。

聽聞城牆上的呼喊,騎士知道,終於到地了,他抬起額頭,單手支撐起早已疲憊不堪的身軀,憑借堅強意誌,費勁的向城牆上揮舞手中紅旗。

赤炎城,這裏是他的家,每次回到這裏,他都摻雜著太多的思緒,暗紅的山壁,厚實的城牆,恢弘的都邑,從小他就敬佩先輩們英勇奮戰,在此建城的偉績,作為他們的後人而感到自豪,但他卻未曾向往軍旅,可他的父親卻舉薦他成為軍隊的一名戰士,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活。一張堅毅的臉上留存著戰火紛飛的痕跡,稀疏的胡渣和蓬亂的短發留下了不斷奔波的證據。

上次回到這裏已是一年之前,未來得及見母親一麵,便被父親嚴厲的催促出行,為此他亦滿腹怒火,負氣般疾馳出城。

時間會讓人淡忘一切,隻是親情永遠血脈相連。在動蕩不安的旅途中,一份牽掛,訴予何人?心中酸楚,付予誰聽?

騎士勒緊馬韁,緩緩驅使行進。穿過城門,繼而加快行速,由主道直接馳往內堡的國王大廳,在廳門外,從馬上踉蹌下來,險些跌坐在地。守衛門外的士兵見狀,急忙驅趕向前攙扶。

華麗的大殿石門打開,騎士眼神一掃,愣在原地,臉上溢出費解的神色。可衛兵已攙扶他走入大殿之內,來到台階上王座正對麵。王座上坐著李成翰,旁邊畢恭畢敬的站著魏星揚。在台階下的兩側,也早已站著幾位將軍。

“屬下泰和參見王子殿下!泰和此番回城有機密要事需立即麵見陛下。”騎士單膝跪地,雙手抱拳。

“大膽泰和,當今陛下早已重病臥榻,不能理政,現坐在王座上的是行將承大業的新任甄國國王,登基行文已發往各地多時,難道你還故作不知?今番首次回覲新主,為何不雙膝拜地道賀,你可知該當何罪?”站在王座旁的魏星揚伸指曆聲喝道。

隨著這聲曆喝,泰和心中頓起驚愕,額頭始終未敢抬起,更不願讓台階之上的人見到自己不解的表情,耳邊也不時傳來細碎私語。他並非出於害怕恐懼而不敢正麵回應,隻是此時的冒失,必將會令自己深陷囹圄。他站在門外所見到的那一刻起,已然明了甄國現在正在發生什麼,隻是他不能開口問,更不能有任何行為不當之舉。此刻,更多的是無奈。

“殿下,泰和常年在外效力,自然不知殿下行將登基,繼承大業,何況此番泰和回來,手持立獅咆哮紅色旗,定然有大事稟告,還是先聽聽他的稟告,事後再做責罰也未嚐不可,還請殿下定奪!”站在泰和旁邊右側的一位老將軍出麵抱拳躬身道。

“嗯,何老將軍有理,泰和常年為國奔波在外,功勞不小,且看在你父親又是我國的大臣,此事稍後再議。泰和你有什麼緊急軍情速速報來!”李成翰語氣並不友善,且在最後結束時加重音量。

泰和掂量左右,按甄國國法,凡是手持立獅咆哮紅色旗的情報,隻能當麵稟明國王陛下,而不可輕易泄密他人,否則將被判處國家高級機密泄露罪,可現情形來不及思量事情的權重。

“殿下恕罪,甄國國法所雲:凡是本國立獅咆哮紅色旗之機要,隻許呈報國王。數百年來從未改變過,泰和也無法改變這一國法!”

此言一出,眾人立覺大廳內冷氣逼人,李成翰雙手猛拍王座扶手,跳將起來,單手緊握胯間寶劍劍柄,大步走下台階,立於泰和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