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夷傳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毫州真源人。初生之時不能言,至四五歲戲渦水,水濱有一青衣老嫗引置懷中而乳之,其後即能言,敏悟過人。及長,經史一覽無遺。先生曰:“所學隻足記姓名而已,吾將之遊泰山,與安期、黃石輩論出世之法,安豈能與世脂韋汩沒,出入生死、輪回人間哉。”乃盡散其家業,惟攜一石鐺而去。梁唐士大夫挹其清風,得識其麵,如睹景星慶雲,然先生皆莫與交。明宗親為手詔召之。先生至,長揖而不拜。明宗待之愈謹,以宮女三人賜先生。先生賦詩,賦曰:“雲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唐王送得來。處士不興巫峽夢,空煩雲雨下陽台。”遂遁去。隱武當山石岩,服氣辟穀,凡二十餘年。複移居華山,時年已七十歲矣。常閉門臥數月不起。周世宗顯德中,有樵於山麓見遺骸生塵,迫而視之,乃先生也。良久起曰:“睡酣奚為擾我。”後世宗召見,賜號“白雲先生”。一曰乘驢遊華陰,聞宋太祖登極,拍掌大笑,曰:“天下自此定矣!”太祖召不至,再詔,辭曰:“九重仙詔,休教丹鳳銜來;一片野心,已被白雲留住。”太宗初年,始赴召,惟求一靜室,乃賜居於建隆觀為戶,熟睡月餘方起。辭出,賜號“希夷先生”。一曰,遣門人鑿石,處於張超穀。既成,先生往造而曰:“吾其死於此乎?”遂以左手支頤而終。數曰容色不變,肢體尚溫,有五色雲封穀口,彌月不散。年一百一十八歲。初兵紛亂太祖之時,挑太祖太宗於籃以避亂。先生遇之即吟曰:“莫道當今無天子,卻將天子上擔挑。”又遇太祖太宗與趙普,遊長安市,入酒肆晉坐,太祖太宗左右。先生曰:“汝紫微垣一小星爾,軋處上次,可乎?”種放初從先生,先生曰:“汝當逢明主,馳名海內,但惜天地間無完名。子名將起,必有物敗之,可戒也。”放晚年競喪清節,皆如其言。有郭沆者,少居華陰,嚐宿觀下,中夜先生呼令速歸,且與之俱往,一二裏許,有人號呼報其母卒。先生遺以藥,使急去可救。既至,灌其藥,遂蘇。華陰令王睦謂先生曰:“先生居溪岩,寢於何室?”先生且笑吟曰:“華山高處是吾宮,出即淩空跨曉風。台榭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一曰,有一客過訪先生,適值其睡,見旁有一異人,聽其息聲,以黑毫記之莫辨。客怪而問之,其人曰:“此先生華胥調混沌也。”先生嚐遇山女,山女贈之詩,詩曰:“藥而不滿笥,又更上危巔,回指歸去路,將相入翠煙。”太宗聞先生善相人,遣詣南山,見真宗及還。問其故。曰:“廝役皆將相也,何必見王乎?”於是建儲之議遂定。先生以易數授穆伯長,穆授李挺之,李授邵康節。以象數學授種放,放授盧江、許堅,堅授範諤。

羲皇《易》道,包括萬象。須知落處,方可實用。一章

落處,謂知卦畫實義所在,不盲誦古人語也。如震得乾初爻,故雷自天下而發;坎得中爻,故月自天之中而運;艮得上爻,故山自天上而墜也,巽、離、兌得坤三爻亦然,又六爻相應,如一陽生於子月,應在卯月;二陽醜,應在三月;三陽寅,應在四月是也。人事亦然。《易》道見於天地萬物曰用之間,能以此消息,皆得實用,方知羲皇畫卦,不作紙上功夫也。

六畫之設,非是曲意。陰陽運動,血氣流行。二章

陰陽運動,若一陽為複,至六陽為乾,一陰為姤,至六陰為坤是也,血氣流行,若一六為腎,二為肺,三為脾,四為肝,五為心,始生屯。屯而為蒙,養蒙為需之類是也。卦畫凡以此順此理而已。

卦象視人,本無文字,使人消息,吉凶嘿會。三章

羲皇始畫八卦,重為64,不立文字,使天下之人嘿觀其象而已。能如象焉,則吉凶應;違其象,則吉凶反。此羲皇氏作不言之教也。鄭康成略知此說。

《易》道不傳,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複晦。四章

上古卦畫明,《易》道行。後世卦畫不明,《易》道不傳。聖人於是不得已而有辭。學者淺識,一著其辭,便謂《易》止於是,而周、孔遂自孤行。更不知有卦畫微旨,隻作八字說。此謂之買櫝還珠,由漢以來皆然,《易》道胡為而不晦也?

64卦,無窮妙義,盡在畫中,合為自然。五章無窮妙義,若蒙必取次於艮,師必取次於坤,是大有旨意也。不止於貞丈人吉,童蒙求我之義。合為自然,謂次艮、次坤,非是私意,乃陰陽運動,血氣流行,其所施為,皆自然之理也。

消息卦畫,無止於辭。辭外見意,方審《易》道。六章

係辭,特係以吉凶大略之辭而已,非謂六畫之義盡於是也。如大有係以元亨,大壯係以利貞。此數字,果足以盡二卦之義乎?要須辭外見意可也。辭外之意。如乾九二“見龍在田”上九“亢龍有悔”辟師之上不動如地,內趨變如水,無窮好意,如此類不可概舉,皆是辭之所不能該也。

天地萬物,理有未明。觀於卦脈,理則昭然。七章

卦脈,為運動流行自然之理也。卦脈審,則天地萬物之理得矣。如觀坎畫,則知月為地之氣;觀離畫,則知雨從地出。觀疊交,則知曰為天之氣;觀艮畫,則知山自天來;觀兌畫,則知雨從地出。關疊交,則知閏餘之數;觀交體,則知造化之原。凡此卦畫,皆所以寫天地萬物之理於目前,亦若渾儀之器也。

囗經卦重卦,或離或合。縱橫施設,理無不在。八章

縱橫,謂若為諸圖,或有二氣老少之漸,或者三代祖孫之別,或有對待之理,或者、有真假之義,或有胎甲之象,或者錯綜之占。唯其施設,皆具妙理,無所往而不可。此所謂包括萬象,而《易》道所以大也。

乾坤錯雜,乃生六子。六子則是,乾坤破體。九章

乾三畫奇,純陽也,一陰雜於下,是為巽,雜於中,是為離。雜於上,是為兌。巽、離兌皆破乾之純陽也,坤畫偶,純陰也。一陽雜於下,是為震。雜於中,是為坎。雜於上,是為艮。震、坎、艮、皆破坤之純體也。若更以人身求之,理自昭然。

粵乾輿坤,即是陰陽。圓融合粹,平和之中。十章

凡陰陽之氣,純而不駁,是為乾坤。《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正謂此也。因知能盡乾之道,是為聖人;能盡坤之道,是為賢人。

至於六子,即是陰陽。偏陂反側,不平之名。十一章

乾健坤順,陰陽之純氣也。一失健順,則不平之氣作。而六子生,觀畫象可知。《莊子》曰:“陰陽錯行,天地大駭,有雷有庭,水中有火,乃焚乃塊。”正謂此耳。由是六子非聖賢比,特眾人興萬物而已。然由破體煉之,純體乃成。

健順動入,陷麗止說。非特乾坤,六子訓釋。十二章

非特訓釋,蓋謂不可專於八字上取也,當求之於畫象。健謂三畫奇也,順謂三畫純偶是也,動謂一陽在二陰下是,入謂一陰在二陽下是,陷謂一陽在二陰中是,麗為一陰在二陽中是,止則一陽在二陰之上是,說則一陰在二陽上是。凡是所順,多見於畫象。如闔戶謂之坤,則姤之初爻是。關戶謂之乾,則複之初爻是。

坎兌二水,明須識破。坎潤兌說,理自不同。十三章

坎乾水也,氣也,若井是也。兌,坤水也囗形也,今雨是也。一陽中陷為二陰為坎,坎以氣潛行於萬物之中,為受命之根本,故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蓋潤,液也,氣之液也。一陰上徹於二陽為兌,兌以形普施於萬物之上,為發生之利澤,故曰:說萬物者莫說乎澤。蓋說,散也,形之散也。坎、兌二水,其理昭昭如此。學者依文解義,不知落處,其能得實用乎?自漢諸儒不得其說,故真人發其端。又論,且以井卦觀之,本來泰卦初爻易五,是為井,則知一陽升而為坎水也。故《月令》雲:“仲冬,誰泉動,仲冬一陽生。”至仲秋,乃雲:“煞氣侵盛,陽氣曰衰,水始涸。”信乎坎之為乾水也!道家有煉丹井。海外女國無男。窺井即生。《醫經》:“無子婦,男服口循井即生。”其為乾陽,皆可明驗。若曰: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又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此兌之所以為坤水也。

鑽木鑿井,人之坎離。天地坎離,識取自然。十四章

乾,天也。一陰升於乾之中為離。離為目,則曰本天之氣也,坤,地也。一陽下降於坤之中為坎。坎為月,則曰本地之氣也。曰為天氣,自西而下以交於地。月為地氣,自東而上以交於天。曰月交錯,一晝一夜,循環三百六十度,而擾擾萬緒起矣,是為三百六十爻,而諸卦生焉。坎離曰月,天地之中氣也。仲尼特言水火,而不言曰月者,曰月其體也,水火其用也。言其用而不言其體,蓋欲其設施之廣而礙也。學者不悟,但求之於鑽木鑿井之間,所失益甚矣。又論,月上於天,曰入於地,男女構精之象。一來一往,卦畫有中通之象。此所謂觀於卦脈,理則昭然也。有謂理莢謊然,若山者自天之墜也。《傳》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又曰:“星隕為石”。推此意,則山自天墜無疑。而世曰:“山者,地之物。”以所見者言之耳。至月風雷雨,皆自地出也。而世曰:“月風雷雨,天之物。”亦以所見者言之耳。世以所見如此!苟徇其所見,則是天地萬物,皆所不曉。審知《易》者,所以窮理盡性也。學者不可不留意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