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長著一張國字臉,寬額頭,濃眉毛,寬肩長腰身材修長,搭配上多年修習練下的一副好身骨,任誰見了他都得說一聲“嘿,這小夥子可真精神”。
在京市,大家說話都有些一驚一乍的,反而是陳榮不這樣。
要說陳榮異於常人的地方還不止習武這一處。畢竟是國家文脈與心髒,京市的學生們內卷已經到了一種極其恐怖的地步。報課外班與興趣班已經不能滿足大家攀比的心理,課業繁重早就成為了常態。
但這也隻是常態。幾年前的家長們會為了讓孩子在出國留學的時候留下一個好成績,從而督促他們去學奧數或者化學,通過國際比賽拿獎來獲得招生名額。而到了近幾年,馬術、高爾夫、棒球等國內很少有人練的體育運動卻被這些家長們養出了一個又一個培訓班來。
在這種“向外”的大潮下,陳榮的選擇屬實難得。
有些時候張勇也奇怪,因為和常規的收徒不同,陳榮是自己找上門來的。那時候張勇已經退役多年,隻是個平平無奇的出租車司機罷了,但陳榮卻獨自帶著學費找上門來,堅定地要跟著他學拳。
張勇不懂,但還是收下了這個天賦不錯又肯努力的徒弟。
看著麵前畢恭畢敬的陳榮,張勇威威點了點頭:“嗯,回來了。認識一下,這是給你帶回來的你以後的小師弟,王龍。王龍,這是陳榮。現在不用喊,以後再喊師兄。”
張勇把話遞了出來,但王龍並沒有要喊師兄的意思。實際上一路走來,張勇一直都沒有提過正式拜師的事情,王龍便也就沒說過這件事。
二人禮貌性遞打過招呼,王龍轉頭的時候卻看到張勇直接扔了一套護具過來。
“把護具戴上,你們試試手。”
沒有護齒,但王龍戴上了拳套和頭套。這是他第一次戴這些東西,起初動作有些笨拙,還是在陳榮的幫助下才戴好的。這些東西沒有他想的那麼笨拙,活動幾下之後,王龍發現這些護具戴上去還是很輕鬆。
待到王龍和陳榮在訓練室中央站好的時候,實際上王龍還是對現在的狀況有些無所適從。他本以為自己應該在張勇的帶領下訓練一段時間再打實戰的,但現在人在他鄉,張勇讓他做什麼也就隻能做了。
看著麵對麵站好的二人,張勇開口說道:“MMA綜合格鬥和傳統武術或者說實戰無數都不一樣,和你練過的拳也都不一樣,你打過一次之後就明白了。記住,這是綜合格鬥,不是練拳,懂了嗎?好,你們互相碰一下拳,這是禮儀,然後開始吧。”
王龍抬起自己的雙拳有些迷茫,陳榮用自己的雙手在他的拳頭上碰了一下,而後立即後撤三步,擺好了應戰的姿勢。看見對方的動作,王龍也頓時緊張了起來。
陳榮擺出的應戰姿勢和王龍與人對拳的時候似乎並無不同,同樣是側身而立雙目緊盯對手,但陳榮雙手護在麵部前方,也不似傳統武人一般雙腳紮穩馬步而是腳步跳躍著來回遊移,讓王龍有些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