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項羽大戰樊噲(上)(1 / 2)

@@打算將書名改成《大秦三千年》,希望各位繼續關注和支持!

劉季擔心的並非完全無道理。

前麵講到,這大梁原是魏國的都城。

公元前三六四年,魏惠王為了避開秦國的鋒芒,維持和鞏固魏國的霸主地位,更為了統治東部地區,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製,將國都從安邑遷至儀邑,改稱大梁。

大梁城雖貴為魏國的都城,東接齊魯,南控江淮,西臨嵩嶽,北據燕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但四周地勢卻是一片坦蕩無垠,毫無天險可守,而且水道縱橫,不僅有濟水、穎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還分布有圃田澤、蓬澤、牧澤等天然湖澤,極易受到水攻。

秦王政二十二年,即公元前二二五年,離趙政統一六國還有六年的時間。趙政派出秦將王賁,即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之子,攻打魏國。

王賁正是引鴻溝之水淹灌了大梁城,大梁城毀,魏王假被迫投降,魏國滅亡。

鴻溝,原本是魏國開鑿的一條連接大梁地區和各地水路的重要運河,因地勢略高大梁,又離大梁不遠,沒想到竟成了摧毀大梁的禍水。

之後,秦國在大梁地區設置了浚儀縣。

在秦一統六國後,發達的水係又發揮積極的作用。憑借著發達的水係,大梁城大力發展農業灌溉,早已恢複了往日的富饒,成為大秦境內農業最發達的富庶地區之一,有大秦糧倉的美譽。

“漢王,陳平倒不認為項羽會引鴻溝之水滅大梁城。”

陳平分析道:“雖然引鴻溝之水淹大梁城,是攻克大梁城最便捷的方法,但這樣一來,整座大梁城將毀於一旦。項羽答應幫魏豹奪回大梁城,恐怕不能給回他一座被大水衝毀的死城吧!”

“就算項羽沒打算將奪下的大梁城還回給魏豹,而是占為己有。我想他也不願意占領的是一座被大水衝毀的死城。”

“這倒是,用大水毀掉大梁城,對項羽來說,完全是損人不利己。”劉季認同地點點頭,“陳平果然深思熟慮,聽你這麼一分析,本王安心了不少啊!”

“漢王,我們不用這麼怕那個項羽吧!讓我出城跟他大戰三百個回合,擊退他不就得了……”樊噲見劉季並沒有讓他出城迎戰項羽的打算,忍不住搶著說道。

“樊將軍出城與項羽一比高下,我覺得這倒是可以。讓那楚軍也見識見識我漢軍的威勇,免得以為我漢軍軍中無人。”陳平支持道。

“嗯!這倒是不妨。但大軍不能一同出城迎戰,還是以堅守城池為主。”劉季想了想,謹慎道。

旋即又下令道:“傳我令,全軍加緊加固城牆,做好迎戰準備。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開城出戰。”

……

一過黃河,楚軍就馬不停蹄地直奔大梁而來。

不久,楚軍兵臨大梁城下。

項羽不顧行軍疲困,立即引大軍在城門外叫罵挑戰。

“城內的劉季聽著,你項大爺來了,快給我馬上滾下來,與你項大爺一比高下。”項羽身著一身烏金鎧甲,披一塊虎皮紅戰袍,穩穩地騎在一匹嘶嘶長嘯的烈馬上,單手挑起霸王槍,直指著城樓上的人群,吼聲道。